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png

 

2016年8月2日凌晨

往来新竹与台北间的国道客运,缓缓的驶入新竹车站后站

正式告别了交通繁忙的前站地区

同时也为新竹的大众运输,开启了新的纪元

 

转运站地图.png

01▲新竹转运站位置图

 

往来新竹台北间的国道客运

共有亚联1728、国光1822、豪泰2011、建明5500、竹客重客联营9003等五条

除亚联1728途经龙潭外,其余四条路线皆由新竹直达台北市区

其中1822、2011、9003的起终点皆位于新竹车站与台北转运站,路线中途几乎没有差异

尖峰时三条路线均可提供5-10分钟的班距,离峰班距也有到10-20分钟一班的水准

由此便可看得出来新竹台北间国道客运竞争是多么的激烈

undefined

02▲国光客运新竹站。新竹转运站未启用前,这里挤满了更多的车子

 

undefined

03▲豪泰客运新竹站站房已然停用

 

虽名为正式启用,然而目前真正在使用转运站的,也只有往来新竹台北间的上述五条路线而已

未来将继续纳入国光1804基隆、1865林口、1866台中、竹客中客联营9010台中、阿罗哈3777板桥

使长程国道路线全数由前站转移至后站的转运站内

除了可以纾解前站庞大的交通流量外

更可以一举改善过往散布四周搭车的情形、提升整体后车乘车的环境

undefined

04▲新竹客运新竹总站。往台北及台中的国道客运过去均从这里发车

 

undefined

05▲转运站启用后,台北的牌子已经卸下,台中的牌子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消失于此

 

简述完新竹转运站现有与未来计划进驻的路线后,接著开始进入本文的主角吧!

新竹转运站本身是为一栋三层楼的建筑,外观为水泥素色与玻璃帷幕

低矮且占地不大的建筑,应当能够有效避免其变成购物商场附属转运站(咦)

而外观虽然相当平实,但却也不会因此而丧失其做为转运站的机能

在大门侧有一面竖立起来的巨大网格帷幕,为转运站的建筑做了些妆点

细看网格,可发现上面写著新竹两个字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大门前方不到10公尺即为台铁围墙

乘客即使抬头,也难以查觉这点设计上的巧思

undefined

06▲仔细看左上角,可以发现有新竹二字的字样

 

undefined

07▲新竹转运站大门,10公尺不到的前方即为台铁围墙

 

转运站建筑的一楼做为转运站使用,所有购票、候车、乘车皆于一楼完成

然而建筑本身就并不宽阔,一楼正中央摆了个超商后,更显得狭隘

转运站一共有10个月台,每个月台设有6席座椅于一旁

也就是说,整个一楼目前约仅60张椅子而已,数量上可能显得有些不足

undefined

08▲转运站一楼一景,可见转运站本身非常的狭小

 

undefined

09▲转运站共设10个月台,每个月台配置6席座椅

 

在超商的对面,为转运站的售票柜台

中岛式的售票柜台,一面为新竹客运,另外一面则为国光客运

目前已经进驻转运站的另外三家客运亚联豪泰与建明,则采取在月台旁直接售票的方式

与超商一同包夹售票柜台的,是为新竹转运站的服务台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笔者去的时间不对,服务台并没有任何人

服务台上方的电视在笔者前往时,一台播放著新闻,另一台则是现任市长林志坚的故事

不晓得未来这两台电视会不会有其他用途

undefined

10▲转运站售票柜台。后方的月台标示与台北转运站似乎有些相像

 

undefined

11▲转运站服务台,笔者前往时没看到任何服务人员

 

转运站的二楼暂定为休闲商业区,三楼做为餐饮区

依转运站建筑整体看来,三楼为顶楼,餐饮区看来会是露天的

二楼与三楼目前均尚未营业

二楼仍是空荡荡的一片,没有任何的装潢

三楼则尚未开放,因此笔者也并没有上楼观察

 

IMG_3043.JPG

12▲转运站二楼预计将做为休闲商业区

 

新竹转运站的设计为站外下客,转运站本体仅提供上车的服务而已

下客点位在转运站旁的道路,同时也在班车进入转运站的动线上

避免回站车辆占用有限的月台,影响转运站的调度

再者也可以使乘客提前下车,不用随著车辆一同绕进转运站中(望向台北转运站)

不过新竹转运站的下客区仅是普通的人行道而已

没有提供任何遮蔽,下雨天时可能会造成旅客相当大的困扰

 

IMG_3057.JPG

13▲转运站的班车进站动线

 

IMG_3056.JPG

14▲下车处设置于转运站外

 

IMG_3024.JPG

15▲下车处可做为客运业者暂时停放车辆的场所

 

虽然转运站内仅有10个月台

然而除了上面提到的下客区可以暂时停放客运车辆外

在转运站外围也提供了约11个车位,方便各家业者调度车辆

就这方面来说,也比原先在前站毫无任何地方能够暂时停放班车来的好

IMG_3187.JPG

16▲转运站内之停车场,可提供业者停放车辆

 

IMG_3020.JPG

17▲转运站周边人行穿越道均上了绿底漆

 

除了客运业者的车辆停放空间,转运站周边也有大片的汽机车停车场

不过就另一方面来说

在转运站兴建以前,新竹后站的土地也几乎是做为停车场来使用

转运站旁也设置了Ubike租借站点,打造绿色运输的环境

不过大概是因为转运站才刚启用

笔者前往时,仍没有任何Ubike停放于此,大概是站点还没有正式开放

IMG_3053.JPG

18▲转运站旁的汽车停车场

 

IMG_3131.JPG

19▲转运站旁的机车停车场

 

IMG_3130.JPG

20▲转运站旁的Ubike站点

 

过往破旧脏乱的前后站地下道,也在转运站启用之际,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后站新建的两个地下道出口,以玻璃搭起顶部与侧面

与法国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概念有些相像

此次地下道的翻新,也同时设置电梯,方便行动不便者利用

然而比较大的遗憾是地下道并没有直接拉到转运站内部

若是从地下道出来,还需要走个几步路才能进到转运站里头

IMG_3027.JPG

21▲后站新建的前后站地下道出口

 

IMG_3029.JPG

22▲地下道无法直接连到转运站内

 

IMG_3011.JPG

23▲前后站地下道内的指标

 

而以往为人所诟病的台铁新竹站后站出口

虽设置在前后站地下道上,但一直以来台铁只有在平日上下班尖峰才会开放,形同虚设

从今年年初起

在新竹市政府与台铁的协调之下,开放时间延长为每日早上6点至晚上10点

如今旅客可由地下道出口进出台铁新竹站,步行在崭新的地下道中,整体环境可说是提升不少

IMG_3016.JPG

24▲台铁新竹站地下道出口,过往总是爱开不开的

 

IMG_3012.JPG

25▲前后站地下道在翻修后显得焕然一新

 

除了将原有的前后站地下道翻新

此次的工程还一并把原先站前跨越中华路的地下道整合进来

旅客现在可透过地下道,自由的穿梭于前后站与站前广场,甚至是一旁的SOGO百货

位在新竹客运北站旁边的原前后站地下道出口

卸下了外墙上的广告,改以大版面的「新竹转运站」「前后站地下道」

使旅客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该如何前往位在后站的转运站

IMG_3009.JPG

26▲台铁新竹站前跨越中华路的地下道在此次的工程中,与前后站地下道整合在一起

 

undefined

27▲新竹客运北站旁的地下道出口,上方外墙广告改挂上新竹转运站指标

 

IMG_3058.JPG

28▲原先的前后站地下道出口,现成为了一号出口

 

从台铁出口开放时间的延长,到前后站地下道翻新、新竹转运站的启用

新竹的公共运输环境有了相当明显的提升

两个月前设置的Ubike更是受到了在地民众与外来游客的欢迎

也期待新竹能有更长足的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