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都是依憑石器區分。

人類琢磨過的石頭可以歷經數萬年仍囫圇著留下來給我們開口說當年的故事。

新石器時代的玉器,特別是玉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

遠古玉器是史前文明的重要實物證據。

南方,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

在北方內蒙古東部和遼寧西部的西遼河流域,發現了大量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精美玉器,這些玉器被稱為紅山文化玉器。

南方,安徽古凌家灘人生活在公元前3300年的裕溪河畔,古凌家灘人製作的玉人有著與北方紅山文化玉人相近的外形,玉人都戴著帽穿著衣,玉人的加工工藝近似,顯示凌家灘人與紅山人的玉器有承接關係。

位於杭州灣的餘杭瑤山在新石器時代屬於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在於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屬於良渚文化的古瑤山人在祭壇上建墓地的特異的習俗與古凌家灘人相同。

紅山-凌家灘-良渚。

古凌家灘人將新石器時代的北方紅山玉文化和南方良渚玉文化聯繫起來。

遠古玉器源流有了指向。

5300年前的凌家灘人著衣戴帽,養豬種稻,燒陶器,築壕溝,建城市,以圓形玉塊為幣進行交易。繁繁茂茂了300-500年後凌家灘人突然從裕溪河旁消失,三千年後的漢朝那裡才又有了人類居住。

古凌家灘人是不是來自千里之外的紅山文化發源地,他們在裕溪河畔生活了數百年後是不是又遷徙去了太湖流域融入到良渚文化中。

考據和比較這幾個地方生產的玉器可以幫助回答這個問題。

玉器還引出一段戰爭史。

在距今4000-5000年新石器時期的江蘇興化市蔣莊墓地裏發現良渚文化的代表作--刻有圖騰的玉琮。

生活在杭州灣一帶的良渚人把製作精美,內圓外方的玉琮作為結盟信物送給了生活在泰東河畔的蔣莊人。

蔣莊人收下玉琮,歸順了良渚人。

長江以北的蔣莊人護著長江以南的蚩尤部落良渚人,衝出去與北邊海岱地區的少昊部落大汶口人打仗。裏下河平原一馬平川,戰鬥及其慘烈,戰死的人員被就地掩埋,數年以後蔣莊人把掩埋在荒野裏的屍骨起出帶回蔣莊。蔣莊人在墓地上搭起一個個佔地面積數平方的小房子,在小房子裡面認真處理戰死者的遺骸,再進行二次埋葬。

蔣莊人用直徑一米的大樹挖空做成獨木棺,厚葬了部落裏一位戰功卓著的烈士。

代表良渚人與大汶口先民作戰的是身處於地理中間地帶的蔣莊人。

良渚玉琮是這場戰爭的驅使者,見證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