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裝假肢的朋友來說,步態訓練是假肢裝配的核心過程之一,裝配人員對於假肢裝配技術的理解也充分反映在這一過程之中。制定並實施科學的步態訓練計劃能幫助假肢使用者更好的掌握假肢功能。

特性,重建下肢功能。我們首先來分享下小腿假肢步態訓練的一點心得。

1、小腿假肢進行步態訓練的基礎條件

小腿假肢組裝完成後,首要需要確定的是假肢高度,本人習慣的方式為,先不著急鋸管,而是用書本厚度調節至雙側高度一致,然後調節假肢假肢腳板和接受腔的對應關係。經站立訓練後,待患者能明確感知足部對應位置,既通常所說的足平放(足前掌、後跟、足內側、足外側均勻受力)後,即可最終確定假肢高度。當假肢高度調整到位,患者具備足部對應位置辨識能力時,就具備了小腿假肢進行步態訓練的基礎條件。

2、小腿假肢進行步態訓練的步驟

第一步、支撐期足底滾動訓練。這一過程主要是體會腳板特性,訓練過程由雙手扶槓—》單手扶槓(假肢對側)—》脫槓組成。患者以假肢為支撐腿,由健側蹬離地面,感受向前步行時跟著地—》足平放—》足尖蹬離前,向後退步時足尖著地—》足平放—》足跟離地前,這兩階段的足底滾動狀態。

第二步、假肢單足站立平衡訓練。主要目的是讓患者掌握假肢側單足站立的時候上身姿態的控制。

第三步、擺動期重心移動訓練。這一過程主要是訓練對假肢擺動期身體重心的合理移動,訓練過程由雙手扶槓—》單手扶槓(假肢對側)—》脫槓訓練組成。患者以健側肢體為支撐腿,由假肢蹬離地面,感受向前步行和向後退步等動作時,身體重心移動和腳板的對應位置,只有重心移動和假肢擺動頻率一致,纔是好的步態。

第四步、雙腿交替運行訓練。有前兩步的基礎後,進入雙腿交替運行訓練,這一過程主要是調整軀幹部位的步行協調性,訓練重點依然是重心移動是否合拍。

第五步、生活環境模擬訓練。此階段讓患者掌握例如樓梯、坡道等常見生活環境中假肢最佳步態實現效果。通常來說,經過以上五個步驟,小腿假肢使用者都能獲得理想的步態,希望每一位小腿假肢患者都能達到理想的步態效果。

3、小腿假肢進行步態訓練的要點

在進行小腿假肢步態訓練的時候,有一個要點大家一定要調整好,無論是進行站立訓練還是步行訓練的時候,假肢使用者都不要去看假肢,目光一定是要向前平視,如果不知道看哪裡好,就找視線遠處固定物體作為參照物,這是掌握如何控制上半身姿態最有效的方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