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經驗來自19年考上南開大學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小秋學姐,學姐特別提到了考研中的幾大誤區,大家一定留心避雷。

學姐5月7日晚上會開免費公開課,報名信息見下文。另外,學姐今年還會帶一對一輔導,預計有2個名額。瞭解詳情,請聯繫峯哥微信:yiwangfengge

這是一篇不太像考研經驗的考研經驗貼,筆隨心動,任意而談,但也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關於擇校

這幾天有很多同學跟我說不知道該不該報南開,南開好不好考。大家的情況各有不同,有的是二戰,有的跨專業,有的本科不好,有的覺得自己能力不夠,但是其實凡是問了這個問題的,我想心中肯定是有一些猶豫、擔憂和不甘的,害怕自己考不上,但又不甘心就這麼放棄。在我看來,好不好考的關鍵,不在於學校,不在於要幾個人,而在於這個學校到底適不適合你,這裡是我自己想到的幾點,或許你們可以借鑒一下:

1.閱讀量,包括作品和專著(南開作品選絕大部分都看過,或者說代表作家作品看的差不多),因為南開挺注重這方面的,你從專業課二的難度應該也能看出來,而且閱讀量對複試也挺重要的

2.考題類型是不是適合你(以南開和川大為例)南開文基簡單,現當代又難又偏,比重大,所以側重現當代專業知識。川大考文學評論,比較偏重文學理論和評論

3.政治英語,今年大家分數都很密集,專業課給分差距也不是很大,考上這幾個政治英語都是七十左右,還挺重要的,而且如果專業課分差不大的話,英語突然高出來,對總分幫助也很大的。

參考書目

因為南開沒有公佈參考書,所以各類考研經驗貼的參考書版本也各有不同,所以每個人還是要選擇合適自己的就可以,以下書目是我在考研中用到的,也僅供參考而已。

【現當代部分】

  • 《現代中國文學》(上、下)南開 + 配套作品選(上、下)【重中之重,後期複習主要以南開版為基礎,教材中很多小的知識點可以挖填空考察】
  •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錢理羣、溫儒敏、吳福輝【梳理流派和各文體脈絡方面幫助很大,對魯迅、沈從文、艾青等作家的專章、節要仔細看】
  •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學習指導》溫儒敏【有很多答題思路和課後題,幫助拓展視野,應對可能的簡答論述】
  •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溫儒敏、趙祖謨【每一章都是重點,必須細讀做筆記】
  •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嚴家炎【梳理小說流派特徵,是對南開教材的補充,社會剖析派和新浪漫派是我關注的重點】
  • 《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溫儒敏等【能夠對學科發展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我沒有認真做筆記,但是對複試幫助很大】
  • 《魯迅作品十五講》錢理羣【南開18年考了《秋夜》賞析,十五講可以提供賞析思路和借鑒】
  • 《女性文學教程》喬以鋼主編【女性文學是南開重點】

【文學基礎部分】

  • 文學理論:文學理論童慶炳版 20世紀西方文論朱立元版整理筆記
  • 古代文學:整理的南開版筆記和名詞解釋 袁行霈作為補充
  • 外國文學:外國文學史南開版薄本 外國文學史鄭克魯版 外國文學課後題小冊子 兩個版本整理脈絡框架後背書

複習安排

我是二戰,第一年現當代那一門考了120,這個分數在當年真的很高了,在所有報考的裡面可以排第三,兩門專業課分數加起來在錄取的裡面也可以排到第四,但是奈何政治英語實在太爛,所以又考了一年。

我第一年大三下學期強制支教,所以支教回來以後是從八月份暑假正式開始複習的,到我把第一年的筆記整理完開始背的時候已經十月底了,那時候我每天早上不到六點就起牀到自習室,教學樓看門大爺被我敲窗叫醒過好幾次,每天從早上到晚上十點四十教學樓關門我都是不出教學樓的,午飯和晚飯都是男朋友在異地遠程給我定的外賣,喫什麼我也不在乎,反正除了學習,我覺得睡覺超過六小時都是浪費時間,去食堂的路上都是在浪費時間。

因為支教時候我是直接頂崗帶班的,所以完全沒時間和經歷複習,所以回來了以後我就把自己逼到了這種程度,其實完全沒有借鑒的意義!!!完全沒有!!!為什麼呢?你看我就知道了——沒考上。事實證明,這樣的方法除了把自己逼瘋以外,完全沒一點好處。本來開始的就晚、整理筆記又用掉好幾個月(因為我背書的習慣,我喜歡把課本喫透以後撕書、整理筆記,凡是我撕過的書那一門都能考好,所以也可能形成了心理暗示——實際上我在考研期間把南開的教材也撕過,不是發泄壓力的撕書,是把重點撕下來整理筆記用)到最後,我真的背不完了,我就壓榨了我所有的時間待在教學樓——以至於到最後門衛大爺都認識我了。

但是!!!我想說的是——考研,不要感動自己,不要和別人攀比、不要壓榨自己休息的時間,找到合適自己的時間安排才最重要。以下,是我第二年的複習安排,或許有點參考意義:

7月畢業後,我特地到了南開,我男朋友是光電學院的研究生,我拿著他的卡開始了在南開的學習。

  • 早上8:00起牀 8:30喫飯 8:45到教室開始學習
  • 11:45喫飯 11:45——14:00午休
  • 14:00開始下午的學習 17:45喫飯 18:30開始學習
  • 22:00回家 22:00——23:00刷微博、追綜藝
  • 23:00睡覺

至於每段時間的學習,我是完全按照考試時間安排的:上午考政治和文學基礎,我就學政治和文學基礎;下午考英語和現當代,我就學英語和現當代。

每一段的時間都是幾門課交叉進行的,比如上午8:45——11:45這段時間裡:一個小時政治,一個小時文學基礎,一個小時外國文學和古代文學(背不完的留到晚上)

晚上的時間除了拿出一個小時來看詩歌賞析之外,其他的時間用來完成白天沒有完成的各科任務(我是背的筆記,我規定自己一天一科要背的頁數,算好了一個半月能背完一遍。比如說古代文學一天計劃三頁,可是我白天只背了兩頁,那麼晚上我就會把剩下的一頁背完)

我的計劃本來是要在南開呆到十二月底考完試背完五遍的,前期還是整理筆記(所以我的筆記整理了兩年,我也是服了自己),後期安排時間把筆記背完五遍。結果計劃不如變化,我在十月份得知在南開考試的往屆生需要工作證明和社保,我就在現場確認的那天灰溜溜滾回了戶籍所在地。在7——10月份之間我計劃背完兩遍的,結果因為長途跋涉得要回家、要把天津的房子再轉租、要現場確認亂七八糟的事佔用了小半個月,該完成的計劃只完成了一遍多一點,第二遍沒有進行多少。

回家以後的學習就變得更加不現實了。我家住在一個小縣城,實際上是縣級市,但是圖書館已經荒廢多年了,根本沒桌子,書架也是一層灰,而我是一個在家根本學不進去的人,看見牀就想坐上去,坐一會就要躺下,躺著都不用一分鐘我就能困了,結果可想而知——家裡是學不進去的、圖書館又不可能。我就又開始尋覓大學——用我男朋友的話說那段時間的我就是浪跡在各個大學校園的一隻流浪狗,哪都不是長久之地。

後來我到了一個離家很遠的大學裡蹭了圖書館,路太遠家裡不放心我自己騎車走夜路回家,所以每天要按照我爸爸上班的時間學習:早上6:00起牀和我爸一起出門,晚上8:30我爸就來把我接回家了,回家以後也沒那個學習氛圍,收拾收拾10:00就睡了。這和我第一年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我學習的時間減少了很多,但是,我的效率反而高了很多,我開始能把背過的東西記到腦子裡了,這在第一年是完全不可能的,我把自己的精力都消耗幹了,反而一遍遍的背過了沒有效果。第二年我開始了時間記憶法,先把握各科的大致脈絡,就像我前面貼出來的外國文學的圖片一樣,實際上每一科我都是先按照時間線來記,後填充細節的。結果就是第二年學的時間少了,學的東西多了,所以我說,不要看別人在學習上畫了多少時間,不要和別人比數量,真心地問問自己你安排的時間,你都合理利用了嗎?如果你沒有浪費時間,你真的有收穫,那一天就只學八個小時也比十二個小時更能幫助你考上。

一些誤區

政治英語不重要,過線就行?

錯!大錯特錯!我第一年政治英語就都考了60多,都過了南開的分數線了,但是我前面所有的人政治英語都是七十多、八十多,七十多的也將近八十了,所以我的分數比我前面的人的單科最低分低了二十多分,而我只要再有十二分我就夠了錄取線了。

於是第二年的時候我很早的就開始複習政治英語,從七月份到南開開始,英語每天一篇閱讀+改錯+分析題型+文章翻譯+生單詞整理,後期每天一篇作文背誦(我背的都是我自己根據新東方那本考研作文預測的主題自己寫的)+一整套英語卷模擬(作文不再寫)。

政治的知識點那本書一個暑假我做完了一次筆記之後又複習了一遍。出了1000題之後做了三遍:第一遍把答案寫在紙上,書上不留痕跡,把錯題在題號上標出來;第二遍做題之前又複習了一下之前知識點的筆記,題仍舊是全做,把答案寫在紙上,不寫在書上。你會發現之前做對的現在錯了,錯題仍舊在題號上標出來;第三遍直接做書上做錯的題。然後整理錯題集,真的很好用,後期四套卷八套卷裏在1000中有重複的題我都沒做錯。另外,政治時政真的很重要,要自己看,我今天就沒看時政,錯了很多選擇題。

專業課選做可以放棄一門?

孩子,別傻了,黃鼠狼都把雞喫完了。我第一年錯就錯在拋棄了古代文學,結果看了真題的都應該知道那年古代文學簡單到家了,外國文學的題偏出翔來,我背到了《貝奧武甫》、準備到了了二十世紀的荒原意象,死在了巴奴日那裡,他是《巨人傳》裏的人物——第三代巨人龐大固埃的朋友,他們一起去找瓶子了你信不信,多麼神奇南開讓你去分析他的形象,更神奇的是《哈克貝裏芬歷險記》裏有個黑奴(叫吉姆)你造吧?不管你造不造,反正他的人物形象我是背了,你說我閑不閑得慌!!!結果我把兩個「奴」弄混了,把巴奴日的形象答成了黑奴吉姆的形象,15分還是10分來著的簡答題,全錯了!!!我後來想想我還不如不知道,不背呢!!!更要命的是我在封卷的那一刻想起來了!!!!!我真的!!!!想起來了......可是打鈴了,你能懂那種絕望感嗎???我能。我後來想想我但凡背一點古代文學的,我也不至於丟了一個簡答題,更何況,我丟了這一個簡答題,我的文學基礎那一門的分也不算低,如果我加上那個題,是不是命運就不一樣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葯了,所以想提醒看到文章的各位,多複習一門,你就多一種可能;多背一點,就可能在考場上救了你。

要不要給自己留後路?

很多人說考研千萬不要給自己留後路,一定要抱著必勝的決心,不達目的不罷休。我只問你一句,你答不到目的的時候怎麼辦?難道投湖嘛??我在第一年考研的時候之所以後來把自己逼到絕境,就是因為我覺得我一定要成功,一定要錄取,我不可以考不上,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知道我要考南開了,家裡的親戚也都知道我要考南開了(實際上我當時真的想誰也不告訴,可是沒辦法,同學知道你考研大家必定會相互問一句考哪,人家也沒有惡意,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關於家裡,我是隻告訴了爸媽的,並且要求他們幫我保密,結果就是沒多久,七大姑八大姨全來電話微信慰問我了)其實他們都是好心,可是無形中給我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我覺得事情已經人盡皆知了,考不上多丟人了。

考試之前的一個多周不到兩個周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整理完筆記第一遍還沒背完,政治四套卷八套卷剛做完還沒背)我知道我可能要完了。於是我給我媽打電話說考不上我就在考一年。結果很好——一語成箴,我落榜了。那一年,成績出來了——我開始哭;排名出來了——又開始哭;複試分數線出來了——崩潰大哭。到後來,我每天都在哭,誰也不能和我提考研,尤其那是過年那段時間,七大姑八大姨的都要見面,我舅舅不知情問了一句,我回家哭了一晚上,因為我覺得我付出太多了,我沒考上,我沒考上,我還能怎麼辦。我失敗了,我不得不承認,那段時間我得了焦慮症,每天晚上我爸都能在隔壁聽到我做噩夢大喊大叫,睡著睡著就哭了,就是因為我沒有想過——我考不上以後我還能幹什麼?我的退路在哪?那一年我覺得我的路只有考研一條,所以我失敗了——我沒有路可以走了。

所以我奉勸各位,給自己留一條可行的退路,放自己一條生路。我最後能走出來很感謝我本科的老師,因為那時候的我陷入無限自我否定的怪圈,我覺得我什麼都不行,什麼都做不好。但是,他一直很賞識我(我覺得其實我沒那麼好,是他過度看好我了),那段時間,他一直幫我聯繫調劑(我本科現當代專業很好,沒有調劑名額),一直在鼓勵我,說我有搞研究的潛質。後來他最終沒幫上我,因為那一年南開給的分太低了,我的分數想調劑好學校太難了。但是幸運的是我接到了四川社科院的複試通知,我去了,並且成功通過面試擬錄取,而且是初試最後一名逆襲第三錄取的。但是,我拒絕了,拒絕的原因有很多,很複雜,來自家裡的、男朋友的、和我自己的在學習和生活各方面的考慮,我不想細說。但是,這是我的一個轉折點,這讓我相信我還可以,我不是一無是處。

在老師的鼓勵下,我二戰南開,這一年,我告訴自己別怕,哪怕考不上,你可以工作、調劑或者三戰考本校吧,總有一條路你走的通。所以曲折的考完研以後,我去面試了一份工作並且順利入職,在我入職工作之後,我接到了南開的複試通知,邊工作邊擠出時間來準備複試,每天工作很忙,那半個月我沒有一天在0點之前睡覺的,但是,好在我有了一份工作,我有了退路,我不再害怕,大不了回來工作,我的月薪也不低的;再說了我的分也很高,我可以試著調劑一個好學校的。幸運的是,我終於圓夢了。

總結

從考完試到現在,各種版本的經驗貼鋪天蓋地而來,但是其實,你想過嗎?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你可以借鑒,但永遠不要迷信一種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然後全力以赴。從備考開始,我就注意觀察很多考上的師兄師姐和同學,後來發現他們的複習狀態都不一樣:同樣是考上南開的,光電的那個學長每天早上八點半開始學習,晚上九點半回宿舍還能把琅琊榜和秦時明月看完,就是把遊戲戒掉了幾個月倒是真的;而現當代那個學姐,每天早上六點起牀,晚上十點四十回宿舍還要再看看公眾號的論文,幾乎沒有娛樂時間;拿我自己為例,第一年廢寢忘食結果也沒考上,周圍的人都說如果我沒給自己那麼大壓力,說不定就考上了,確實,我第一年太緊張了,以至於在考前和考場上都出現了很多問題,而和我一樣每天起早貪黑考川大的舍友也惜別一志願,我們真的都很努力,但是我們只顧著努力了,忘了該找到自己的路,所以在怎麼努力也沒有成功。總而言之,我想說的是別和別人拼你用了多少時間,別用努力感動自己,把你的全力以赴放在該放在的時間點,過程很重要,但結果同樣重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