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7 10:45

〔記者洪瑞琴/臺南報導〕為減少道路重複施工擾民、誤挖危險性管線,提高道路修復品質,南市持續發展道路挖掘管理系統及行動管理APP,三維平臺技術(3D)不斷增強功力,最夯的擴充實境(AR)技術,也正由廠商進行開發試作,利用智慧型手機即可將地下管線立體化呈現在手機畫面上,提供更精準資料。

南市工務局表示,建置及發展3D地下管線圖資暨展示,初期階段可用肉眼仿彿透視一般,在不用開挖情況下,即可瞭解地下管線分佈情形,後續分析檢查無法發現的2D圖資問題,利用三維平臺推動圖資補正及補齊完成。

這套功能好處,避免2次挖損管線、提高工作效率,有利工作協調及工程規劃;還有近年來超大豪雨急劇氣候,「炸」出道路坑洞隱藏地下老舊管線問題,後續將可提升南市老舊管線的汰換速率,並且加快重大公共工程推動、避免誤挖危險性管線等重大公安事件發生。

工務局並表示,這套系統除可檢視全市地下管線,也已經完成中西、安平等區及新營區民治市政中心附近三維建物(3D空間),作到平面、街景及透視3畫面同步呈現效果,已接近實用價值,最夯的擴充實境(AR)技術,今年度也正進行開發試作,明年持續爭取中央前瞻預算,朝道路設施管理、建築管理及防災面向,更加完善擴大3D地下管線圖資平臺效益。

  • 臺南市道路挖掘管理系統及行動管理APP,已能作到平面、街景及透視同步呈現效果。(記者洪瑞琴翻攝)

    臺南市道路挖掘管理系統及行動管理APP,已能作到平面、街景及透視同步呈現效果。(記者洪瑞琴翻攝)

  • 南市工務局3D地下管線圖資平臺完成城市三維建物(3D空間)效果呈現。(記者洪瑞琴翻攝)

    南市工務局3D地下管線圖資平臺完成城市三維建物(3D空間)效果呈現。(記者洪瑞琴翻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