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分享了Jmeter性能測試系列,性能測試工作實施中的指標分析與定義,今天講講測試模型構建和場景用例設計。

01、測試模型構建

確定測試需求及對應指標後,測試工程師可針對被測業務分析其業務模型,便於測試場景及腳本的設計。

1.登陸業務操作模型

(1) 打開首頁;

(2) 輸入用戶名及密碼,登陸;

(3) 退出系統。

2.商品瀏覽購買操作模型

(1) 打開首頁;

(2) 輸入用戶名及密碼,登陸;

(3) 隨機選擇商品購買;

(4) 設置收貨地址;

(5) 設置物流方式及付款方式,提交訂單;

(6) 退出系統。

02、場景用例設計

性能測試過程中,首先應該設計測試場景,模擬真實業務發生的情境,然後是針對場景設計腳本。

為了真實的反映被測對象可能存在的性能問題,需要儘可能模擬被測對象可能發生瓶頸的業務場景。測試需求分析過程中已經確定了需要測試的業務類型,在此,則需要設計針對每種或綜合業務的測試場景。

性能測試場景通常包括單業務基準測試、單業務壓力測試、單業務負載測試、綜合業務基準測試、綜合業務壓力測試、綜合業務負載測試、綜合業務穩定性測試等7種常用測試場景。

1. 單業務基準測試

測試某個具體業務是否滿足系統設計或用戶期望的性能指標,如用戶期望系統支付介面支持50個用戶並發支付,如果滿足了,則認為基準測試完成,否則失敗。基準測試過程中,性能指標的任何一項均需成功,才認為基準測試完成。基準測試可分為並發基準及業務量基準兩種,其目的都在於驗證是否滿足預期目標設定。

2. 單業務壓力測試

測試某個具體業務在最大負載下,持續服務的時長,以此驗證被測業務的穩定性。壓力測試過程中所設計的負載,是以系統基準負載為標準,如系統基準負載為50個並發用戶,則壓力測試的負載設為50個,通過運行時長的變化,驗證伺服器在系統預設負載下持續服務的能力。具體的時長從需求分析、運行日誌、系統設計規劃等來源獲取。

3. 單業務負載測試

測試某個具體業務能夠承受的最大負載,驗證被測業務能夠承受的最大負載數,如系統基準負載為50個,則通過多次測試,逐步加大負載,最終獲得被測業務的最佳負載。在最佳負載下,系統仍需滿足各項性能指標。

4. 綜合業務基準測試

與單業務基準測試類似,但綜合業務需考慮業務與業務間的聯繫,如果相互之間存在資源爭用,則需單獨組合測試。

假設系統需測試的業務有三個:A、B、C,綜合業務基準測試是將ABC一起運行,那麼加上A、B、C三個基準測試,共計4個基準測試場景,分別是ABC、A、B、C,但A與C存在資源爭用,則需單獨將A與C組合,構成一個單獨的測試場景,則一共為ABC、A、B、C、AC等5個基準測試場景。

綜合業務測試中的數據分配,根據實際業務、用戶需求、運行日誌、運營規劃等分析確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