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八零後,要事業沒起步,婚姻也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現在一個人不愁喫不愁穿,每月都能有餘錢。

看似很好,但想想自己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三十年後,那時自己會是什麼樣的。

那時的自己還能敲動代碼嗎?那時自己以現在天天加班986的狀態還是健康的嗎?那時的自己父母年齡大了,都會有些各種毛病,自己照顧的過來嗎?那時的自己有妻子和孩子以及妻子的服務都需要照顧(80後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的各種學費有固定來源嗎?

我們的上一輩有國家負擔,可是到了我們一輩開始就沒有了,除非是公務員之類的。現在是合同工,合同到期公司可以不再僱傭你,就算沒到期也可以解僱你,隨著自己的年齡越大被解僱的幾率就越大,再找就不是現在這麼好找工作的了。今天看到微博裏阿里的老員工,業務很不錯,排名第五,但37歲了,被辭退了,沒有開具離職證明之類等先不說,就說連大企業阿里也有開除員工這一事實,可以說現在大部分都沒有固定工作一說,沒有鐵飯碗一詞。

所以現在感想有點迷茫,也有些危機,也認清了現實,只能去接受它,只能思變。

大家可以頭腦風暴一下,未來的路該怎麼走,短期,中期,長期,都該如何?


謝邀。

簡單說就是技能+理財。

雖然理財也可以算是一種技能,但這裡區別於其他的技能來說。

技能就是有一門能掙錢喫飯的手藝,在資金較少的時候,能夠快速的積累資金。

碼農這門手藝非常不錯,尤其是現在的環境還比較有利,有較好的投入回報。

通過技能掙到了錢,再把錢去做理財。

實現了財富的保值增值,錢不縮水,就會有信心去面對未來。

只不過這個組合看起來簡單,做起來是真的很難。

既然是頭腦風暴,那說一下也無妨吧...


可以看看鄙人文章《虛實道》


你已經比大多數人好了。所以,大部分人給不了你建議。


大多數人隨波逐流,就是如此啊。

我也曾雄心壯志,從小到大,順順利利,雖然沒有家庭背景,但是也努力學習與工作。只是時不我待,時不我有,總有挫折。本來不算天資卓越,也不算特別肯喫苦,也不算頭腦靈光善於鑽營,歸於平凡落於塵埃,不也是很正常嗎?

努力過,一輩子不虧。成功屬於少數人。


生活就是這樣,不光我國如此,發達國家一樣如此,如果你關注過經濟危機和經濟大蕭條你會發現有些國家都年齡過十年甚至更久的經濟衰退時期,我國之前不也有職工下崗事件?都一樣的,現在德國一些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在路邊乞討的,你可以看看雷探長看世界的視頻。不光是我國的問題,所以現在保守的方法就是節約開支,多存錢,應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經濟危機。

主動的方面就是除了本職工作外看看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掙錢


想的多,做的少,不管什麼事情去做,成功與不成功,都是經驗。


進一寸有一寸的驚喜。你只是想得多,做得少,感覺空洞了。

如果把你這些思考的時間放到任何領域去學習,你會忘記這些煩惱,而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怕現狀。

你的問題就是,讀書不夠多,想得有點多。明知道以後當不了碼農,那就找個其他的領域從現在開始學習努力,為時不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