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滴籌事件看眾籌行業的浮沉、亂象和出路 新聞 第1張

前段時間,德雲社相聲演員吳帥涉嫌“騙捐”一事,將水滴籌推上風尖浪口,但這並非是水滴籌第一次陷入“騙捐”風波。此前,“輕鬆籌”“水滴籌”幾個眾籌平臺都曾被曝出“騙捐”醜聞。這幾起事件導致眾籌行業再一次被大眾關注,並且飽受詬病。許多人因此對眾籌行業失去信心,但梳理行業發展歷程,我們將發現,眾籌行業目前仍然處於上升期,頻頻爆出的亂象只不過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眾籌的萌芽、野蠻生長和浮沉

眾籌最早起源於西方,當時一位名叫陳佩裏的音樂人想要搞一個音樂節,但由於全球經濟危機,他拉不到贊助。在此情形之下,陳佩裏萌生了嚮往屆音樂節觀眾眾籌資金的想法。在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全球第一個眾籌網站——Kickstarter誕生。

2010年後,中國開始迎來創新創業的大浪潮,眾多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然而僧多粥少,融資成了很多中小企業的大需求,我國的眾籌行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2011年,曾經參與創辦過新浪網的蔣顯斌看準時機,找到聯合創始人張佑,於當年7月創辦了我國第一個眾籌平臺——點名時間。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大批網民湧入,這為眾籌平臺提供了豐沃的土壤。依託於眾籌平臺的准入門檻低、輻射範圍廣等優勢,很多項目都得以成功進行。

例如兩年前引發關注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就是從點名時間上孵化出來的。2013年《大魚海棠》製作團隊在“點名時間”上發起眾籌,最終獲得3510人的支持,籌到158萬元。

以分享紅利為緣起的眾籌模式,一手拉着項目發起人,一手拉着投資者,在幫助項目獲得資金的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利益。這種顛覆傳統的投資方式滿足了互聯網時代下網民的投資理念和需求。

投資者在通過眾籌在滿足自我實現需求的同時,還能獲得收益,這是傳統籌款方式拍馬不能及的優勢。眾籌模式讓人們看到通過眾籌實現夢想,獲得資本青睞的機會。如何找到好的切入點,在眾籌行業中分得一杯羹,成為很多創業者思考的方向。因此眾籌行業迎來飛速發展的黃金期。

據人創諮詢發布的《2018年眾籌行業發展報告(上)》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共上線過眾籌平臺854家,其中正常運營的為251家。股權眾籌、權益眾籌、消費眾籌、公益眾籌······以眾籌為原點的衍生理念不斷產生,擴寬了眾籌的維度。

藉助眾籌平臺,人們實現了資本的積累,同時還賦予眾籌其他功能,比如娛樂、社交等。不過市場有進就有出,數據顯示,8年時間,共有603家眾籌平臺轉型或倒閉。這意味着,到去年上半年為止,有七成眾籌平臺,已經退出了市場。

但處於深寒之中的眾籌行業,融資金額並未受到太大影響,相反還有大幅提升。2018年上半年,我國共獲取眾籌項目48935個,成功項目數為40274個,成功項目融資額達到137.11億元,與2017年同期成功項目融資總額110.16億元相比增長了24.46%,成功項目支持人次約為1618.06萬人次。到了2019年3月,主要眾籌平臺的融資金額和人次都有一定環比上升,可見行業整體數據較樂觀。

另外,隨着眾籌行業不斷發展,行業開始細分化。以大病救助為運營方向的公益眾籌平臺、以科技創意和創新的科技型眾籌平臺、以預售導購籌資為主導的股權型眾籌平臺、以藝術項目籌資為切入點的文化眾籌平臺······不斷出現,眾籌平臺的定位越來越細致,並且貼合用戶需求。如今我國眾籌行業的發展理念較萌芽期時有了太多的改變,眾籌理念不斷擴寬。但在眾籌平臺遍地開花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這一行業存在的隱患和亂象。

眾籌之痛

眾籌行業前期發展勢頭強勁,這兩年卻頻頻被爆出黑料,且進場數據呈下滑趨勢,轉型或破產的企業數據上升,行業進入洗牌期,這是為什麼?

第一,不規範運營導致監管政策收緊。眾籌行業的蓬勃發展給初創企業帶來了福音,較低的融資成本,以及較高的融資效率無一不牽動着中小企業的心,但平臺多是非也多。隨着眾籌行業的發展,眾籌項目的問題漸漸曝光。

目前眾籌行業的發展模式並不成熟,對於待融資項目的風險審核機制也不夠完善。眾籌平臺將傳統線下投資項目轉移到互聯網上,這一模式雖然加快了融資效率,但也減少了投資者和項目發起者之間的接觸,這就使得投資者對於融資項目的瞭解主要依靠於眾籌平臺以及管理合夥人。但眾籌平臺准入門檻低,不少平臺不具備審核資格,無法為投資者提供全面、準確的風險評估。

2014年12月,人人投股權眾籌平臺上分紅型“人人投成長見證股”的網絡宣傳鋪天蓋地,一部分投資者看中宣傳所稱的“承諾回購、利潤分紅”等,投入大量本金。然而到了2016年4月,投資人卻爆料尚未收到任何分紅收益,並且項目公司以上市為由,暫不予退出,超過10萬名投資人暫無法辦理股權退出手續。

除了此事,眾籌行業還爆出多起風險事件。其中包括眾籌界和原始會等平臺,主要涉及涉嫌欺詐、未能按期放款、拖欠還款、項目運營失敗等問題。

從這些事件來看,項目描述得再美好都不具有現實意義,信息不對等對於投資者來說是非常大的一個顧慮。而且大部分平臺將目光放在項目融資階段,但對於籌得資金的管理卻並沒有及時公佈,導致投資者錢投出去後,卻不知道花在哪了。

另外,相較於購買股票的流通性而言,眾籌項目中的退出機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投資的效益無法得到保證,資金回籠期限也不固定。

對此,我國自2014年底開始整頓眾籌行業亂象,當年年底,我國首個專門針對股權眾籌的文件發布。此後,我國對於眾籌行業的監管密集程度不斷加深,眾籌行業逐漸由積極鼓勵轉向合規與發展並重。目前針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專項整治行動正在持續進行中,相應的立法計劃也已於去年正式提出,眾籌行業監管有望合法化,平臺可運作的空間或縮小。

第二,行業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據人創諮詢的報告,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正在運營的251家眾籌平臺中,股權型平臺數量最多,共有80家;權益型平臺次之,共75家;物權型平臺48家;綜合型平臺34家;公益型平臺數量最少,只有14家,僅佔比5.58%。

就上述數據看來,目前股權型眾籌平臺發展勢頭迅猛。但奇怪的是,股權型眾籌項目融資金額反倒較少。2018年上半年,物權型項目成功項目27976個,成功項目融資額達69.13億元;權益型成功項目7169個,成功項目融資額達53.14億元;股權型項目875個,成功項目253個,成功項目融資額約12.99億元;公益型項目7879個,成功項目4876個,成功項目融資額約1.86億元。

除去公益型眾籌平臺,其他眾籌平臺的盈利空間一般都與融資金額掛鉤。股權型眾籌平臺利潤減少,平臺利潤分佈不均,或許會面臨新一輪洗牌。

第三,優質項目少,篩選難度大。眾籌平臺上,大部分的融資來自專業的機構和投資人,這部分資金持有者具備專業的投資知識。如果項目沒有可靠的市場前景、值得信任的創業團隊、足夠優秀的業務模式······將很難獲取投資者的青睞。

為了提高平臺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一般來說,項目管理團隊將大量蒐集項目,然後經過嚴格審核,上線優質項目。然而優質項目有限,加上其他平臺分流,所以平臺項目篩選難度大。平臺沒有優質項目,引流困難,盈利空間小,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轉型或者破產。

當前的行業生態限制了眾籌行業的發展進程,但我們可以預測,這一情況不會存在太久。市場的力量,加之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終將促使眾籌行業向更規範更專業的方向發展。

行業細分化趨勢不會停止,集中化進程加快

這兩年,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眾籌行業面臨洗牌。雖然眾籌行業具備向上的潛力,但未來行業發展會有什麼新的變革,依然是牽動人心的問題。根據眾籌行業發展的歷程,我們或許可以找到行業未來的發展道路。

第一,行業細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互聯網已進入到下半場的競爭中,目標羣體不再是個體,而是各行各業。2015年,以京東、淘寶為主的互聯網巨頭逐漸向眾籌行業伸手,促使行業向專業化、規範化、高端化邁進。目前眾籌行業細分化趨勢明顯,如眾籌+醫療、眾籌+房地產、眾籌+文化創意等平臺紛紛出現。未來一段時間裏,細分化趨勢不會發生改變。

雖然綜合類眾籌平臺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強大的用戶規模、強大的品牌效應、強大的資本優勢和資源優勢。但這些恰好也是這些平臺的軟肋。因為,這些平臺的垂直領域不夠細分,會讓投資者擔憂平臺的專業度不夠,懷疑項目信息的準確性,不易評估項目風險。不過也有好處,平臺垂直細分化之後,投資者在選擇平臺的時候不至於太過盲目,選擇平臺也將更有目的性。

另外,對於平臺來說,涉及到專業領域,經營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最大化節省資源,降低業務成本,這樣對一個平臺的發展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像專注於大病眾籌的“水滴籌”“輕鬆籌”等,目前的使用率就非常可觀。

第二,行業走向集中化。在眾籌行業生態圈中,上游是眾籌平臺,其次是項目發起人和專業的投資機構,下游則是個體投資者。隨着個體投資者對於市場的瞭解度提高,他們對於上游的品質要求也會逐步提高。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完整和準確信息,提供優質項目的平臺,才會獲得更深更大的發展空間。

對於項目發起人而言,當然也更傾向於與實力強勁的平臺合作,以此提高自身項目溢價,以及隱形地提升項目品質和價值,獲得利益最大化。

目前多個互聯網巨頭已觸手眾籌行業,這些公司擁有的平臺、流量等資源優勢,將進一步壓縮了小平臺的生存空間。並且隨着行業細分化不斷推進,戰場縮小,集中化的速度將加快。

外部環境的變化促使眾籌行業進入洗牌期,唯有時刻革新的企業才能在新一輪風口中存活。跳出原有的思維模式看眾籌行業,相信我們能在當下的形勢之下窺探到更廣闊的發展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