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快看看我女兒,鼻炎看了一年了,症狀越來越嚴重……”上週,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志凌門診來了一對母女,一進入診室,孩子媽媽就着急地開始訴說病情。

原來,小患者莉莉(化名)從小就有慢性鼻炎,大約一年前鼻塞的情況加重,到今年更是嚴重到無法正常上學。鼻炎也看了一年多,吃了不少藥,但一直沒什麼改善。

經驗豐富的陳醫生馬上意識到,莉莉的症狀並不是鼻炎那麼簡單。

鼻炎久治不愈

原來是鼻息肉在搞鬼

莉莉今年9歲,上小學三年級,平時成績還不錯,但因爲鼻塞嚴重,時常呼吸不暢,跑幾步路就大口用嘴巴呼吸,體育課等戶外活動都不能參加,也因此錯過了不少團體活動。

一年來,媽媽帶着她看了不少醫生,吃了不少藥,但症狀卻越來越重了。最近,莉莉鼻子塞得難受,晚上翻來覆去睡不着,既而白天精神也不好,上課也很難集中精神。

陳志凌聽完後,建議小姑娘做一個鼻竇CT,這樣能更清楚觀察鼻腔內部的狀況。

莉莉(化名)的鼻竇CT 醫院供圖

拿到片子後,經驗豐富的陳志凌都嚇了一跳:雙側鼻腔都長滿了荔枝狀的膿性物質。“鼻息肉一般是鼻竇炎治療效果不好的情況下才慢慢形成,中老年人居多,在莉莉這樣年紀並不多見。”

進程短、發展速度,該不會是腫瘤吧?陳志凌心理一顫,於是,他直接在門診給莉莉做了穿刺活檢,好在檢查結果顯示良性,被確診爲鼻息肉。

詢問病史後,他發現莉莉的鼻竇炎跟她的過敏性體質很有關係。她對芒果、菠蘿、腰果、牛羊肉等一些食物都過敏,除此之外,對青黴素、頭孢這些藥物也過敏。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單純的鼻竇炎治療效果不好,而長期鼻竇發炎,刺激鼻腔產生膿性分泌物,使得鼻息肉越來越嚴重,加上她還有腺下體肥大病症,呼吸就更困難了。

昨天中午,陳志凌在鼻腔鏡下爲她切除了息肉,“挖”出來兩大坨“荔枝肉”。術後她鼻塞、呼吸不暢的情況將會大大緩解。

“但鼻息肉手術並非是一勞永逸,它非常容易復發,因此莉莉今後還要調整飲食習慣,並定時複查。”陳志凌說。

鼻竇炎可引起顱內感染

久治不愈建議做CT檢查

陳志凌介紹,一般引起鼻竇發炎的情況有兩種,一類是感染,另一類是變態性反應,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過敏反應。“此外,遺傳也是造成鼻竇炎的一大主要原因,鼻竇炎患者中有四成患者有家族史,父母有一方有病史。”

鼻竇炎反覆發作不僅會導致息肉,由於鼻竇的位置離我們的大腦、眼睛、牙齒等都很近,對這些器官也產生嚴重的影響,嚴重的會引起顱內感染、框窩蜂織炎等疾病。他建議,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習慣張嘴呼吸,或牙齒突出,或遇到長時間鼻塞並治療效果不好,就應及時就醫排查是不是鼻竇炎、鼻息肉了。

上週,陳志凌也接診了一位從內科轉診過來的患者。這位患者20多歲,有10多年的糖尿病史,一個月前,他感冒了,整天頭昏眼花的,吃了藥休息了幾天也不見好轉,甚至頭痛得想要撞牆。他來到醫院就診,拍了CT才發現原來問題出在鼻子上。“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感染上急性鼻竇炎,同時誘發顱內感染,才導致的劇烈頭疼。”陳志凌解釋。

陳志凌坦言,如今由於生活方式習慣、大氣污染、高蛋白飲食等原因,鼻炎患者越來越常見,檢出率高達10%,而春季鼻炎發作的患者增多,一般都跟花粉、塵蟎等過敏原增多有關係。

他建議,除了要養成每日洗鼻的習慣,鼻炎患者最好做一個過敏原檢測,可以通過皮膚點刺和靜脈抽血兩種方式,及時查出過敏原。如果像莉莉一樣有多種過敏原,可以考慮抗IgE治療。

如果鼻炎反覆發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那還是要做一個CT檢查,進一步明確病因,對症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通訊員 徐尤佳

編輯 肖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