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情很低落,聽歌、看電影、找朋友聊天似乎都只是一時讓人忘記,但是一個人安靜的時候,卻還是會想到很多,心情實在難受,有人建議我去旅遊,說旅遊可以散散心,請問旅遊,真的可以讓人找尋到力量,走出低落嗎?有這樣的例子嗎?


當然可以。

有句話不知道你有麼有聽過。

除了生理的痛苦使你不開心,剩下的都是你目前的三觀給你造成的。

所以很多時候,你只要拓寬自己的精神世界,你會慢慢地發現,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沒有必要不開心。

而旅遊最大的作用就是拓展視野,讓你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就好比,當你看到世界上有很多人在某些角落裡,過著你想像不到的生活,不管是好是壞,你都會對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認識。這時你的精神世界就被拓寬了,也就是那句老話說的,你看的多了,體會的多了,很多事情自然就通了,不會煩惱了。

可以的,去旅遊途中看不一樣的風景,很多人旅遊回來之後就會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了,不過去旅遊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是個愛旅遊的人,至少我覺得是,假如你心情不好,出去散心,雖然你回來可能那件讓你不開心的事還在,但是你的心情好了,這事也就過去了,如果是處理或者做起來麻煩的事,那麼你旅遊回來換了一個心情去解決也就沒這麼麻煩了。如果失戀啊什麼的,旅途的美景美食更是一種治癒的方式。


嗯,開心。

畢業旅行的時候去拉薩,撿回來一個男朋友,下個月結婚。


會的。

以前我不喜歡旅遊,很宅、不喜歡規劃出行、覺得很累、還主要沒錢,看到朋友圈別人發的旅行照片也沒感覺。

這次能鼓起勇氣出去旅行了一次,還是因為想帶娃娃出去看看。我是個很容易心情不好的人,出行前幾個星期心情持續糟糕、感覺都有點抑鬱了。對旅行也沒有太多期待。大概是從未感受過,所以第一次自己規劃、訂機票酒店、搞定各種證件手續、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見大海......都讓我內心感受到了新奇、用心在感受當下的每個不一樣,也沒有時間去想之前的不開心了。

到了泰國,很熱,跟國內的熱又有點不一樣。街道的房子很矮有些破舊,但是商店裡面乾淨整潔,五臟俱全,啥都有。超級多騎摩托車的,有點危險,又有點不一樣的小鎮感覺。第一次打開手機搜索附近人氣高的海鮮店、甜品店、購物點等。。。不想出門就泡酒店、遊游泳,想出門就報個半日遊、一日遊,或者周邊隨便逛逛,街邊買個沙冰、椰子喝喝。不用計劃太多行程,怎麼舒服怎麼來。沒有工作打擾,沒有瑣事家務,沒有時間鑽牛角尖。

總之,旅行讓我用心在體驗當下的每一刻,在嘗試我從沒嘗試過的,或許我在圖片、視頻上看過,但當自己去體會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以前不喜歡喫海鮮,只是因為嘗試得太少,現在愛上了各種口味的海鮮,咖喱味、甜辣醬爆炒味、椒鹽味等等.......以前不喜歡冬陰功湯,只是因為沒喫過純正泰國味道的。

各種打開了新世界大門。。。回來後心情平靜了好多,沒事就翻翻之前旅行的照片。


謝邀。旅途的美食美景,放飛心靈。


哈,沒事的時候旅遊放鬆心情,看看不同的風景,不一樣的世界,讓人不由的嘴角有一絲微笑


這個問題讓我回憶起一段不太好的事

我人生中第一次去北京(大概五六年之前)是因為我姑姑家的閨女,我表妹基本上到了暑假就會到我家住個小半月,表妹因為常年暑假來我家產生了心理不平衡,再某年暑假的某天在送她坐長途汽車的車裡開始了她的陰謀(?_?)

在車裡她先是哭著(′;︵;`)說我又要走了,我還沒玩夠呢 我就說沒事你下回暑假再來啊(然而我已經中套了)表妹接著說 憑什麼每回都是我來,你們怎麼都不去我家玩(還邊說變掉眼淚)我就說下回吧 你看著回我要是去玩啥都沒帶,衣服什麼的都沒有是吧 她還是哭 我沒辦法只能先答應了,然而這丫頭轉身就和我姑說了(?_?)這之間的過程我不想多說了結果就是買上了我的票(?_?)

你們知道我當時啥打扮不 人字拖一條睡褲一個背心我特麼頭沒梳臉沒洗的牙也沒刷的就起了北京

(我當時以為只是單純的走個程序,沒想到還順道送了一把自己,直接送到別人家睡了十幾天)我都忘了自己當時怎麼下車的,只知道路上有人在看我(?_?)我特麼當時都能猜到看我的那些人的心理活動 有一個走失的的可憐孩子 或 這人夢遊呢

到北京的第一天晚上我就沒睡好也沒喫好,我自己有個臭毛病到一個陌生環境身體會處於一個緊張狀態喫不下睡不著(?_?)我臉有屬於水腫型的睡不好更嚴重,然後我第二天一早就頂著一張水腫的大臉去了第一玩的地方。。。。。

接下來在北京的那幾天我整個人基本就是喫不下睡不著的狀態,然後白天一張水腫臉 用身心疲憊簡直不能太合適了

說來也是 也在當時年紀小不會調節自己,要是現在肯定會happy

我本身挺宅的,給我個無線+電腦 +手機 我今不出屋了

雖然過程比較慘淡,但是不得不說回家的時候我是真的開心

弄完了突然在想我這算不算旅遊


個人覺得還是看三觀,有些人一旦心情低落就很難走出低谷。

但是出去能看到不同的景色和人,還是比較不錯。如果能遇到一兩個知己,應該會走出去了!


就要看你是不是一個喜歡到處跑的人了。一個喜歡接受新事物,喜歡各種風景的人,到處去旅遊的話,看到風景就會心情很好,不會太過焦慮,會覺得在大自然中放鬆了自己。

有的人喜歡羣遊,有的人喜歡單遊,

至於開不開心快不快樂,不管怎麼樣,

都是看個人感覺,自己覺得快樂,即使不旅行,

也會感到快樂,如果情緒低落,走不出來,

行的再遠,也不會感到快樂


真的可以。

我可以說是一個旅行中毒患者,從去年高考結束時開始了第一次一個人旅行,我就徹底的迷戀上了獨自旅行。

相對於「旅遊」,我更喜歡稱之為「旅行」,第一次一個人旅行是去大連,在青年旅社認識了一個河北的小姐姐,交流之後發現很投緣,於是整理路線,結伴而行了一天,分開的時候她告訴我,「我覺得你是來旅行的,不是來旅遊的。」,我覺得這是我聽過最美好的讚美。

其實旅行就是走走不同的路,看看不一樣的風景,喫喫不一樣的美食,遇見沒接觸過的人,過過不再拘束的生活,也許旅行本身很麻煩很瑣碎,但是當你在路上,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很重要也很渺小,那種滋味真的很難用語言表達,在我看來這就是開心,哪怕只是路邊一朵小小的野花也會不一樣,大概這就是旅行的力量。你會發現原來什麼都不會的自己居然可以把一切都安排好,也許會有挫折,但是下一個意想不到的風景的出現就可以消除所有的不愉快。

相信我,去旅行吧,你會認識另一個自己。


當然是可以的,兄弟,你可以加入我們的公益活動:

「生命,其實就是一場旅行。」

每個人,在某一時刻都有這樣、那樣的不快樂,甚至在某一段時間,甚至還會陷入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危機」,無論心理,還是生理。

走馬觀花、留影拍照、甚至是文化體驗,其實,都是在向外發現。

而另一種旅行的境界,則是向內探索。

著名的哲思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說: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他的房間裏,如果你以旅人之眼注視沙發,你會重新發現它的一些特質。」

以旅人之眼注視沙發,注視周遭一切人情世故、悲歡離合,以在路上的心態面對整個人生,慢慢你會發現,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生命的過客,想通了,開看了,也就沒有什麼好執著,沒有什麼放不下。

即便生活中免不了有洪水猛獸的侵襲,柳暗花明的景緻依然可以留存心中。

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相對的。

在心理學的概念裏,時間更是相對的。

有的事、有的時刻,其實一直都存在於你內心、記憶的某個角落,如果沒有療愈,它永遠都會影響你。

人們之所以出現這樣那樣困擾我們內心的根源,還是來自於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孩子。

每個人,都是從孩子長大的。

我們不確定他的年紀,但是很多時候他比我們以為的還要小。

他是我們在年幼時受傷破碎的部分,深深地埋藏在我們的心裡。

他有時哭、有時笑、有時憤怒、有時悲傷。有時他希望你的擁抱,有時卻又想對你大吼大叫。

這個孩子住在我們內在的核心,往往比已長大的我們更清楚我們真正的需要。

有的內在小孩會主動地向你求救,用不安和焦慮來引起你的注意力。他希望你可以花些時間與他相處,陪伴孤獨害怕的他。

這個小孩若是長期受到忽視,往往會變得憤怒,並將這股能量轉到你的身體上,使得你的身體出現疼痛或不適。

有的內在小孩擔心受你責備,因而決定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當內在小孩把與你之間的聯繫阻斷,他也帶走了你的感覺,留下空有軀殼的你。

人需要適時地脫離日常生活,去陌生環境中體驗不一樣的自己。

旅行的療愈意義,就在與此,遇見未知的自己,看到並關愛內在的小孩。

縱使路途中存在未知的危險,但旅行的魅力,不就在於體驗日常當中所沒有的各種可能、各種感動與遇見麼?

在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中,人會在羣體中會得到慰藉,在探索內在中收穫幸福。

桃花源不在塵世,不在陶淵明的字裡行間,而在一顆懷著愛意、渴望美好的心靈。

當一個正能量爆表、熱愛自然、充滿生活激情的心靈,陪伴大家一起尋找、療愈內在小孩,又會收穫什麼呢?

或許《阿甘正傳》中那一大羣,隨著阿甘奔跑於美國東西海岸線的人最有發言權。

療愈之旅,給自己一次機會。

在自然與美景中,和內在小孩接觸,接納他的情緒,安撫他的需求。

也許一開始這個小孩只想哭泣,那麼允許他哭泣。

也許這個小孩還不想和你太靠近,那麼允許他這樣做,並且仍舊祝福他、陪伴他。內在小孩往往是敏感警覺的,他需要你的接納與支持,才能安心地呈現自己,發泄多年來的傷痛——恐懼、憤怒、悲傷、失望、和無助。

慢慢地,他也會告訴你他的需要,讓你有機會回應,並且與他分享你的喜樂哀懼,共同走向充滿希望與愛的未來。

通過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陪伴,在旅途中去療愈內心的小孩:

1.信念層面的轉化:

頭腦將停止分裂與衝突,更加明晰、專註與單純,身心會進入更深放鬆狀態,與自己、與他人和諧相處。

2.情緒層面的轉化:

深度清理情緒層面,釋放那些壓抑並影響我們生活的負面情緒,以一種更加深刻的方式感受世界,開啟一種全新的認知模式,幫助我們去終結日復一日的衝突與苦難。

3.身體層面的轉化:

身體層面轉化之後,人們的感官將變得敏銳,生活將以你從未想像過的方式自由流動,生活變得像魔術般神奇。

這將是一個非常美妙的旅程,因為你在與內在小孩相處的過程中,再一次讓他感受到了久違的愛!

一旦我們的內在小孩獲得了療愈,他的喜悅、創造力、生命力、信任等特質,就能毫無阻攔地表達出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數的樂趣和希望。

宮崎駿有一句話,美麗且富有哲思:

「最遠的旅行,是從自己的身體到自己的心,從一個人的心到另一個人的心。」

長路漫漫也好,歲月靜好也罷,人生百年,本就是一趟長途旅行。

那何不給自己一次機會,在行進中探索內在開始呢?

活動背景:

本次活動發起人為幾名持有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理學學士證書的畢業生,都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

其中一人本身就自己經歷過一次人生的危機,通過一次南亞旅行,獲得了新生。

發起人自身具有多年心理諮詢背景,與身邊的專業朋友探討,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種有限且有趣的療愈方式,希望能有所推廣,幫助到更多的人。

活動主要通過融入正念靜觀、積極心理學ABCDE、內在系統排列、繪畫藝術療法等理論指導方式,融入到自然療愈的力量中。

注意:本次活動為純公益性質的一個旅行項目,根據大家報名的信息,組織線路進行療愈之旅,所有費用完全透明化、費用採用AA制,旨在通過旅行的方式,療愈自己的內在小孩。

歡迎大家相互轉發,讓更多的人瞭解此次公益之旅。

報名方式,請填寫報名錶:

逆旅療愈之旅報名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