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8 今天下午看了這部片子,感覺很多細節導演都是點到為止,留下空白給觀眾填補,因此希望知友們可以共同探討本片的細節,讓這部佳作得到更多的挖掘。


1.電影叫《狗十三》,所以電影裡面的狗是電影中最重要的道具。狗,在這部電影中承擔了很多導演的暗喻。真假愛因斯坦兩隻狗其實是影片中父親、全家人所代表的廣大中國家庭對孩子的經典式「愛的教育」這是電影中非常值得玩味和討論的點。除了真假愛因斯坦的兩次出現、兩次消失。愛因斯坦本身的命名其實也暗暗的表現著李玩作為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在青春期渴望被關注卻又孤獨的精神狀態。

2.電影中,高放身上的兩個女孩子名字的紋身。用紋身來讓對方和自己認定這份關係的做法在我看來是一種少年們之間故作深情的激進方式。這個小點其實暗喻了片子孩子們的「愛情」都是盲目的。就算李堂告訴高放,我愛你。其實李堂也不知道愛,到底是什麼。在我看來他們的愛情只是一種中國式孩子對於青春迷茫,急於追隨大流尋找情感認同共振的一種體現方式。

3.胸。導演很直觀的展示了兩次少女的胸。一次是李堂豐滿發育的胸,一次是李玩剛剛隆起的胸。少女們對於自己身體的探索和滿足其實也是一種對於「自我」的探索。因為她們開始意識到,胸,是女性成熟、美的表現。她們渴望成熟、卻不知成熟不是可以穿漂亮的胸罩就是長大了。她們面臨的成熟其實遠比想像的還要困難。


一個13歲的小女孩,從小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親因為覺得對她的虧欠,給她買了一隻小狗,她取名叫愛因斯坦。有一天爺爺去買菜的時候把狗給弄丟了,於是小女孩開始瘋狂地到處找狗。。。

我記得在我十三歲的時候,對成人的世界完全是搞不懂的,也沒有興趣去搞懂。也沒有發生過一些什麼事,讓我突然迅速成長,一夜之間瞭然父母長輩們的那個世界的一切一切。當然,也許離異家庭的孩子早熟,也許女孩比男孩早熟,也許這個是電影,是藝術化的人生,在電影中的女孩通過找狗而發生的一系列事,逐漸了解了成人世界的虛偽,也明白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卑微的地位,然後學會接受,妥協,最後得到成長。

成人的世界,只講利弊無論對錯;人一生下來命運就不一樣,沒有所謂的公平;為了大局,所有人都可以去共同營造一個謊言,掩埋真相,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或者說既定道理,都是我們在生活里慢慢了解的,當你諳熟的時候,人也差不多半截入土了,但是這樣反而不會讓人有一種陣痛感,當你逐漸參透的時候,也是一個慢慢接受的過程,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所謂人慢慢變成自己當年討厭的樣子,我覺得這句話也有點矯情,最起碼我不討厭自己現在這種有時候比較世俗的樣子,因為這是社會屬性和人自身社會需求共同造就的,生活需要我們這樣,我們就變成這樣,在邏輯上可以自洽,人其實不會太過不了自己這關。但是對於一個13歲的小女孩來說,要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悟到這些,就顯得很殘忍,也許這就是所謂殘酷青春,成長的代價吧。

其實我還是很理解劇中的小女孩當時的心境,父親再婚,有了自己新的家和弟弟,自己和爺爺奶奶過,因為年齡巨大的差距也說不上話。一隻小狗,其實是她自己的鏡像,一樣的孤獨和卑微,在成人的世界裡都是弱者,所以有相依為命的感覺。狗走失了,就表示走失了自己的生命的一半,找狗,也是在找自己。後來在父親地家暴之下,她屈服了,我覺得這也很真實,很少有弱小的個體在強權的壓迫之下還勇敢抗爭和堅守,在那一刻,似乎維護真理已經是不重要的事了。。。

看完這電影的時候我再想,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麼一個類似小女孩的成長過程,也許不是那麼戲劇化的爆髮式,是潛移默化地,自我保護式的,趨利避害地去適應家庭適應社會,開始堅守,後來學會放棄學會妥協,學會討好強勢,學會守一些以前自己看不上的規矩,然後變成自己現在這福所謂成熟高情商煉達有餘的模樣。而這電影這是把這個過程濃縮了拿給我們看,回憶起當年的某些片段,似乎有一些刺痛。


剛看完,看了大家的解讀,有一部分好像沒人提到。

李玩的爸爸在車上先是哼唱了一段沒有歌詞的歌,最後在李玩的逼問下唱出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李玩和爸爸笑著說歌詞不無聊。

從前面的真假愛因斯坦到飯局上的李玩喝酒吃狗肉,無一不透著一股WG的壓抑感。

另外,這部片子和其他的所謂青春片比起來,真的是在講述青春。那個年紀,真的如此,更甚之。


李玩跟爺爺說糖尿病不能吃南瓜,後又說是美國南瓜和中國南瓜不一樣的那個情節

糖尿病不能吃南瓜應該是李玩編的,目的是為了跟爺爺搭話。那時候李玩跟大人剛剛鬧了一場,近似處於冷戰階段,需要有個人來打破僵局。李玩的「關心爺爺」的話其實是一種把自己的委屈壓下強迫自己討大人們開心的話,而爺爺順著話頭講崇洋媚外其實也代表「既往不咎」。大人們和李玩就這樣「和好」。但李玩內心的委屈只能壓著,因為要討大人開心。

那時候看到這個情節控制不住自己直接趴桌上哭了起來。


樓上所謂的鳥叫

其實是精神病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