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和傳統文化「叫上了勁」。

越學習越認為在傳統文化面前自己就是一白癡,十年寒窗的罪白受了。

四書五經,沒讀過!

佛有幾門幾宗?道有幾門幾派?不知道!

程朱理學與先秦儒學主要區別是什麼?不清楚!

最初的挫敗感來自一個字:「廿」。

起因是朋友間開玩笑,考我:「廿」字怎麼讀?

我嘴張了好半天,忍無可忍,讀出了「gang」字!

我是蒙的,因為我壓根不知道怎麼讀。

為了挽回面子,我說這不就是二十的意思嗎?

一堆人顯然是有備而來,窮追不捨:

「鬼都知道這是二十,問的就是怎麼讀?」

哈哈哈,一堆人(包括我)鬨笑之後,

我有點無地自容的感覺。

百度了一下,這個字讀「nian」。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看到這個熟悉的陌生字,只知其義不知其音。

我開始和漢字「叫上了勁」!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深深地感到:

我們的祖先太聰明瞭!

漢字,真真真真的奧妙無窮!

先上幾個字:

槑:兩個獃獃的海綿寶寶

手挽著手走來了?有沒有這種感覺?它還真是這個意思:槑慫(musong),關中方言,笨蛋、反應遲鈍、思維不上路的意思。

烎:水壺開了?還真能沾上一點邊!原來是光明的意思,現在被遊戲玩家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鬥志昂揚、熱血沸騰的樣子。老祖先早就知道他的子孫喜歡打遊戲,提前把這個字都準備好了。

飍:快抓住電線杆,小心被吹跑了!用來形容驚跑的樣子。

嬲:看這個組成就知道不是什麼好玩意。原來真是戲弄、攪擾,或糾纏的意思。

卌:光看這個字形,要是猜不出這是四十的意思,你的語文估計是體育老師教的。別急!還有一次機會,再看看還像什麼?籬笆?有點像,實際是指插糞耙。哈哈~

再來一個簡單的:

笑:你盯住這個字看十秒以上,如果還沒有想笑的感覺,那:你的笑點確實太高了!

幸虧有中國漢字,朝日新聞「我們又雙叒叕要換首相了」一個標題,就把日本頻繁更換首相的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換別的語言試試?估計一個整版也沒有這一句話來得直接、形象。「一句頂一萬句」是這意思?這麼好的漢語表達方式,讓日本人先發現了,有點遺憾。

類似「又雙叒叕」的漢字,圍觀一下:

火炎焱燚

水沝淼?

土圭垚壵

一二三亖

口呂品?

屮艸芔茻

魚?鱻?

(下面的字電腦上打不出來,直接上圖)

民國大師章太炎,其學問有多高,看一看他女兒們的名字就知道。

長女,章?

二女,章叕

三女,章?

四女,章?

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