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介紹旅遊險(包括旅平險、不便險、醫療險)、比較哪家好的文很多,簡單上網搜一下就可以找到不少極具參考價值的內容,是出門旅行一定得做的功課之一。
 
小人的媽寫這篇文並無意推薦特定保險公司的產品,因為個人實際的經驗與體會是旅遊險就跟這世界上所有的事一樣,「有一好就沒二好」,沒有「絕對」就是哪家勝出,如果想「保在刀口上」,避免花錢買進需要時卻派不上用場的旅遊險,還是要從「釐清自己的需求」著手。
 
在往下囉唆一大串之前,小人的媽要先提兩個發生在本人身上的實例
 
活生生例一:我家小人幾年前去美國旅遊時,因突然高燒昏睡嘔吐去醫院急診,短短幾個小時燒掉了近五千美元的急診費用(未住院)。臺灣保險公司的小人海外突發疾病急診理賠金多半是「200萬(法令規定上限)x醫療保險金限額(多為10%)x急診限額(多為千分之五或1%)x地區調整係數(美國多為二~三倍)」,假設急診限額抓比較高的1%,地區調整係數也是抓比較高的三倍,依這公式算起來就是新臺幣六千元整($2,000,000 x 0.1 x 0.01 x 3),對照我家小人當年帳單上洋洋灑灑共約五千美金,這保險理賠感覺只夠塞牙縫啊~
 
活生生例二:小人的媽曾在出發前6天因突發狀況不得已放棄規劃許久的遊輪行,依照當時船公司的取消條款,我們一行四人船費全額遭沒入,加上機票、火車票退票手續費等等,取消行程後無法取回的費用四人共逼近十七萬臺幣。臺灣保險市場的不便險不太重視「行程取消」,一旦旅費投資金額龐大+碰上「萬一」+保險又沒保到的話,就等於眼睜睜心疼疼的看著一大筆錢放水流啊~
 
所以,旅遊險可不是有買就有保庇,還要買對。而怎樣叫「對」,才是真正的學問所在啊~
 
海外醫療險
 
臺灣的海外醫療險一般習慣分成「傷害醫療」與「突發疾病醫療」兩類別,「突發疾病」多半又會再細分「住院」、「門診」與「急診」。小人的媽在挑海外醫療險時,最在乎的是「急診」理賠條款。原因?臺灣旅遊險的「疾病急診」理賠金上限與實際可能發生的急診醫療費用比起來差距最大(回頭看看我家小人的活例吧~)。
 
在外旅遊身體一有不適,真正嚴重到需要在國外住院的情況當然不是沒有,但機率相對低。比較可能發生的,是去門診或急診,然後狀況就獲得控制,至少可以撐到回臺。國外的門診方便性因國家與就醫體制不同差別很大,不是你想看門診就有門診讓你看,即便去了門診,也有可能遇到醫生建議轉診做更多檢查(我家小人當年在美國之所以去急診就是因為on-call doctor透過電話聽完症狀描述後認為可能的病因太多,建議帶去有足夠醫療設備+兒科醫生的大醫院診斷,以免延誤),一腳踏進急診,荷包就要有打得非常開的心裡準備,它不像門診那樣醫療行為有限,因而費用也較可能自行負擔。
 
臺灣極少有小人海外醫療險可以完全理賠到我家小人之前的美國急診費用,主要是因為小人的旅平險有上限200萬的規定,而醫療理賠金又常與旅平險保額綁一起(申根險除外),於是這樣一層層遞減下來,算到急診、門診費的理賠上限時就只剩一點點。保險公司對老人也幾乎都訂有旅平險的承保金額上限與年齡上限,對「既有疾病」(老人多少都有吧~)又有諸多理賠限制,帶老小出門旅遊,尤其是去醫療費用會完全剝掉你三層皮的美加時,一定要審慎思量怎麼降低這部分的風險。
 
旅遊不便險
 
不便險近幾年在網路上的討論度很高,這應該是拜很摳門的廉航逐漸普及之賜,讓越來越多人體會到不便險的好處。
 
不便險在臺灣只有產險公司才能賣,因此選擇較壽險也能賣的旅平/海外醫療少,不過因為不便險的條款複雜,魔鬼完全隱藏在字裡行間之中,感覺所有條文都有陷阱,小人的媽反而覺得不容易篩選、比較
 
但,有一點很肯定:小人的媽並不認為目前檯面上有誰家的產品特別突出樣樣強(如果居然有拜託分享一下)(倒是有非常不突出可以完全不用考慮的)。
 
以班機延誤來說,A保險可能看起來很凱,四小時就二話不說給好幾張小朋友,但旅客為了繼續行程重買機票只能暗吞額外費用;而B保險在旅客被迫另買機票時可能有機會獲得差額理賠,但行程得被耽誤更久才能申請,而且這種實支實付型的不便險常跟信用卡提供的行程延誤保障類似,若過度重疊,即使碰到延誤,也可能會赫然發現根本用不到那麼多。這要怎麼取捨,還真得依各別情況好好評估了。
 
心中要有風險優先序
 
挑保險之前一定要先面對一個現實-這世上沒有面面俱到的保險,就算有,它也一定是貴到一般老百姓很難買得下去。在這樣的認知下,只能將各種風險依自身狀況區分出優先序,必要時做出取捨,纔有機會確實保在刀口上。
 
每趟旅遊其實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小人的媽在買旅遊險上是個沒有品牌忠誠度的人,每一趟旅程都是先衡量旅行時間、地點、旅遊模式、同行成員、已付不退旅費高低等情況,確定哪些保障比較重要,再扣除平常已有的保障(例:健保、信用卡、不限發生地點的醫療險/意外險、公司團險等等)後,才考慮要不要多買、怎麼買。
 
小人的媽的原則是:
 
1)若買保險的預算有限,海外醫療要最最優先被滿足。這道理很清楚:行程延誤、行李丟失的損失有時一咬牙也就吞了(而且信用卡多有基本保障),但在國外萬一需要就醫(同行者若有小人、老人,這真的很難控制),費用有可能是無底洞。小人的媽有個晚輩就曾在美國滑倒斷腿(這屬「傷害醫療」),緊急手術+住院費短短幾天超過150萬臺幣!!各位,這種帳單吞了會噎到的。
 
海外醫療中,尤要特別在意「疾病急診」理賠。如果是去醫療費用高昂的國家,為了取得較佳的疾病急診醫療條款,小人的媽常會將不便險與海外醫療險拆開向不同家買,甚至跨海跟國外保險公司買,以求在預算內盡量取得足夠保障,安心帶老小出門遠行。
 
2)不便險則看旅遊地點、時間、已投資旅費等狀況再評估哪家適合
 
-若是搭遊輪,要慎重考慮含「行程取消」的保險(這樣臺灣就剩沒幾家可以挑了)。
-這年頭去歐洲、中東,特別寫明「恐攻」不賠的就謝謝再聯絡了。至於罷工等其他風險,則視情況看是否得納入考量。
-旅遊地點離臺近、航班較密集、無轉機,或者搭乘傳統航空,或在較不受氣候因素影響季節出遊時,可把「班機、行李延誤」之類的優先序放後面一點-不是不重要,而是信用卡已提供基本保障,所以這「不一定」是左右不便險怎麼買的主要因素。
-不便險/旅平險是否硬綁著醫療險一定要一起買?如果想綜合各家優勢拆開買,這也是要考慮的。(海外疾病醫療多半是附加,可以不要,但海外傷害醫療就不一定了。)
 
購買國外保險公司的旅遊險
 
國外有不少保險公司推出非居民/遊客也可保的旅遊險(上網搜一下就可找到,美加歐澳等地都有),理賠金額上限坦白說較臺灣保險好很多(尤其是美加),對老、小尤其寬容。如果單看「海外醫療」,有的甚至保障更高但保費低廉,未成年小人跟著家長一起保的話,還可能免保費,老人則也可找到在某些條件下連同「既有疾病」一起保的,不能說沒有優勢。
 
但倘若考慮購買國外保險,這些一定要注意:
 
-要保資格:非居民是否能保?有沒有地域限制(比方說買保險那一刻要保人一定要在哪裡或不能在哪裡)?又或者旅遊地點限制?
-語言:保險條款一定要讀,若需出險也得聯繫,如果對外語溝通沒把握,保險/經紀公司又沒有中文服務,就不要考慮了。
-條款限制:跟臺灣的習慣不同,因此保險條款一定要讀,而且要讀懂,才能知道有哪些但書、能不能接受但書。
-理賠程序:可能會跟臺灣的習慣不同,保險條款要細讀、要細讀、要細讀。
-保險公司風評:主要是財務狀況、理賠機不機車等等。如果沒經驗的話,這點大概是最難判斷的,網路也許有些風向可以參考,但不一定準。
 
小人的媽前面提到的兩個活生生實例,最終結果並沒有血淋淋,靠的其實都是當時分別在美、加購買的國外旅遊險而順利獲得全額理賠。但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尤其條款規範習慣不同,很多細節容易被忽略,自身碰到兩次大金額的理賠經驗都很正面也算是運氣好,小人的媽就聽聞過親友與外國保險公司交手的不愉快過程。挑保險還是要以「在預算內符合當次旅行主要需求」為最高指導原則,臺灣的海外旅遊險若已達標,就沒必要捨近求遠。
 
臺灣健保
 
提到醫療險就不能不歌頌一下臺灣健保-這真的是全世界少有的包山包海好保險!!
 
臺灣健保有提供海外緊急就醫自墊醫療費的退費申請,以支付國內醫學中心平均費用為核退上限。目前門診一次約兩千多臺幣,急診三千多,住院則是一天八千多(確切金額於健保局網站每季公告)。這樣的核退費在醫療費用宛如天文數字的美加可能不太有感,但若前往旅遊的國家一般就醫費用相對平價的話,也不見得會不夠。小人的媽就有朋友曾在泰國和香港就醫,實際花費皆低於健保核退上限。
 
健保的退費申請並沒有區分就醫原因,也不論事故之責任歸屬,核退的關鍵是在於「海外就醫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因此不管是因為意外、急症、或許多旅遊險中排外的既有疾病、懷孕、高危險活動、酒醉肇事等等,只要能出具規定的就醫證明,且在海外進行的醫療行為在臺灣屬於健保給付範圍,就有機會獲得退費。健保因而算是所有海外醫療可以用到的保險中限制最少、最「不挑」的,對那些命中一般商業保險一拖拉庫排外條款的人來說,更可能是唯一能拿到給付的方式。因此雖然核退金額有限,能有如此健保資源仍是非常寶貴,拜託大家好好珍惜不要浪費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