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種「道德感」是怎麼產生的,因為文成公主沒有像王昭君一樣享受「收繼婚」的待遇,沒有嫁給自己丈夫的兒子?

其實,如果從和親的背景來看,整個判斷,完全相反。

首先,王昭君出嫁呼韓邪單于,是漢朝對匈奴取得全面勝利之後,作為存亡續絕的上國,給予呼韓邪單于的恩賜,而呼韓邪單于也以臣服的狀態,為漢朝守邊;而文成公主入藏,則是新崛起的吐蕃和唐朝簡單掰過腕子之後,雙方不相上下,互相給的台階。

其次,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是在呼韓邪單于求娶漢女的要求下,以宮女的身份,出嫁給了匈奴單于,被稱為「寧胡閼氏」,閼氏就是王后,也就是呼韓邪的正妻;而文成公主是在松贊干布求娶公主的背景下,以「宗室女」封「公主」出嫁,而且並不是松贊干布的正妻,而是他的六個妻子之一,在吐蕃生活了40年,守了31年的寡,9年間也未有子嗣出世。

當然,《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這兩項都具備,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 松贊干布的女人里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但是,仍舊不是王后。

第三,和親之後,王昭君下嫁匈奴之後,匈奴為漢朝藩屏40多年,再無兵戈之擾,而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後,並未能影響吐蕃的國策走向,在松贊干布死後,其孫芒松芒贊繼位, 先攻滅了唐朝的屬國吐谷渾,又和唐朝兵革相見,北與唐朝爭奪安西四鎮,向東攻擊巴蜀,佔領了羌族居住的12個州,雙方的戰爭走向了白熱化。

所以,本質上用女人換和平是毫無用處的,歸根結底還是軍事實力的消長,等到唐朝軍事實力恢復,不斷擊敗吐蕃,金城公主入藏時的待遇,就要高於文成公主,當然,都趕不上王昭君。

至於說什麼萬世榮光之類的話,簡直莫名其妙。


就王昭君呢與文成公主本身來說,都是為國和親,都為漢民族做出了重大犧牲,都堪稱偉大。

說昭君出塞有辱國體,文成公主獲萬世榮光,不知到題主這個觀點從何而來?

其實,在古代,但凡和親都有辱國體。

古代一些王朝為什麼要和親?那就是要通過把女人嫁出去這種手段來彌補男人在戰場上的失敗。在國力有虧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和親的方式緩和彼此之間的關係。

但是,這種方式換來的往往不是尊重,而是鄙視。

昭君出塞時,漢朝確實沒有漢武帝時期那麼強盛,但是對戰匈奴也一度戰勝。當時是匈奴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投,為了表達對漢朝的傾慕,方才提出求婚。

正因為如此,漢元帝沒有將自己的女兒或者皇家宗室子女嫁出去,而是從後宮中選擇一個宮女嫁給呼韓邪。

對此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反對者自然是說此舉有損國體。即便這個嫁出去的不是真公主,依然有損國體。

當時呼韓邪單于勢力弱小,只是匈奴一個分支。他知道王昭君不是公主(人家不是傻子),但還是歡歡喜喜把王昭君娶了過去。不過,王昭君的日子過得並不幸福。最主要的原因是王昭君在漢朝只是宮女,沒有地位,沒有影響力。

當時的漢元帝也十分薄情,在呼韓邪單于死後,王昭君祈求回歸,他竟然拒絕。王昭君心中難免對漢朝有些怨恨。但即便如此,王昭君以及她的兒子,還是努力維持匈奴與漢朝的和平。

文成公主也不是唐太宗的女兒,她是大唐皇室之女。她出嫁吐蕃,同樣是因為唐太宗想要緩和周邊壓力。

當時突厥十分強盛,吐蕃又在西部崛起。唐太宗不願意多方受敵,於是答應了松贊干布和親。

但是,松贊干布早有正妻,文成公主只不過是松贊干布許多妃嬪中的一個。她在吐蕃的地位遠沒有教科書上宣揚的那麼高。

文成公主在世之時,吐蕃與大唐的關係確實不錯。為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文成公主本身,而是文成公主背後的大唐在經歷戰亂之後迅速變得強大。在突厥被滅之後,吐蕃更不敢妄動。松贊干布又剛剛統一吐蕃,不得不收斂鋒芒。

等到後來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吐蕃明裡暗裡開始不斷侵略大唐邊境。唐玄宗時期,雙方之間更屢屢爆發大戰。安史之亂後,吐蕃更是趁勢侵吞了唐朝大量領土。

換言之,文成公主和親,無論對於吐蕃還是大唐,都是一種緩兵之計。

當然,由於匈奴這個民族已經消失了,而吐蕃,即藏族至今還活躍,因此,當下許多書籍對文成公主的評價都極高,這也是要促進民族融合,緩和民族矛盾的意思。


對於這個歷史問題,我想起了讀書的時第一次接觸歷史書的心情很開心,當時完全的把歷史書當成故事書來看,所以我的歷史成績一直都很好,而且到現在我也喜歡看那些名勝古迹!

回歸到歷史書上來,確實是也記載了這兩位漢族同胞跟外族和親的事,對於這兩件事我個人是這樣認為,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沒覺得有多光榮,反而從內心上對兩個號稱中國歷史上強大封建皇朝鄙視,所以我對漢唐兩朝一直都沒什麼好感,因為我個人認為一個強盛的國家如果要犧牲自己女人的一生來換取,那樣的生活也是苟且的、可恥的。當然我這種想法肯定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畢竟沒有顧全大局嘛!所以當時乃至現在對於當年她們的下嫁外族都是歌功頌德的,說她們促進了民族間的文化交流,為國家民族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其影響是深遠的!但我個人看來為什麼都是一片讚頌之詞,那是因為要掩蓋他們的懦弱和內心愧疚。

看到圖片上的又是駱駝又是大雪的,以及女子衣著可以想像到她所到達的是什麼地方,說是苦寒之地都不為過吧!我不知道她當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但從這幾幅圖中她都抱著那把琵琶還有那首《怨詞》,我是感覺不到一絲喜悅的心情!還有她的結局也是悲慘,當時的匈奴也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所以歷史對她的記載也是了了無幾!後世只記住了「沉魚落雁」卻不知道落雁所指的是誰,也許只有「落雁」才能理解她的悲傷

這位看上去很風光的女人就是當年的文成公主,她的遭遇確實比王昭君要好!至少當年的吐蕃歷史文化都保留至今,就是現在的西藏自治區!所以出於政治需要,文成公主才享受著萬世榮光!

最後對於和親這種事,我想到了那霸氣宣言「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男人吃了敗仗,就把女人拿出來討好侵略者,這樣的齷齪事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要歌功頌德!節操碎一地!

不知道寫這些能不能審核通過呢!以上就我的回答,希望平台能允許有不同聲音!謝謝!


松贊干布精通騎術,射箭,摔跤,擊劍等各種武藝,並且愛好民歌,也能動手寫詩,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十三歲承擔起平叛的重任,在中小貴族和自由民的支持下,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奮鬥,平息叛亂,嚴厲打擊了氐族大貴族,鞏固了吐蕃王朝的統一。年輕的松贊干布並不滿足吐蕃的貴族生活,十分熱心於接受周圍各民族的先進文化,當他聽說唐朝的經濟,文化都比他們發達之後,就派出使者,到長安來同唐朝建立友好關係。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松贊干布第一次派使者進入長安後,唐太宗也了解吐蕃的興起和名聲,願意同他們交往,開始派始者回訪吐蕃,漢藏、兩族的大門,由此打開。七年之後松贊干布派大臣祿東贊出使長安,讓他帶了大量的黃金珠寶獻給唐太宗,代表自己向唐朝求婚。唐太宗看松贊干布的態度十分誠懇,又考慮到漢藏、兩族的友誼,就答應把皇室姑娘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傳說,當時到長安求親的,除了吐蕃的祿東贊,還有其他四個國家的使臣,他們都帶著貴重禮物,一心想娶回唐朝公主。並且有了「五難婚使」的美麗故事。

在吐蕃人民中間流傳著不少頌揚文成公主的詩歌,其中有一首這樣讚美道:

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

帶來了各種糧食3800多種,

給吐蕃糧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

帶來各種手藝的工匠5千5百人,

給吐蕃的工藝打開了發展的大門。

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

帶來各種牲畜5千5百種,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從此年年豐收。

西藏境內有一條倒倘河,這條河從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傳說文成公主到達這條河後,就不再坐轎子,而要騎馬前進,進入草原。文成公主感受到和家鄉的距離一天比一天更遠了,心裡非常難過,不禁失聲痛哭起來,公主哀婉的哭聲,感動了天地,結果這條河同天下所有的河都不一樣,不是向東流,而是向西流。「天下江河皆西去,惟有此水向西流」的詩句,就是簡潔地描繪了這一現象,倒淌河的名稱因此得名。

在文成公主進藏之前,吐蕃雖然有農業,但屬於粗放式經營,只不過是用石頭圍住一塊地,然後撒下種子,既不會整地,也不知保持水土。唐朝的先進技術傳入後,出現了小塊農田,學會了防止水土流失和平整土地。吐蕃過去沒有文字,無論什麼事都用繩打結,或在木頭上刻符號來表示。文成公主勸松贊干布設法造字,於是松贊干布指派一些人去研究,後來造出了三十個字母和拼音造句的文法。松贊干布認真學習新文字,並把這些字刻在宮的石崖上,從此吐蕃有了自己的文字,他們用吐蕃文字翻譯唐朝的儒經和佛經,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漢宣帝在位時,由於著名的仁宣之治,西漢王朝進入最後的鼎盛時期。此時的匈奴,由於貴族爭權奪利,勢力越來越衰弱,後來,匈奴發生分裂,五個單于分立,互相攻伐不休。其中一個單于叫呼韓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單于打敗,損失慘重。呼韓邪單于和大臣商量後,下定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帶著部下來朝見宣帝。由於呼韓邪單于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漢宣帝像招待貴賓一樣招待他,親自去長安效外去迎接他,並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不僅答應他,還派了兩個將軍率領一萬騎兵護送他到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支援了三萬4千斛糧食。呼韓邪單于十分感激,此後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說匈奴和漢朝和好後,都開始爭先恐後的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駕崩後,漢元帝劉奭即位,公元33年,呼韓邪單于又一次來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漢元帝同意。

以前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是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出、嫁,並傳話後宮,有誰願意到匈奴去,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宮女們一聽說到匈奴去,都不願意去。這時,後宮有一個宮女叫王嬙,也叫王昭君,長得美麗動人,又有見識。為了自己不孤獨終老後宮,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管事的大臣正在為沒有人應徵而心中焦急,聽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報漢元帝,漢元帝下旨管事的大臣選一個日子,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王昭君又美麗又大方,多少有點捨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經晚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沒有如實把王昭君美貌畫出來的宮廷畫工毛延壽給殺了。出塞後的王昭君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從此,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文成公主和王昭君都可以稱為和平的「天使」,為促進和加強當時中原文明與牧遊民族的聯繫與和平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如果從文成公主萬世榮光和王昭君有失國體的角度來說,主要觀點如下:

一:文成公主的時代背景是大唐帝國的國力正是蒸蒸日上之時,正是唐太宗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使帝國的威名與文明名揚四海,不怒自威,四夷賓服。大唐帝國和吐蕃的和親,是建立在大唐帝國的一種恩賜角度上。特別是大唐帝國文明對吐蕃產生的巨大與深遠的影響力,猶如一個樞紐一樣把漢藏兩個民族緊緊連接在一起,雖然此期間經歷過分分合合的歷史進程,但是己經無法割斷這種經歷血乳交融的文明紐帶,更為日後的西藏,徹底融合進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王昭君出塞和親背景是在漢武帝已經對匈奴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匈奴己經元氣大傷。從武帝至宣帝崩,西漢王朝己經停止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漢元帝時的和親政策,是在呼韓邪單于要求下重新開始的,而這種要求裡面蘊含了一種脅迫的意思。


對任何一個中原王朝來說,把自家的姑娘送出去嫁給相鄰的強悍的異族統治者,都不是讓人心生愉快的選擇,換句話說,甭管說的比唱的都好聽,心裡照樣羞愧難當。

但越是強漢盛唐,越是產出了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的動人故事,再想想疆域最大的元清兩代,公主們的命運也是和親沒商量。真正打死不和親的宋明兩代,卻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比較局促的時代。

這就弔詭了,我羞愧,我國土廣大,我自豪,我落後挨打。

明代不光不和親,還讓朝鮮半島嘗夠了「和親」的滋味,來自半島地區的妃子總能出現在大明宮殿里。

這至少說明在中原王朝統治者的內心深處,和親是一個矛盾選項,短期有些被佔便宜的受辱性質,長期則是民族融合的利好回報,你們那王室後裔都有漢家血統,會有佔了便宜的心領神會。

促進民族融合當然是利好消息,君不見清代的「滿蒙一家人」政策,使得長城失去了軍事存在意義;再看現在南美洲一些國家,混血的比例佔據國民大多數,你要是生有純色調的皮膚,會被當做不合時宜的一小撮來看待。

古代華夏民族的生成,沒有東南西北夷、蠻、戎、狄千百年間的融入,不照樣是不合時宜的那一小撮!

不和親、固守所謂血統的民族,是不合時宜、不思進取、註定被歷史淘汰的民族。有了「禮義之大」,有了「服章之美」,更是有了「包容之心」,華夏民族才有了生機勃勃的希望,「中國」才從一個單純地理名詞具備了燦爛的文化、優良的民族屬性。

之所以後人偶有「文成公主和親獲萬世榮光,而昭君出塞有失國體,令人羞愧難當」的念頭,首先聲明那是因循守舊又牽強附會的偏見,再究其產生的根源,或許也與如今「匈奴」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關,畢竟藏族同胞現在是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昭君若再生,看到南匈奴早已內附並融合進漢民族近兩千年的現狀,定當心生歡喜,這個結果沒有辜負她的一生。

文成和親是640年發生,當時的松贊干布青青年有為,統一青藏高原的很多地方小國。並打勝了吐玉渾,党項大國和部落。建設以拉薩布達拉宮為中心大吐蕃,要了很多國家的公主美女。

又派大相碌東贊帶著5干兩黃金和珍寶。向唐太宗,求宗室王爺的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美麗無比的公主文成成婚。

唐太宗雖然在638年在松州和吐蕃打了大勝仗。但為了國家長久安全。還是答應了文成公主外嫁松贊干布。並配送大量工匠人員,種子,財寶綢段。一起入藏。

顯示大唐的強大和富強繁榮。但文成公主 在西藏的地位,沒有尼伯爾的國王的女兒地位高,但她勤勞甘貧,為和平甘願犧牲,為干古傳頌 ,永世傳唱。

昭君出塞,在漢元帝時期,北方匈奴淮南王,攻漢大軍勢如破竹。漢朝驚荒失措,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匈奴指定要皇帝平都公主外嫁和蕃。平都公王以死威脅,不嫁情況下。漂亮美麗未得寵愛平民姑娘王嬙,自願以假換真,代替平都公主出塞外嫁。從政治上講,是大國漢朝失勢,失信,失措的無辦法的辦法。人家兵臨城下,搶了很多女子,搶了很多財產,還專門指定要平都公主。

大漢軟弱可見,危險可見。昭君出塞是在軟弱得無法情境之中的投機辦法。在昭君夫君死後 ,昭君請求不願再嫁老王兒子時,大漢都無力支持,只有按胡俗辦理。可見國家實力之弱。叫後人如何不羞。

國家實力強大才能不受欺負,弱國無外交,兵弱無大國。西漢在已經相當軟弱到了分崩離柝的邊緣。在後來就禪讓王家。王家也沒有辦法阻擋歷史車輪向更深淵滑去。只是當了劉家的替死鬼。被農民起義推翻擔了全責,成了歷史罪人。真正的罪過都是劉家幹得的。

當時漢元帝柔和無主,外戚當道,國家到崩潰邊緣。匈奴也內部混亂分裂成五虎爭霸,狼煙四起,郅至一一屠耆單于,侍強發兵長驅直奪取呼韓邪王廷,呼韓邪失敗痛失王廷。右賢王受逸冤死,唯伊犁當戶在劫難逃,呼揭王反叛成單于,右奧犍王也成車犁單于,烏籍都尉不甘下風立竿稱雄過癮成單于。五單于爭立並存。自相殘殺。遺害漢庭。只有呼韓邪單于,重歸王廷。但郅於單于打敗呼韓那單于,使邊境形勢更更複雜多變。

元代馬致遠《漢宮秋》,郭沫若《王昭君》,曹禺的《昭君出塞》。這些各個名家大手筆創造戲曲人物王昭君都是根據《漢書元帝紀》一句話其改元為競寧,賜單于待詔掖城庭王嬙為閼氏。的無限想像發揮的結果。更是《漢書,匈奴傳》元帝以後宮家子王嬙字昭君噶單于」的豐富想像創造結果。歷史真實,早就淹沒草原沙土之中。大家都在想像中,可以無限的創造屬於歷史王昭君今天如此,明天更豐滿。


謝邀!

歷史,本來是看只結果的一場重複了幾千年的戲。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後來人,回望曾經過望的種種,早就忘記了初衷。歷史人物也是如此,江山代有才人出。屬於某個人的光芒,終究會被淹沒。

論中國歷史上倆位最出名的和親大使——【王昭君】 【文成公主】,究竟誰是有失國體?誰獲萬世榮光?

評價歷史人物是一件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評價女性歷史人物更是重中之重,身為皇家子女,或者戴著皇家冠冕的女子更是有難度。

王昭君,大漢帝國時期的和親大使!

文成公主,唐帝國時期的和親大使!

二者,能夠名留青史有著共同而不同的原因。

既然是,和親大使,毋庸置疑,他們都是帶來或者某段時期帶來了和平的人物。對於這一點,我們都得首先豎起大拇哥點個贊!

狼多肉少,是什麼道理,諸君不是不明白。自古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中國,讓這些女子遠赴塞外邊關,與一群野蠻人生活一輩子。她們得克服多大的心理難關?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確如此,作為皇權高度統一的漢 唐,王朝的子民,她們很無力。且不論是否願意,他們沒得選擇。

可是,那個時候,打仗是讓女人走開的。古中國三從四德,自上而下,一套完整而且嚴密的制度讓女性可以選擇離開。

角度不同,看到的風景自然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誰都明白!

戰爭,老百姓的苦難!

統治者,厭惡這種生活模式。習慣了酒足飯飽,獵犬放鷹的愜意生活,國家的高層統治者不喜歡舞蹈弄棒!


曉木在自己小時候讀歷史,津津樂道她的偉大貢獻的時候,突然想到她們倆個弱女子肩負使命涉足蠻荒有多麼的驚恐? 將要面對怎樣的妻妾成群的野蠻生活?看著言語不通的君王夫君過一輩子是何等的忐忑?


漢帝國,在文景之治積攢下來的絕大部分兵馬糧草,在大漢帝國最具有攻擊力的漢武帝劉徹手中基本上是玩的差不多了。的卻打出了漢帝國的威名,也讓北方那些人安分了一段時間。匈奴卻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在盤算著下一次的復仇,而且已經舔好了傷口!面對匈奴的起兵作亂,為了使兩國不再發生戰爭,朝廷決定與匈奴和親。但是漢元帝當然不捨得讓自己的親人遠嫁。於是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嫁到匈奴去,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

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

王昭君為了自己的終身,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為了表示隆重,皇帝決定在遠嫁前舉行一個餞行儀式,誰知穿上嫁衣的昭君那麼美麗,皇帝看到不禁一驚。但是金口已開,後悔也來不及了。

昭君帶著滿腹的怨恨踏上了遠嫁的道路,哀怨的琵琶聲久久徘徊在塞外。




這個故事多麼的美好??

數百年以後,又有一位女子出現了!同樣的方式,同樣的留在了歷史書上!

文成公主和親,是唐朝打贏了、處於優勢時的和親。類似蒙古和親吐蕃,吐蕃和親小勃律,是處於優勢的一方嫁出公主。

唐朝和親吐蕃,是唐朝處於優勢時和親。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在吐蕃地位崇高,是吐蕃王后,不是妾。

這樣,問題就來了,我們作為後人,在回憶歷史的時候,就習慣的吧好的留下來了。那些不方便啟齒的醜話,扭曲了。

由於,漢帝國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有種迫不得已的主動的求和。昭君出塞,也就變得有點說不出口。更何況,蒙古人都說:男人都死絕了?讓女人來?

用扭動的舞姿來代替鐵血的戰爭,真心不知道那個才是真正的進步!

大唐帝國有著大一統帝國的海納百川的氣魄,他不屑於打仗,唐帝國那時候不害怕打仗,只是不喜歡讓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再延遲幾年。派個女子解決了這個尷尬的問題。也是給自己一個台階。曉木也曾想,倘若當時國內矛盾尖銳的話,那唐帝國說什麼也不會和親了。該咋地咋地吧!

可以,我們想一想,昭君出塞,本來就處於劣勢,王昭君用他的一生帶來了和平安定。二者的重要性,影響的意義和價值是有差距的。


謝謝邀請。歷史許多戰爭用和親的方式來平息,但是和親的女人的命運卻非常悲涼凄慘。為了製造和平她們不僅犧牲幸福,還負出了生命的代價。而且受盡屈辱,值得我們後世人敬仰。公元641年,唐太宗貞觀15年,唐太宗李世民將文成公主 ,下嫁吐 蕃(西藏)國王松贊干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與吐蕃和親共營和平的故事。

唐貞觀8年(公元634)吐蕃遣使唐朝,兩次提出向唐求婚,要求娶回一位唐朝公主,均遭李世民拒絕,松贊干布大為惱火,於唐貞觀12年(公元638)以從中作梗的理由,向唐的附屬國吐谷渾,党項,白蘭羌進攻並擊敗,直逼唐邊城松州(四川松潘縣)。揚言如不和親將攻打唐朝,隨後唐派牛進達率領先鋒部隊,襲擊吐 蕃兵營獲勝,無奈松贊干布帶兵撖回本土,隨後主將侯君集率領主力部隊趕到,吐蕃軍隊己由吐谷渾,党項,白蘭羌撤回本土,向唐謝罪,再次請婚,派薛祿東贊攜5000多兩黃金及奇異珍寶來長安求娶公主。唐太宗從遠房宗親擇女,封為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據西藏史書《世系明鑒》記載:贊布致唐書曰,若不許嫁公主,當親提兵五萬滅爾唐國,擄爾公主,掠城,殺汝。《新唐書》記載:吐谷渾不能亢,走青海陰,盡取其 觜畜 。攻党項,白蘭羌,破之。由此可見唐與吐蕃和親是被逼無奈的。但是促進了漢藏和平共處的局面,加深文化,經濟貿易交流,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四大美人之一的,昭君出塞說的就是的西漢和南匈奴王呼韓邪的 和親故事。公元前54年, 匈奴分裂為五個派別,南 匈奴單于呼韓邪被北匈單于郅支打敗。南遷到長城外光祿塞下,與西漢結好,約定漢和匈奴一家 ,不能相欺相攻,呼韓邪三次入長安,向漢元帝求婚迎娶公主。

公元前33 年,漢元帝同意和親,經過挑選決定,封宮女王昭君為公主,出塞和親,被呼韓邪單于封為 閼氏 (單于正妻)後生有二子,單于死,前 閼氏 子即位,欲娶王昭君為妻,昭君上書漢成帝求歸,勒令從胡俗,後遂為後單于 閼氏 。生有二女。此後單于死,又嫁後單于。可以說嫁了三代人,按照漢族風俗這是傷風敗俗的亂倫行為,然而 匈奴 風俗卻很正常。王昭君生不如死,只能委曲求全,忍辱負重。

這在當時也是一種政治手段,換取一時的平安,是軟弱的體現,而和親的女子不僅美麗年輕漂亮,而且知書達理,而和親對像一般都是糟老頭子,在異域卻受著風俗的折磨。


謝邀,說文成公主和親獲萬世榮光,而昭君出塞卻有失國體,叫人羞愧難當。這種說法個人認為不全對。不過前一句文成公主的說法是得當的。後一句就不對了。

昭君出塞的背景同樣也是在取得勝利之後,漢朝將領陳湯斬殺郅支單于後,留下千古名句「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故而又喜又驚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庭請求和親。漢元帝就把宮女王昭君賜婚與他。文成公主還是宗室,而王昭君卻只是一宮女。所以因為一個宮女來和親就說有失國體,估計很多人都不認同,畢竟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估計更多說是派這麼漂亮的一個美女去和親不得國體的更多)。

昭君出塞和親的目的和文成公主一樣,都是為了和平。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不知道戰爭的殘酷。民眾誰願意連年征戰,特別是邊境的民眾,當年王昭君的出塞為邊民換取的和平直到王莽才把其破壞了。和平了才會有發展的空間,用戰爭換來的和平必然不會太長久。而武帝後期為了幾十匹汗血寶馬,死傷數十萬軍隊等等,幾乎把他的所作所為把父輩祖宗們積累的財富給揮霍完了。這時候再不想辦法止戰,不說被外族所滅,自己的民眾就會起義了。所以王昭君為國為民都是做了巨大犧牲的。

還有一點,如果都是為屈尊換和平,這個在漢初的和親才是,但是卻沒有換來和平,匈奴還是照常襲擾著邊境。而這時候昭君出塞來和親又不一樣了,這次漢朝是以勝利者的姿態來和親,要求換取和平的變成了匈奴。當然這也符合當年朝廷的意願。所以說王昭君的出塞也是能體現一個大國風範的,也同時符合漢朝的利益。

和平的方式有很多種,和親也不一定就是有失尊嚴,得看其具體的情況。總之,個人認為王昭君的功績和文成公主是一樣的。不然我們也不會被稱為漢族了。只有一個國家的民眾對其認同到了一定的地步才會這樣。


小時候上歷史課,老師也對昭君出塞多有詬病,對文成公主大加讚賞,對於昭君出塞,確實沒什麼太多認識,不好說太多,但我想,大家詬病的不是王昭君本人,而是漢元帝,而且昭君和親的時期,正是漢朝國力相對鼎盛的時期,不再像之前需要東征西討的年代,匈奴國力受到外族侵擾,急需依附於大漢的時候,被人詬病其實也不是很準確,畢竟昭君的和親,是她自願的,何況她的和親換來的是漢匈多年的和平,用甄嬛傳里的一句話,用一個女人就可以平息的事情,何必用千軍萬馬呢?只不過漢元帝因自己被把握住這樣一位美人而懊惱。

至於文成公主,首先,歷史記載中,她的和親是吐蕃使團向大唐求親的結果,可事實真的如此么?唐朝初期,國力還沒那麼強盛,也不像影視劇里演的那樣,和親一直以來就是一種政治策略。

其次,按照今天社會來說,兩個人家世地位近乎相當,卻因為各種因素要你和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結婚,能幸福么?特別是相互根本就不了解,就好比今天的我們,拿張照片相親,然後遠嫁異域類似,而在古代就根本沒見過對方,何況對方老婆肯定不止一個。大家都知道松贊干布幾乎是在和文成公主和親後不久,就又贏取了尼泊爾的公主,從民族文化角度講,藏族文化和尼泊爾文化相互之間的影響更為明顯,語言更為相近,這點我在西藏工作深有體會,而布達拉宮名義上是吐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類似於今天結婚男方出的彩禮,但其實是松贊干布彰顯自己實力的象徵,而且他們的夫妻關係從一開始小昭寺和大昭寺供奉不同佛像也可以看得出來。

再次,雖然文成公主給藏區帶來了很多漢地的文化書籍等豐富的資料,畢竟文化有不同,在古代可沒現代這麼容易,何況一個是以農牧制體系的部落文明為基礎的部落首領,一個是自幼接受詩書教化的王族女人,文成公主一生沒有為松贊干布留下一男半女,只是致力於研究文化交融的事情,在小時候學歷史的時候,老師會說這是文成公主博大的胸懷,為了藏族群眾幸福生活而嘔心瀝血,可現在看來,難道不是一個女人的悲哀么?一輩子得不到丈夫的愛,在古代社會,交通不便,嫁出去的女兒不能隨便回娘家,何況是政治策略的犧牲品,何況是古代拉薩與長安之間的萬水千山?沒有什麼可供消遣,自己又看不懂藏語,可不就只能翻翻自己帶來的漢文化書籍,時間久了,就發現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然後用這些去改變一些東西,而尼泊爾的那位公主呢,一生與松贊干布有了自己的子女,而且不止一個,符合原始部落生育為基礎的原始思維,也側面反映了松贊干布與她之間的關係,至少是尺尊公主比文成公主更得寵。

之所以不同,就是一個從宮女變為草原部落的王后,王的女人,在很多人眼裡,那就是尊貴無比,榮華富貴,有啥不好?看看文成公主,從堂堂大唐公主,放棄繁華都市遠嫁異域,還改善了人家的文化生活,給我們留下那麼多美麗的故事和遺迹,吃苦耐勞,簡直就是新時代女性的楷模……但無論是王昭君、還是文成公主,他們都是古代兩國政治交往的犧牲品,只不過一個留下來的故事不多,一個則因為是實績而相對突出,歷史記住的是他們光鮮的一面,卻不知她們背後的心酸,一個雖貴為王后,遠離故土,雖榮耀一生,但也只是一個因政治犧牲的女人罷了,另一個雖地位尊崇,受到千百年來史書工筆,傳說故事流傳千古,為藏區文化帶來了諸多新鮮血液,可終究擺脫不了政治陰影,依然是一個悲哀的女人。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看法,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