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其實我一直都想寫,臨近下筆猶感千頭萬緒。因為導致硬碟損壞的因素實在太多,太複雜。如果籠統的去講顯得有失公允,不變成吹子就會變成黑子,讓我實在犯難。

但是面對每天知乎網友的提問,讓我深刻認識到這個是一個訴求非常大的問題。因此,我也壯著膽子嘗試將我所理解的一些因素寫一寫,事先聲明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理解,不代表權威更不代表實際情況。請各位小夥伴自行斟酌!


(文中內容並不針對具體某個廠家,切勿對號入座)

開宗明義,我覺得近年來硬碟質量有所下降,我相信這不是我的錯覺是很多朋友的切身體會。(這裡主要針對零售版本的硬碟而言,OEM不在此例。)

現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是越來越快,尤其是SSD擠壓傳統硬碟市場之後,機械硬碟廠家為了抗衡SSD,不斷在容量上發起衝擊。多碟片、氦氣技術,疊瓦技術便是機械硬碟廠家為了在容量上抗衡SSD所推出的新舉措。

本身硬碟製造行業就不是一個暴利行業,投資大見效慢,還要不斷的進行新技術的研發。當年IBM為什麼會把硬碟業務給賣掉,質量事故只是一個表象,最根本的原因是IBM覺得製造硬碟利潤太薄不願意玩了。

那麼,硬碟更迭速度越來越快,市場上的新產品越來越多。那麼對硬碟的加工工藝,材料技術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好的材料需要時間來驗證,為了搶奪市場先機,硬碟廠家們往往沒有經過足夠的時間測試便將產品推入市場迎接挑戰。雖然廠家會通過返修盤進行分析總結和改進,試圖消除之前產品的一系列設計缺陷,但並不是每次改進都會獲得成功。


面對日益低迷的市場狀況,為了增加利潤只能在配件品質上進行調整。其實從硬碟的外觀就可以看的出來,如圖

早期硬碟的蓋子做工精良,邊緣都進行了倒角處理。

現在的硬碟蓋子大家看一下,邊緣沒進行任何處理,摩擦的時候有劃手的感覺。

早期硬碟電路板用料紮實,而且面積大元件很多。

現在硬碟的電路板元件越來越少,面積進一步縮小。


有人可能會不服氣,現在都流行小型化和集成化,怎麼能以面積大小為標準去衡量呢?

一個企業級2T硬碟的電路板
2T綠盤的電路板

很輕易的可以得出,一分錢一分貨!東西不一樣做工確實不一樣!


上述只是外觀的簡單比對,我相信大家都能看的明白。但是對於一些大家看不到的東西呢?

比如盤體裡面的磁頭,碟片這些,有區別嗎?

當然有!之前我做過故障分析,經過我分析了許多故障案例,出現一個驚人的巧合。當太多的巧合湊到一起便不是巧合了。

碟片導致的故障比磁頭導致的故障更多!

比如硬碟敲盤是屬於最嚴重的故障之一,99.9%的人都會認為,磁頭壞掉了。

我們對故障硬碟進行磁頭更換分析,發現主流產品裡面有敲盤故障的硬碟,60%以上是碟片失效造成的。意思就是,即使換了確定完好的磁頭上去依然無法排除故障。

敲盤的根本性原因就是無法讀出伺服信號。讀不出伺服信號2種可能性

1.磁頭失效。

2.碟片失效

硬碟存在一個伺服信號,這個信號的作用是給磁頭定位的。當磁頭讀寫某個地址會先查找對應的伺服信號,伺服信號反饋回來的信息準確無誤,那麼說明要讀寫的位置正確。

就好比快遞員根據門牌號送快遞一個道理。

這個伺服信號就保存在碟片上面,如果碟片失效之後,伺服信號隨之不復存在了。硬碟固件裡面設定有一個重試的機制,當磁頭第一次讀不出信號,磁頭自動複位一次再進行重試。在重試N次不成功之後,自動停轉轉入安全模式。

這個重試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敲盤。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就是一個材料和工藝的問題,廠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善材料和工藝。遷延日月只會丟掉市場份額,實行邊賣邊改的策略。但是在我看來然並卵!


為什麼要說然並卵?

要增加利潤降低成本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降低元件的品質。

每個生產周期,廠家對生產部門要下達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良品率!

良品率和元件品質以及固件編寫有關聯。

首先提高元件品質已經是不可能了,那麼只能從固件編寫上面去入手。

通常生產硬碟都會考慮售後餘量。

什麼叫做售後餘量,意思就是硬碟損壞之後返廠要具備維修的價值。

就跟榨油一樣,不會一下子把油水全部榨乾,留一些油給售後去榨取。

現在好了,為了追求生產的良品率,便會把售後的餘量給吃掉。

通過固件的調節將硬碟元件的各項運行的參數推到較高的位置,甚至超負荷運行。

這樣一來生產良率倒是提升了,可售後就慘了。到售後的硬碟大部分都成了毫無維修價值的廢品,售後部門就會抗議,給董事會施壓。

OK,生產部門對固件進行適當修改平衡一下部門關係,可這一改不要緊,改了良品率下來了,董事會不高興了。

好的,我再把參數調上去,就在這種三方拉鋸戰中進行著。

為什麼網上流行用產品看人品?同樣的硬碟為毛我的很快就壞了,你的用的美滋滋?

因為消費者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玄機,在找不到合理解釋的情況下,只能用人品不行來解釋了。

然而,從現在起,一切真相大白!


當然,上面分析的是從工廠層面,生產層面來理解硬碟品質的問題。但是咱們看事情也不能一根筋,我開頭就說了硬碟發生故障的因素很多,我上面分析的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在用戶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一些惡劣的環境,以及不科學不規範的使用,也是導致硬碟故障頻發。

因此,一旦硬碟發生故障,咱們也不能一味的甩鍋給廠家,同時要自我反省一下是否在合理使用硬碟。

下一期我還會從其他方面來繼續談這個話題,敬請關注!

歡迎關注本人公眾號《梭魚侃存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