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迪米特里與沙皇瓦西里四世的上位——正說波蘭史(二十一)

來自專欄歷史⑨課110 人贊了文章

本篇8000字,直接點贊需1秒;一目十行約1分鐘;正常閱讀需15分鐘,仔細閱讀並認真思考需20分鐘。

偽迪米特里一世的統治與死亡

和許多初次即位者一樣,偽迪米特里一世需要提升自己作為沙皇的合法性。他在克里姆林宮內撫著「父親」伊凡四世的棺槨嚎啕大哭,又通過真正迪米特里母親瑪利亞的「證明」讓更多人對他編造的事迹深信不疑。偽迪米特里一世寬容的赦免了戈東諾夫時代被流放的舒伊斯基、羅曼諾夫和戈利岑家族,他們得以重新返回莫斯科。莫斯科東正教牧首喬布認出了他,並站出來揭發偽迪米特里的故事,但隨即他就遭到了流放。承認偽迪米特里的費奧多·羅曼諾夫被任命為羅斯托夫大主教。

匪夷所思的是,這個23歲且毫無任何政治經驗的年輕人顯露出了驚人的天賦和意願。偽迪米特里一世的演技是如此高超,任何人都沒有在他臉上看到欺騙者特有的心虛之情,他的表情泰然自若,並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真的是伊凡四世的合法子嗣,俄國的正統沙皇。他改變了歷代沙皇流傳下來的許多習慣,比如他不午睡,也不常沐浴和禱告。和任何人說話時都較為隨和,對待民眾親切,他還許諾不會施行嚴刑峻法,而是採取寬鬆仁慈的統治。

他很快頒布了一系列針對政治和經濟的改革政策。他恢復了尤里節,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對農奴的束縛和壓迫,還經常去杜馬議會,針對治國方案提供自己的見解。他曾經客氣的提醒自己的顧問學識淺薄,應該去國外接受高等教育。在他短暫的執政生涯中,他致力於讓俄國人去西方留學,俄國最早的西化學者就出自此時。外交方面,偽迪米特里一世致力於與波立聯邦結盟,提升與羅馬教廷的關係,還策划了針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計劃。但同時偽迪米特里執政經驗不足的現象也出現了,他大量的賞賜金錢給支持他的俄國軍人、波蘭人和哥薩克,在位僅半年就散發了超過750萬盧布。

然而,偽迪米特里一世的政治生涯和他本人的生命也即將結束了,他的掘墓人就是俄國大貴族瓦西里·舒伊斯基。

瑪琳娜·姆尼什克,瘋狂追逐權利財富的女人,下場凄慘

導致偽迪米特里一世垮台的,有兩個間接事件和一個核心原因。

第一個事件就在偽迪米特里一世剛剛登基後,舒伊斯基暗中散布冒牌貨沙皇的流言,後來他被逮捕並被判處死刑。然而弔詭的是,偽迪米特里寬恕了他和他的同黨,讓他們免於牢獄之災而且還恢復了貴族身份。其實偽迪米特里一世的處置從某程度上講是比較高明的,他的寬容讓人們更加確信他血統的真實性,因為按照常理,一個冒牌貨是不會冒這麼大險放虎歸山的。釋放舒伊斯基的寬宏大量之舉令他鞏固了地位,同時也為他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第二個事件就是1606年5月8日,偽迪米特里一世與瑪琳娜·姆尼什克的聯姻。上篇講過,瑪琳娜是支持偽迪米特里的波蘭大貴族之女。然而根據俄國傳統,沙皇與其他信仰的女人結婚時,她必須皈依東正教,然而婚後瑪琳娜依然信仰天主教,這一特立獨行的行為激怒了俄國東正教廷與不少貴族。婚後偽迪米特里還給岳父送去了巨額財產,他的揮霍無度導致國庫空虛,而他的應對方法就是向教會徵收更多稅賦。如果教會勉強容忍他的斂財行為,那麼當沙皇為感謝天主教會的支持而宣布東正教與天主教享有平等地位之時,他就徹底失去了俄國宗教勢力的支持。況且瑪琳娜還帶來了4,000名隨行的波蘭人,他們倚仗偽迪米特里一世的親波蘭政策,在莫斯科囂張跋扈,與當地人發生了不少衝突。

蟄伏許久的瓦西里·舒伊斯基眼看時機逐漸成熟,開始了他扳倒偽迪米特里一世的計劃。

其實還是老一套,無非就是傳播更多的流言,但舒伊斯基此時已經比第一次要高明一些了,因為他傳播的流言並不都是誇張的,是真假摻半的。我以前多次提到過,最高明的謊言就是真假摻半,比完全虛假的言論更容易讓人相信。舒伊斯基指責偽迪米特里一世傳播羅馬天主教與路德宗,甚至說他是個基佬。這些言論引起了巨大的反省,因為偽迪米特里本人確實信仰天主教,也確實不怎麼遵守東正教的規矩,但至於他是否傳播天主教,是否是個基佬,這些八成是捏造的,但當時的人們照單全收的相信了。

局勢開始緊張,不滿偽迪米特里的人越來越多,但舒伊斯基還需要尋找一個突破口,畢竟僅憑這些他並不能直接弒君。很快,他找到了突破口——外國人。

這些波蘭與立陶宛人主要是跟隨瑪琳娜而來的隨行人員,有的是軍人,有的是匠人,還有僕人等。他們依仗王后的地位,在莫斯科囂張跋扈,與不少當地人爆發過口水架和肢體衝突。而偽迪米特里則允許這些波蘭人去東正教堂祈禱,這在俄國人看來就是對東正教的侮辱。外國人的生活習慣與莫斯科居民無法相融,而且因為前者往往擁有後者沒有的特權,所以更加招致怨恨。舒伊斯基的手下以此做文章,大量散布一個恐怖的傳言:「沙皇即將命令波蘭人封鎖城門屠殺莫斯科民眾。」莫斯科幾乎民怨沸騰,動手的時機到了!

《偽迪米特里的最後一分鐘》

1606年5月17日早晨,偽迪米特里撫摸了一把熟睡中新婚妻子的身體,然後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下來,打開窗戶愜意的呼吸新鮮空氣。忽然,他好像聽到了什麼聲音,年輕的沙皇皺著眉頭仔細聆聽,只聽見似乎是一陣陣嘈雜的喧鬧聲從克里姆林宮的大門處傳來,偽迪米特里瞪大了眼睛觀察,好像是一群平民與皇家衛隊發生了衝突。

就在他疑惑之際,卧室的房門被重重推開,他頗為信任的顧問不顧禮儀,紅著臉,上氣不接下氣的叫道:「陛下,突然出現一群平民衝擊克里姆林宮的門口,我儘可能的派遣衛隊前去阻擋,但他們人越來越多......」他頓了頓,「還有更糟的消息,舒伊斯基公爵和戈利岑公爵還有許多貴族率領數目不明的大量軍隊已經進入莫斯科!此事毫無預兆,他們肯定是計劃好的,而且.....而且......」

「而且什麼?」

「而且,舒伊斯基他們公開宣稱陛下您要命令波蘭人將莫斯科屠城,他們聲稱是來率軍勤王,保護您的安全。」

「我真後悔那天饒了他......命令射擊軍立刻集結,保護我的安全!」

「陛下,我早就試過,射擊軍也參與叛變了!現在我們唯一能依靠的只有那些波蘭人和宮廷侍衛,但他們堅持不了多久。」

偽迪米特里一世明亮的眼睛徹底暗淡了下去,他是個聰明人,知道一切都結束了。

「陛下,他們即將要攻上來了,您從這個窗口逃走吧!但我沒帶繩子,您只能跳下去......」

全俄最尊貴的沙皇陛下如斷線的風箏般自由落體,然後......摔斷了一條腿。沙皇掙扎著向前爬行,直到一位不知名的射擊軍士兵出現在他的眼前,我們不知道偽迪米特里一世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說了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位士兵親手殺死了偽迪米特里。隨後,舒伊斯基將偽迪米特里的屍體遊街示眾,被焚燒殆盡(俄國傳統中,人死後被焚燒是要下地獄的)後,他的骨灰被裝在大炮里,朝著波蘭的方向打了出去。偽迪米特里一世死後,在舒伊斯基的命令下,莫斯科展開了血腥大清洗,所有波蘭人被殺,甚至還有許多俄國人被牽連致死。

真正迪米特里的母親瑪利亞揭穿了騙子的身份

  • (在叛變發生前,舒伊斯基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讓真正迪米特里的生母瑪利亞出面,說服射擊軍相信偽迪米特里一世是個騙子。)
  • (還有一種說法是偽迪米特里摔斷腿後沒有馬上被殺,他逃進了一個澡堂里,想趁亂逃走,但被指認了出來,然後遭到公開處刑。)

在進入下一節之前,我需要為這段歷史做個小小的總結,我相信許多人會有點搞不明白,為什麼舒伊斯基一開始承認了偽迪米特里的身份,後來又反悔發起叛亂將其殺死?他是怎麼從偽迪米特里的支持者變成反對者的?這也是我要講的,偽迪米特里一世垮台的核心原因,實際上舒伊斯基本人已經替我回答了:

「導致偽迪米特里垮台的主要原因是另一個,大貴族們制定反對僭王的陰謀詭計的頭目,瓦西里·舒伊斯基公爵說出了這個原因。起義前夕在陰謀者出席的會議上,他公開聲稱自己之所以承認偽迪米特里為沙皇,主要是為了擺脫戈東諾夫。大貴族需要一個僭王是為了先推翻戈東諾夫,然後再幹掉僭王,以便為他們之中的某個人登上沙皇大位開闢道路。

——《俄國史教程 卷三》

各位讀者朋友們,這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偽迪米特里從一開始就成了舒伊斯基的棋子,他原本只是一個無名之輩,但在一個亂世得以發揮自己的價值。他的崛起本身就是天大幸運,如果戈東諾夫沒有突然去世,他必然會被徹底鎮壓。退一步講,就算沒有波蘭人扶持的偽迪米特里,也可能會有瑞典人扶持的偽迪米特里, 奧斯曼人扶持的迪米特里。偽迪米特里只是在波蘭的爐子里烤熟,而發酵則是在莫斯科。

當然了,如果偽迪米特里安生一點,認清自己的傀儡實質,或許他還可以活久一點。但他太活躍,已經明顯失去了控制。因此,在沒有利用價值之後,棋子就不配繼續呆在下棋者的手裡了,被毫不猶豫的丟棄就是所有棋子的宿命。當然,對於人來說,這就等於死亡。那麼,瓦西里·舒伊斯基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無外乎更多的權力,財富和地位,直白點說,舒伊斯基覬覦沙皇之位,早想取戈東諾夫而代之。他利用偽迪米特里搞垮前者後,接著就是幹掉偽迪米特里,然後自己登基為沙皇。然而追根溯源,這一切亂象的源頭甚至可以追溯到伊凡四世時期。

「......因特轄制而在經濟上削弱、道德上受辱的莫斯科波雅爾貴族展開了混亂的奪權鬥爭,竭力不惜任何代價要把自己的傀儡推上皇位......隨後舒伊斯基自己成功變成了「波雅爾沙皇」,不過相比而言,波雅爾沙皇在社會各階層眼中更加缺乏即位合法性,他的繼位引起了更多階層加入動亂。」

—《俄國大動亂年代下的政治機遇與選擇》

然而歷史是公正的,弄權者終究會迎接權力的反噬,只是有些人挺了過去,名留青史,有些人抵抗失敗,身敗名裂後被捲入進歷史漩渦中。毫無疑問,舒伊斯基屬於後者。

瓦西里四世的統治與叛亂戰爭

偽迪米特里一世死後僅兩天,舒伊斯基就迫不及待的通過他的同黨與一些民眾登上了沙皇之位,稱瓦西里四世(Vasili IV of Russia)。他的首要工作還是要穩固地位,在剛剛登基後,新沙皇就允諾未經杜馬錶決,他不會處決任何人;罪犯的家人不會受到連坐;不承認任何未經詳細調查的指控;誣告者將會受到懲罰。很明顯,他出身於波雅爾,這些法令也就自然對波雅爾階層施加了保護,讓他們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權益。

當然,瓦西里四世的統治也是註定不穩固的,就不提其他地方,僅僅就在莫斯科他也沒有獲得所有人的認可。瓦西里四世試圖通過竭力打擊偽迪米特里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他不僅將後者的屍體挫骨揚灰,還對外聲稱偽迪米特里曾使用巫術和暴力恐嚇他人。瓦西里四世甚至派人將真正迪米特里的遺骸運回莫斯科,然後將其封為聖徒......

然而,從整個俄國的局勢來看,瓦西里四世的上位不僅沒有讓國家趨向安定,反而進一步墮入了混亂的深淵。鮑里斯·戈東諾夫雖然心狠手辣,但也是有相當治國才能的,只是很倒霉碰到了可怕的天災。偽迪米特里一世雖然是個騙子,但他短暫的統治時間裡,也在竭力讓俄國趨於穩定,如果忽略他揮霍無度的話。但當瓦西里四世上位後,局勢陡然惡化,按照後世學者的結論,此時俄國的動亂從波雅爾上層階級正式延伸到廣大平民階層。

又是一句乾巴巴的歷史術語,其實很好理解:在戈東諾夫時期,俄國受到可怕的自然災害,雖然許多人受災,盜賊四起,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還可以控制局勢。偽迪米特里時期,自然災害有所減輕,雖然他本人及其帶來的外國人在莫斯科並不討喜,但俄國的其他地區的政府和人民也還是相信這位「伊凡四世之子」的,政府還是可以勉強控制局勢。但當瓦西里四世即位後,政府公信力和權威一落千丈。沙皇之位變更的如此之快,莫斯科的局勢如此混亂,俄國其他地方的政府失去了對民眾的控制,陰謀、內戰、謀殺、天災、兵禍和匪患徹底摧毀了政府的控制力。

至於瓦西里四世本人的作為,他顯然完全沒有能力哪怕僅僅是維持當前的局面,俄國的局勢每況愈下。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瓦西里四世的統治,那就是——戰爭,規模更大,更頻繁,更殘酷的戰爭。

「混亂是一把梯子,讓你攫取更高的權力,也可以讓你粉身碎骨」

瓦西里四世統治伊始,叛亂此起彼伏。首先是北方,沙皇的反對者格列高里·沙霍夫斯科伊公爵(Gregory Shahovskoy)及其同黨率軍發起叛亂,戰火燃遍伏爾加流域的所有城市,東南部的阿斯特拉罕地區的伊萬·赫沃羅斯濟寧(Ivan Khvorostinin)公爵也發起叛亂,就連北部芬蘭地區的莫爾多瓦部落(Mordva)也開始反亂。

南方,俄國著名的農民起義發生在1606年10月份 ,伊凡·波洛特尼科夫(Ivan Bolotnikov)舉起大旗,號召窮苦的農民和百姓加入他的軍隊,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目標是推翻瓦西里四世的統治。他們一路凱歌高奏攻到莫斯科城下,幸虧沙皇的侄子米哈伊爾·斯科平·舒伊斯基(Mikhail Skopin-Shuisky)率軍趕到,與農民軍激戰一場終於將其擊退,後於次年徹底平息農民起義與沙霍夫斯科伊的叛亂,但在1607年8月,第二個偽迪米特里出現了......

偽迪米特里二世

自瓦西里四世登基後,有關偽迪米特里一世死裡逃生的傳言便甚囂塵上,只要打著他的旗號,很快就能集結一批支持者的軍隊,其中一支軍隊的勢力是最強的,也就是第二個偽迪米特里所在之地。關於騙子二號最早的的記載是1607年7月20日,他在邊境城市斯塔爾杜布(Starodub)中蹲了一段時間監獄。他和偽迪米特里一世相比,唯一的共同點是都受過高等教育,也會說俄語和波蘭語,也比較懂貴族禮儀。但他和前者不同的是,他長得完全不像偽迪米特里一世,更不像真正的迪米特里,他也沒有前任那樣入戲和演技高超,他和他的追隨者都知道自己是個冒牌貨。

然而,這些並不妨礙他迅速集結起一支效忠於自己的軍隊,之前叛亂的失敗者和各種割據武裝勢力、哥薩克、波蘭和立陶宛人紛紛加入他的麾下。然後更荒誕滑稽的事發生了,還記得偽迪米特里一世的老婆瑪琳娜嗎?她不僅活著,還找到了偽迪米特里二號,然後演出了一起「團聚」的戲碼,瑪琳娜厚顏無恥的承認他就是自己「死裡逃生」的丈夫。上期介紹過的幾位波蘭大貴族也以此為由頭,向他提供了不少資金和7,500士兵。

偽迪米特里二世,亂世中的又一個投機者

  • (瑪琳娜的無恥程度令人汗顏,後來還和偽迪米特里二世生了個孩子。然而更絕的是,真正迪米特里的生母,伊凡四世之寡妻瑪利亞得知他勢大,也宣布承認他是自己的兒子......亂世中,人性的墮落是最可怕的。)

偽迪米特里二號的軍隊攻佔了一些城鎮,於1608年初向莫斯科挺近。他在距莫斯科不遠的圖什諾村(Tushino)改建為武裝營地,他吸引了更多人參加軍隊,軍隊達數萬人(一說十萬)。他與前來抵抗的米哈伊爾·斯科平·舒伊斯基大戰一場,並且將其擊敗,此時他的威望達到頂峰。

「偽迪米特里二世在圖什諾建立起自己的宮廷、杜馬和行政機構。總之,莫斯科有什麼,他也有什麼。他也徵收賦稅、分封土地、授予官銜和賞罰決斷,俄羅斯南部地區及北方的很多城市都認可他的權威,彼此相近的莫斯科與圖什諾之間暗中往來不斷。很多俄國人在兩個朝廷之間搖擺不定,有些人乾脆同時效忠兩位沙皇。」 . ——《梁贊諾夫斯基俄羅斯史》

然而偽迪米特里二世的好運即將走到盡頭,他派遣15,000大軍圍攻俄國北方門戶「聖三位一體」聖謝爾蓋耶夫修道院,長達16個月的圍攻也沒能拿下這個2,400人駐守的要塞。同時,他糟糕的統治也令其丟失了俄國其他地區對他的效忠。

1609年2月,米哈伊爾·斯科平·舒伊斯基堪稱是當時俄國的大救星和傑出將領,他奉瓦西里四世的命令前去就讓他的侄子米哈伊爾·斯科平·舒伊斯基與瑞典王國談判,通過割讓一部分卡累利阿土地的代價換區瑞典與俄國結為反波立聯邦同盟,同時他還得到了瑞典人支援的6,000精銳士兵。舒伊斯基率軍橫掃各處叛軍,很快就擊敗了圍攻要塞的偽迪米特里二世的軍隊。當得知前線兵敗如山倒,還有波立聯邦國王西吉斯蒙德三世抵達斯摩棱斯克後,偽迪米特里二世的擁護者很快就將其拋棄,前者只能偽裝成農民逃往南部邊界。

《聖·三一修道院的圍攻》

關於偽迪米特里二世、瑪琳娜和瑪利亞三個投機者的結局我再講一下,瑪利亞到底是伊凡四世的寡妻,而且身份是修女,雖然做的事很噁心,但也不會有人加害於她,她於1608年病死。偽迪米特里二世逃亡到邊界後,在哥薩克人的幫助下又重新佔據了一塊地盤,然而1610年12月11日他被一位哥薩克人殺死。波蘭名將斯坦尼斯瓦夫·茹凱夫斯基(Stanis?aw?o?kiewski)的回憶錄中記載了這位投機者的最後時光:

「偽迪米特里一世和二世只有兩點是一樣的,他們都是人類和篡位者......那天晚餐後,他喝醉了,他與其他哥薩克男人邊駕駛雪橇邊喝酒(酒駕扣12分),彼得·烏魯索夫和其他人在他身邊護送他。然而當篡位者酒至正酣時,烏魯索夫從槍套沖取出一把早已準備好的手槍,他靠近目標然後果斷的扣下扳機,然後拔出軍刀砍下了他的腦袋和手。不可一世的投機者的身軀倒在皎潔月光照亮的雪地中,和這片土地其他千千萬萬的人一樣默默無聞的死去。

《逃亡中的瑪琳娜與伊萬》

瑪琳娜的死則令人唏噓,她於1611年生下了偽迪米特里二世的兒子,她帶著襁褓中的孩子逃到邊境,遇到了一位割據一方哥薩克部落的領導者,兩人於四月結婚。但部族中的長老厭惡瑪琳娜母子,於是她的丈夫遭到罷黜,她也被迫帶著孩子逃到阿斯特拉罕城(Astrakhan)。

阿斯特拉罕城的居民起初想要保護這對落難母子,但到1613年,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當選沙皇,次年全城開始搜捕她們,瑪琳娜只能再次攜子出逃。1614年5月,母子倆被哥薩克人俘獲並被交給當地政府。瑪琳娜被關在科洛姆那的塔樓,她的孩子和丈夫被押送至莫斯科,7月,瑪琳娜的丈夫被處斬,三歲的兒子被叛公開絞死。據說,男孩的身體太輕,繩索無法勒斷他的脖子,於是劊子手就用繩子纏繞其脖頸,讓他窒息而死(太殘酷了)......

在丈夫兒子死後5個月,26歲的瑪琳娜於1614年12月24日聖誕節前夕死在監獄裡,人們在她的脖子上發現繩索的勒痕。
  • (是的你沒看錯,還有第三個偽迪米特里!他首次出現於1611年的納爾瓦河附近,他宣稱自己是伊凡四世的小兒子迪米特里·伊萬諾維奇。他得到了哥薩克人的幫助,並試圖在普斯科夫市招搖撞騙,1612年5月18日,他被迫逃離普斯科夫,隨即被抓並押送到莫斯科秘密處決。)

西吉斯蒙德三世正式對俄宣戰

導致偽迪米特里二世垮台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俄國名將米哈伊爾·斯科平·舒伊斯基的凌厲打擊,另一個就是波立聯邦國王西吉斯蒙德三世兵圍斯摩棱斯克。儘管之前聯邦的貴族曾幫助偽迪米特里們掀起戰爭,但波蘭-立陶宛聯邦王國並沒有從官方角度對俄國宣戰,因此嚴格來講,1609年之前聯邦與俄國並沒有爆發真正意義上的戰爭。而促使聯邦瑟姆議會通過在1609年正式對俄國開戰的提案,有至少四大原因。

首先,1609年2月28日發生了一件改變東歐勢力格局的事件,即俄國沙皇瓦西里四世與瑞典國王查理九世簽署了旨在針對聯邦的軍事聯盟。原本聯邦、瑞典和俄國是三個較為獨立的力量,然而一旦兩方結盟,剩下一方的處境必定是不利的,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站在聯邦的角度,此時俄國還處於內亂中,一旦俄國渡過了混亂時期,到那時兩國夾擊聯邦就很不妙了,所以與其等俄國自我恢復,不如先下手為強。正所謂趁你虛要你命,一旦俄國被擊垮,她與瑞典的聯盟就不構成致命威脅了,這是戰略外交方面。

其次,這是西吉斯蒙德三世轉移內部矛盾的方式,澤布多瓦斯基叛亂意味著他的王位其實並不穩固,依然有不少施拉赫塔與大貴族不滿西吉斯蒙德三世的統治。古往今來,統治者面對這種情況,無非是安撫或鎮壓,既然礙於國情無法鎮壓,那就只能安撫了。而對這些貴族來說,最佳的安撫方式就是擴大他們的封地,獲取更多利益後,貴族對國王的不滿就自然下降了。而國內封地已經飽和,那就只能通過軍事擴張的方式來獲得土地,隔壁陷於內亂的俄國就是最佳目標。東歐廣袤的平原成了聯邦國內一些貪婪貴族眼中的肥肉,他們早就想侵佔,只是礙於沒有合適的理由,而全面戰爭就是個掠奪土地的絕佳理由。

熟悉世界史的讀者都知道,此時西班牙和英國以及在美洲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關於富饒的東方,神秘的印度的傳說一直在吸引歐洲探險家的腳步。波立聯邦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無法通過佔領美洲、亞洲殖民地的方式獲取財富,就是在這個環境下,關於東方俄羅斯的種種傳說不脛而走。

在全球地理大發現如火如荼進展之時,西里西亞貴族、牧師兼政治家帕維爾·帕爾綽夫斯基(Pawe?Palczowski)就出版過《莫斯科之頌歌》(The Muscovite Carol)等書籍,將俄國與神秘富饒的印度相比較,小溪里流淌牛奶和蜜,街上的地磚和房屋是黃金製作的等等......這些關於「美麗新世界」的書籍確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時的波蘭人,去東方的俄國探險尋寶的殖民浪潮開始興起。

最後一個,也是促使西吉斯蒙德三世本人下定決心對俄開戰的原因來自俄國內部。偽迪米特里二世初露敗相之際,就有一些俄國貴族主動向西吉斯蒙德三世拋去了橄欖枝,他們承諾將會擁戴前者的兒子瓦迪斯瓦夫登上沙皇之位,條件就是波立聯邦大規模武裝干涉俄國內戰。西吉斯蒙德三世原本是不願投入大量聯邦軍隊和財力干涉俄國內戰的,他不想承擔不必要的風險,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發起戰爭還真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特別是他自己還有一個政治目標,在上期我提到過:

但早在1600年,波立聯邦和沙俄還是有和平甚至是結盟可能的。彼時西吉斯蒙德三世已經失去瑞典王冠,出於戰略考慮,他曾試圖與俄國修好關係,共同拉入「反瑞聯盟」。實際上,西吉斯蒙德三世開出的價碼不低,他建議自己死後,聯邦國王的選舉將會徵求莫斯科(俄國)國軍的意見,假如自己無子嗣,莫斯科國君有權參與選舉聯邦國王。反之,如莫斯科君主無子,聯邦國王也有機會成為俄國沙皇。可惜鮑里斯·戈東諾夫和俄國波雅爾拒絕了這個建議,從那之後西吉斯蒙德三世就將削弱俄國定為戰略計划了。」

鴻圖霸業,黃粱一夢(截自布哈林老師的視頻)

西吉斯蒙德三世的政治目標之一就是讓波蘭和俄國結成與立陶宛那樣的親密聯盟,共同對付北部(瑞典)和南部(奧斯曼)的對手。

是的,波俄聯盟。

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充分了解西吉斯蒙德三世的這一目的,才能解釋他之後舉動的行為邏輯。你可能會比較疑惑,既然要結盟,為何還要去進攻俄國?原因很簡單,他也不是沒試過和平手段,1600年的嘗試就以失敗告終。而現在俄國已經與瑞典結盟,再想通過正常外交途徑嘗試結盟已經不可能,因此辦法只剩一個,那就是派出軍隊直接攻下莫斯科,讓自己成為俄國沙皇。想像一下,一個東至烏拉爾山,西至普魯士的波俄聯邦國是什麼光景。西吉斯蒙德三世試圖複製15世紀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隆與安茹·雅德維嘉的共主邦聯,這個願景無意是令人驚嘆的,假如他真的成功了,人類歷史可能會因此改寫。他能否得償所願?這段歷史的結局是什麼?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請聽下回分解。

本文參考書目資料:

  1. 《波蘭史》;
  2. 《波蘭通史》;
  3. 《波蘭簡史》;
  4. 《波蘭政治體制轉軌研究》;
  5. 《論波蘭傳統文化的特徵》;
  6. 《俄國史》;
  7. 《俄國學者關於俄國農民農奴化史的爭論》;
  8. 《俄羅斯史》;
  9. 《俄羅斯帝國》;
  10. 《俄國史教程》;
  11. 《俄國大動亂年代的政治機遇與選擇》;
  12. 《俄國軍事史略》;
  13. 維基詞條—西吉斯蒙德三世、大動亂年代,偽迪米特里等;

前期鏈接:

張益達:聊聊我們比較陌生的中歐國家——波蘭(一)張益達:波蘭的統一之路、拔都西征與普熱梅斯爾王朝的統治——正說波蘭史(二)(補文)張益達:波蘭立陶宛珠聯璧合 條頓騎士團百年悲歌——正說波蘭史(三)張益達:波蘭立陶宛珠聯璧合 條頓騎士團百年悲歌——正說波蘭史(四)張益達:波蘭國王血灑瓦爾納 ,十三年戰爭普魯士稱臣——波蘭史話(五)張益達:十三年戰爭對決條頓 ,涅沙瓦法令鬥智斗勇——正說波蘭史(六)張益達:波莫瑞重回祖國,條頓騎士團俯首稱臣——正說波蘭史(七)(上半部分)波美拉尼亞重回祖國,條頓騎士團俯首稱臣——正說波蘭史(七)(下半部分)波蘭兩院議會嶄露頭角,基輔羅斯風起雲湧——正說波蘭史(八)張益達:涅瓦河,楚德湖,強敵折戟;莫斯科 漸崛起 驅逐韃虜, ——正說波蘭史(九)伊凡 I 修築俄國基石 頓河王吹響反攻號角 —— 正說波蘭史(十)張益達:伊凡三世的統一之路,諾夫哥羅德的毀滅和前三次莫-立戰爭——正說波蘭史(十一)張益達:瑟姆議會,施拉赤塔和第四、五次莫-立戰爭——正說波蘭史(十二)張益達:普魯士公國雛鷹展翅,博娜王后政治改革——正說波蘭史(十三)張益達:波蘭-立陶宛聯邦共和國誕生,盧布林條約和利沃尼亞戰爭——正說波蘭史(十四)張益達:一年國王、《亨利條約》和華沙聯盟——正說波蘭史(十五)張益達:波蘭胡薩羽翼騎兵——正說波蘭史(十六)斯特凡·巴托雷與利沃尼亞戰爭反擊戰——正說波蘭史(十七)

西吉斯蒙德三世的即位和波瑞關係的破裂——正說波蘭史(十八)

第一次波蘭-瑞典戰爭與基爾霍姆戰役——正說波蘭史(十九)

波蘭對俄國的干預戰爭與偽迪米特里一世——正說波蘭史(二十)

波西米亞胡斯戰爭番外篇:張益達:偉大的殉道者:楊· 胡斯 ——波蘭史話番外篇(上)張益達:聖杯派、塔博爾派與胡斯戰車 ——波蘭史話番外篇(中)張益達:獨眼猛男楊·傑士卡與胡斯戰爭——波蘭史話番外篇(下)

對波蘭-東歐史感興趣的人,歡迎加群交流學習!

波蘭-東歐史學習交流群號:731688622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