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在區分彼此間的好壞,卻忘了我們始終是相同的。

      《來自新世界》是日本作家貴志祐介於2008年所發行的長篇小說,本人在高中時便有看過它做出來的動畫,而最近有幸拜讀他的小說文本,其內容豐富度超過原先動畫許多。奉美之詞就不必再多說了,在此部小說後篇便有閱讀者分享了貴志祐介的寫作背景及引用出處,這部分是極專業的分析,但老實說,過多的參考文本可能稍嫌煞風景,畢竟看的是故事,我覺得故事很具吸引力那纔是重要的。以下分了幾個不錯的地方來逐一分享。

 

        (一)具有很牢固的故事歷史背景

         能將虛幻的故事與現實我們所身處的時代做掛勾是非常特別的,就像是一部預言書,或身處第五度空間給我們看到與我們相同的人類社會,在某一天突然多出了這麼一個新事物並改變了世界。

         「咒力」,看似陳腔的詞語,如同魔法般能藉由想像來改變外在事物。在科幻小說中更是家常便飯,他們擁有著組織、訓練著一羣人,並建立起規範,於是便獨立出一個社會與世隔絕或必要時出現拯救世界。千篇一律已不在話下,那麼這麼一個萬古不變的題材如何創造出更加奪目的作品呢?本篇故事便是將科幻主題架構在現實社會中,有著強大與我們相仿的歷史背景不自覺的就會被這樣的故事所吸引,我想這就和我們很喜歡聽故事一樣吧?尤其是歷史故事,更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因此在「擬簑白」(小說中類似自走型圖書館)告訴主角們關於歷史的種種時,即使又臭又長且不時在無關緊要時說話,也不會讓我們覺得乏味,一部份欽佩作者的想像,另一部份也吊起了我們欲窺人類歷史的慾望,一飽好奇心。

         而在敘述歷史的當下(主角們的歷史,也是我們的未來),最主要也慢慢帶出了作者所要講述的主題-人性。

  Lord Acton曾經說過:「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這句千古名言在小說中紮紮實實地體現了出來,擁有咒力的少數人類,由被迫害到開始反撲僅短短數年,這些人得到了如神一般的能力,能輕易的殺死普通人,因此全世界各地開始建立起數個奴隸制國家,人口急遽減少、文明倒退,成為各自為政的時代,而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便在此刻漸漸蔓延,擁有咒力的人登上上位者的位置,開始了恐怖的統治,令人髮指的殺人方式層出不窮,整個社會成了人間地獄。當然這些種種都成了主角們眼中的過去歷史,是一段讓人頭皮發麻卻津津有味的故事,但現今的社會如何出現的呢?這個問題要等到故事結束時,也是他們多年後才知道的了。

 

        (二)百變的生態系統中的合理性及不合理性

         說到生物演化,相信很多人或本人在年幼時都對生物充滿好奇,尤其是對遠在六千五百萬年的生物-恐龍更是興致勃勃吧!

         因此另一個吸引人之處就是作者所創造的生態系統,要完善的一個生態系統需要加入很多因素,就高中所讀的生物知識,應該能夠提點出「生產者」、「消費者」等等的概念,而每個生物依循著環境演化出利於他們的生長機制,各個生物間的特性環環相扣便形成了完整的生物圈。作者利用了特殊的生態環境想像出許多能合理在此的生長的動物,透過這些新奇的生物也能滿足人們對於新奇事物的好奇心。

         然而除了讚嘆之外,作者當然不會平白無故的將這些素材白白浪費,讓讀者瞭解作者的功力後,便開始出現了些不合理的生物,如氣球狗、長的像樹枝卻能射箭的生物,你會發現這些生物似乎是有意去創造的,但這些有意去創造的生物便成了往後故事推展的重點,而且常常出現,可以明顯感覺出作者拼命緊咬著這些事物想讓讀者發現些甚麼,依據出場的時機、用途,我們也不由自主地把這些生物歸類為戰爭武器。有了這個疑問後,便要開始拆解這個世界了。

 

        (三)完美世界下的恐怖面紗

         要揭開這神祕面紗前,我們得先講講主角們身處的世界中,具有咒力之人他們的天敵-惡鬼。

         主角們的歷史已與先前所說的奴隸王國、帝制時代相去甚遠,到了他們的時代,具有咒力的人們發展出一種名為「愧死機制」的東西,也就是防止人們用咒力殺人或企圖殺人,這樣的成果不錯,也達到了人口有效的控制,這樣的基因深植於人類基因之中。但人們知道,只要有人打破了這個規矩,人類世界便又回重返可怕的地獄之中,因此對於新出生的嬰兒便有了無人道的篩選機制,不僅是嬰兒,任何一位未到十七歲具有完整咒力的人都仍被嚴加監視著,在那之前委員會皆有權利除掉任何一位行為偏頗或程度跟不上的小孩,完全不把他們當人看待。

         想必到這裡一定有人會覺得極不合理吧!但在主角們的社會中,這樣的記憶是會被封印的,我們從側面看僅能發現他們很明顯的被剝奪了部分記憶,而這些記憶背後便是一條條還未長成的生命。表面上維持著平和且給予孩子很大的遊樂學習空間,實則背後卻被當成複製品一樣,隨時可能被作為瑕疵品被剃除。故這個世界看似美好而完美,實則是被創造出來的,而我覺得最可悲的莫過於知道真相的主角最後仍要繼承大人們的衣缽,持續做著這篩選的工作。

 

        (四)醜惡背後的真相是人性

         最後還是來談談作者所著重的描刻點-人性吧。

         人性有光明,有黑暗,但最多的應該是身不由己,許多人被迫做壞人,也有許多人因為權力而迫害人;有許多人為著大義犧牲,也有許多人為著生而苟且而活。整個世界生養著種種的人,人性究竟是好還是壞?

         其實對我來說沒有好,也沒有壞,還是老話一句:「身不由己。」當然這句話並非要緩解人類所做的壞事,而是在自己選擇這條路後就必須扎扎實實的將它走完。就好比有的人利益薰心所迷惑,縱使可以回頭自己仍舊選擇了繼續行走的道路;又好比能使人腐化的權力,同樣是人所選擇的道路。

         在這部小說中最讓人荒唐的是,人類始終為了各自利益或掩蓋真相而自相殘殺,而最諷刺的「愧死機制」只是人們用來區分殺的是不是長的像同類的生物,這個突兀的機制在故事結束後仍未結束,它只能是開端,一個是必得打破的因子,使我認為這個故事並沒有結局,只是把問題有拋給了下一代、下下一代罷了。

        結語:

  讀畢後,闔上書本,再看看這本書的封面,它分為上下兩集,第一集封面是類似田野鄉村,和平卻帶有紀律,但第二集封面卻順而轉為破敗不堪的高樓大廈建築,如文明毀壞的象徵。而這個世界也如同這般經和平後混亂而後和平,我不敢想像自己身處的世界會變得如同這般的可怕,但卻無可避免它地繼續行走在未來不知會如何的道路上,選擇著自己想走的路,緩緩而行。

來自新世界.jpg

圖片來源:http://t.cn/RgH5FIj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