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 關注「DrG科學育兒」每周隨機送福利

昨天同事崔崔接到家裡電話說一歲半的寶寶突然又拉又吐又發燒,懷疑是中午吃了沒熟的豆角食物中毒了,於是她趕緊回了家。今天崔崔在微信群里和我們說,開始以為是食物中毒,所以一直給孩子催吐,結果拉肚子都拉到脫水了,趕緊去了醫院。結果一檢查,醫生說根本不是什麼食物中毒,孩子是得了

秋季腹瀉

哎~可不,叨叨忘了提醒崔崔,這轉眼入秋,又到了秋季腹瀉的高發季節了!媽媽們可別以為腹瀉就是拉肚子,無所謂,這事可大可小!我們先來看組數據:

在2016年全球五歲以下兒童因感染輪狀病毒而導致死亡的約為128?500例;

和輪狀病毒(秋季腹瀉)相關的腹瀉是2015年導致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光2015年,在全球就有近50萬的兒童因腹瀉而導致死亡,其中腹瀉原因是由輪狀病毒(秋季腹瀉)而引起的死亡率約佔29.3%。

看到這,你還覺得腹瀉這事兒很小嗎?

01

什麼是秋季腹瀉?

在我國,每年秋冬季節(尤其在10月-次年1月)都會有一個嬰幼兒腹瀉的發病高峰,病理學研究證實,這些病例的40%-60%以上是

輪狀病毒

引起的,這種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外形很像車輪,故被稱為

輪狀病毒

,易感人群為

6個月-3歲的嬰幼兒

。它引起的胃腸炎常發生於秋冬季節,所以也被稱為秋季腹瀉。 

02

秋季腹瀉的病症表現

發病時,大多數孩子最早出現的癥狀是

發燒

,通常低於39℃,嚴重的也可呈高熱39-40℃。很多還伴有

嘔吐

癥狀,嘔吐一般發生在發病頭1-2天,隨後出現

腹瀉

腹瀉每日5-10次至10多次,伴有腹脹和腸鳴,排便急且量多,糞便呈稀薄水樣(蛋花湯樣或清水樣)、顏色為淡綠或黃綠色,偶有粘液,無膿血(這點明顯有別於細菌性腹瀉)。

如果孩子大便次數突然增多,且有發燒、嘔吐等情況,建議先帶一點剛排的大便到醫院去化驗。

取大便的時候

不能取紙尿褲上的

,因為紙尿褲吸收了大便中的水分,會影響化驗結果。用乾淨的木棒把大便取在密封的盒子里或者用保鮮膜包裹嚴實,在1小時內(有的醫院可能要求更短時間)送到醫院可以驗出到底是不是感染了輪狀病毒。

03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腹瀉

1、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

每日超過3~5次

,多者達10次以上。

2、大便的性狀是判斷腹瀉關鍵的一點。腹瀉時每天排便的量很大(超過200克),

大便性狀改變

(如呈稀水便、糊狀便、蛋花樣便)或黃綠稀溏,或色褐而臭,或含未消化食物、膿血、黏液等。

3、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少數伴有噁心,嘔吐,腹痛,發熱,口渴等癥狀。

4、在母乳階段的寶寶,本身排便的次數會偏多,如果沒有明顯超出平時的排便頻率,或者沒有其他不適,不算腹瀉。

04

秋季腹瀉的致命危害

秋季腹瀉如果不及時就醫,會延誤病情。輪狀病毒可侵犯多個器官,如呼吸道、中樞神經系統、肝腎以及心臟等。

許多小寶寶連續上吐下瀉,會因在短時間內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而出現

脫水

癥狀,十分危險。

重度脫水會導致寶寶大腦等器官的損害,嚴重時會危及寶寶的生命。全世界每年有190萬幼兒因腹瀉導致的脫水等合併症而死亡。

 

05

如何判斷脫水情況

脫水程度一般根據前囟、眼窩、皮膚彈性、循環情況和尿量等進行估計。

輕度脫水

表現為:精神稍差,略有煩躁不安,皮膚稍乾燥,彈性尚可,眼窩和前囟稍凹陷,哭時淚少,口唇乾燥,四肢稍涼、尿量明顯減少。

 

重度脫水

表現為:精神極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膚乾燥,彈性極差。眼窩和前囟深陷,哭時無淚,口唇極度乾燥,甚至出現休克癥狀,如血壓下降、尿極少或無尿。

06

得了秋季腹瀉怎麼辦?

輪狀病毒腸炎無特效治療,治療主要是:脫水的預防和治療、發熱的對症治療、飲食以及輔助治療。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需要用抗生素

輪狀病毒感染是病毒感染,

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對多數引起腹瀉的病原體無效,

不加選擇的應用抗生素會增加一些病原體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所以不能常規應用抗生素。

且抗生素可能會導致腸道正常菌群破壞增多,腸道屏障完整性受到損害而加重腹瀉或延長病程。

2、不要盲目使用止瀉止吐藥物

許多家長認為嘔吐腹瀉癥狀立即好轉才表明治療有效,所以經常會要求醫生使用止吐止瀉藥物。

但目前研究表明,胃復安等止吐葯不應常規應用於嘔吐腹瀉患兒,因其不僅不會減少嘔吐,還會增加患兒腹瀉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

而使用止瀉藥的益處很少,且具有潛在的嚴重不良反應,所以也不推薦急性胃腸炎患兒使用止瀉藥。

3、一定注意防止脫水

由於頻繁腹瀉,孩子容易脫水。可以給寶寶喂口服補液鹽水(在藥房購買含有電解質的「

口服補液鹽補液 ORS III

」),液體中含有的葡萄糖、鈉和鉀以及水分,可有效預防和治療輕度脫水。

使用時按照說明書進行稀釋,少量多次喂服。每2—3分鐘喂一次,每次用小勺喂10-20毫升,這樣積少成多,4-6小時,就能糾正脫水。如果孩子腹瀉嚴重,脫水明顯,就要帶孩子到兒科,用靜脈輸液的方法補液。

 

4、患秋季腹瀉寶寶的飲食禁忌

秋季腹瀉的寶寶一般

無需禁食

,按平時習慣的飲食即可。

母乳更不需要停

,因為對於寶寶來說,母乳永遠是最好的抵禦疾病的「良方」。

要注意不要

過多地補充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可能反而加劇腹瀉,同時也不利於寶寶腸胃的修復。

在寶寶腹瀉時,可適當延長喂哺時間,減少喂哺劑量,寶寶不吃時,不要硬逼,非常喜歡吃的也不要沒有限制。可逐步恢復飲食,進食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地循序漸進。

5、什麼情況考慮繼髮乳糖不耐受?

輪狀病毒腸炎自然病程5-7天,如果

腹瀉時間較長

,應考慮是否繼發了乳糖不耐受。因輪狀病毒可破壞腸黏膜,減少乳糖酶的分泌,還直接作用於乳糖酶使其分解,易引起繼發性乳糖不耐受,使腹瀉遷延難愈。

可於醫院進一步檢查確定,常用的檢查方式是大便還原糖及PH值測定、尿半乳糖監測試驗。若確診乳糖不耐受,母乳餵養兒可加用乳糖酶,配方奶餵養兒可換用無乳糖配方奶粉。

6、腹瀉寶寶臀部如何護理?

腹瀉寶寶容易出現尿布疹,肛門周圍及臀部皮膚髮紅或出現皮疹,嚴重者會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要及時更換尿布,保持尿布區皮膚乾燥,保持嬰兒床的乾淨衛生。

每次大小便後,用溫水、棉布輕柔蘸洗,輕輕擦乾或拍干。僅皮膚髮紅的患兒,可以選擇一些含氧化鋅或凡士林的護臀膏,若發現寶寶臀部皮膚表皮破潰、糜爛滲出者應及時到專科醫院皮膚科診治。

07

秋季腹瀉,預防最重要

輪狀病毒是經糞-口途徑傳播的,傳染性很強。這個病毒不單在嬰幼兒中傳播,

成人是輪狀病毒的隱性傳播者

,自己不發病,但容易傳染給兒童。

目前已經進入秋季腹瀉的高發期,媽媽們要怎麼預防秋季腹瀉,可參考以下建議:

 

1、孩子飯前、便後

洗手

,不吃生冷、變質食物;

2、寶寶的

主要看護人

每次給寶寶換尿布後,餵奶前、沖奶前、出門回來後,便後,都要

認真洗手

3、定期給寶寶的餐具、玩具消毒;

4、疾病流行季節,避免和其他寶寶以及大人分享食物;

5、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能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6、接種

輪狀病毒疫苗

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08

關於輪狀病毒疫苗

建議三歲以下寶寶最好接種

輪狀病毒疫苗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所有的國家都應該推廣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在我國,每年輪狀病毒腸炎腹瀉門診病例約2500萬、住院約23萬例、死亡約3.8萬~4.7萬例。因為輪狀病毒現在還沒有特效藥物,所以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的唯一途徑。

現在我國為輪狀病毒疫苗為二類疫苗,需自費選擇接種。

國產2月齡起接種,

接種成功後,保護期一般為1年,所以建議3歲以內的寶寶,最好是在每年的8-10月接種一次輪狀病毒疫苗。

進口的輪病疫苗有2個品牌:默沙東和史克,就這種輪狀病毒疫苗效果來說,國際主流的效果優於國貨,但如果無法接種到前者,仍建議接種國貨。

1、接種後可以預防所有類型輪狀病毒嗎?

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類型的輪狀病毒!

拿國產輪狀病毒為例,由於它是單價疫苗所以只針對A種輪狀病毒。而輪准病毒有A~H,共八組,單價疫苗在覆蓋面上還是不全面的。所以就算接種疫苗後,家長也需要注意孩子平時的飲食,飲水安全衛生。

2、既然不能預防所有,是不是不用接種疫苗?

有數據表明,在全世界各地流行的輪狀病毒A種,據統計是人類輪狀病毒腸胃炎案例中超過90%以上的病原體。雖然輪狀病毒疫苗的覆蓋不全,但能預防感染率較高的病毒種,所以讓孩子接受接種還是

很有必要

的。

3、疫苗接種後會不會有不良反應?

輪狀病毒疫苗接種後可能會產生一些輕微的不良反應,如發燒,輕度的嘔吐和腹瀉,但這些1~2天就會自行緩解,無需過度擔心。但如果出現過敏性休克或皮疹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參考資料:朱偉,《

秋季腹瀉高發期到來!還不會應對?(免費科普)

江載芳、申昆玲、沈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八版:1385-1386

余鳳,《中國輪狀病毒分子流行病學及疫苗保護效率研究進展 2015》

Leung AK,、Kellner JD,、Davies HD,《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你正在看的是其他媽媽們正需要的

歡迎分享媽媽群~

推 薦 閱 讀

 

來點個贊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