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6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說,全球可能將進入「溫室」狀態,即使達到全球氣候協議中的減排目標,全球平均氣溫仍將升高攝氏4到5度。

歐洲今夏正經歷一波熱浪,氣溫飆破攝氏40度,天乾物燥引發野火肆虐,希臘7月發生森林大火,造成91人死亡。

約200個國家於2015年達成共識,同意將氣溫升幅限制在「不超過」工業時代前攝氏2度以下,這個關卡據信是氣候變遷的臨界點。

然而,研究報告說,目前還不清楚全球氣候是否可以安全「停在」接近比工業時期前高出攝氏2度,或者氣候是否可能引發其他連鎖效應,就算全球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地球還是會進一步暖化。

目前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時期前高出攝氏1度,以每10年高出攝氏0.17度的速率增加。

斯德哥爾摩恢復力研究中心(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er)、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與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的科學家說,如果跨越了關鍵門檻,數個臨界點可能引發劇變。

這類連鎖效應包括永凍層融化、海底的甲烷水合物消失、陸地和海洋碳匯功能減弱、北極圈夏季海冰消失與南極洲海冰和極地冰蓋減少。

擔任斯德哥爾摩恢復力研究中心執行長的研究報告共同作者羅克斯特倫(Johan Rockstrom)說:「這些臨界元素可能會像一排骨牌。只要有一個骨牌倒下,就會將地球往另一個骨牌的方向推。」

他說:「我們可能很難或不可能阻擋整排骨牌倒下。如果『溫室地球』成為事實,地球上的地點將變得無法居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