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陈佳翎]

黑石号<黑石号复原船体>
图片来源:wikipedia (CC BY-SA 3.0)

「水下考古不是在打捞海底的宝藏,而是探索与保护水下的文化资产。」

  石虎师父的叮咛还言犹在耳,大菩萨关注到另一则最近发现的沉船新闻-微软的共同创办人Paul Allen,在Twitter上发表了他发现二战时期日本军舰「武藏号」的消息,由于目前尚未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寻获的船只身分仍有待证实。也许 您会问:私人可不可以自己进行海底探险呢?也许吧,渔民捕鱼、私人潜水、或像Paul Allen有钱组织团队、运用高科技器材探测,都有可能发现深埋在海底的文化遗产。然而,就像石虎师父说的,水下考古不是在捞宝阿!

  盗掘是非法的,但各国政府无法支应庞大的经费与人力,无时不刻看守著广大的领海。1998年,渔民在印尼海域打捞到沉船「黑石号」上精美的唐代陶瓷 器。被誉为近代发现最重要的沉船之一的黑石号,其装载的陶瓷器就有六万七千多件,另外还有许多精美的金银器及各种货品,是研究唐代海上丝路重要的材料。然而,印尼政府没有足够的人力防止盗掘,又缺乏经费及专业人士做水下发掘,文物屡次遭到盗捞,甚至上了拍卖网eBay,简直就像该网的广告「唐先生上网拍买蟠龙花瓶」的情节一般!

  最后,印尼政府终于找来德国商业打捞公司Seabed Explorations与两名考古学家共同发掘了黑石号,由于其商业协定,该公司将大部分的文物以3200万美元卖给新加坡政府,印尼政府只得到250 万美元及少部分文物。这批精美的文物当时首次在新加坡展览时十分轰动,但2012年美国Smithsonian协会计划将这批文物邀请到美国佛瑞尔艺廊 (Freer and Sackler Galleries)展览时,却收到来自各界的批评声浪。

  美国海洋博物馆协会(CAMM)指出,展出盗掘文物或商业发掘的遗物是不符合伦理规范的;而美国水下考古协会(ACUA)的Kimberly Faulk则认为,黑石号的发掘纯粹是为商业利益而做,展出这些文物会变相传递「盗宝是OK的」这种错误讯息。但佛瑞尔艺廊强调,Seabed公司的打捞 与发掘完全合法,当初参与发掘的考古学家也跳出来辩护,认为商业发掘是不得已、唯一能保存这批文物免于更糟糕的盗掘最好的方法。最后可想而知,文物还是飘 洋过海到了美国展出,并接著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览。(点此看更多文物图片

  无论这是不是对水下遗迹或遗物最好的处置,大菩萨要提醒大家,水下文化资产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千万不要自行发掘阿!「要知道,一旦被破坏就无法恢复了。」(石虎师父谜之音)我们也永远失去探寻过去的重要线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