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111201

行驶 : 201209 km(第一次更换)

DSC01401.JPG    

原因 :

1.行驶中油门无法正常反应速度,时升时降不稳定或正常

2.静止中会有顿挫,怠速不稳会有熄火现象,空档踩油门几下又正常(会与考耳故障有雷同之处)

3.后期现象-持续行驶抬头速度表(电子)呈现"---"闪烁无速度读值, 码表式速度表正常做动,

引擎故障灯随即亮起 ,里程数则停止累计,会有爆震出现

 

主因 : 含氧感知器(前绿插),位在巴焦头(排气管)段右侧

电脑一插显示含氧感知器有问题
故障码是H02S1(B1)
(P0132)

DSC00304.JPG  

4PIN的感知器

-12V Acc
-
-
-讯号线

DSC01402.JPG DSC01403.JPG DSC01405.JPG  

此维修费用连工带料合计3000元

 

以下有关含氧感知器讯息由网路转载,供参考

引擎控制电脑由此电压讯号即可侦测到当时混合比的状况。然而含氧感知器须在高温才能发挥正常用作(400~900),因此当引擎刚开始发动时,含氧感知器尚未开始作用,须等到达到其工作温度才开始有电动势的产生,所以之后的含氧感知器皆改良成加热型,也就是利用陶瓷加热器来使得感知器能也迅速地达到正常的作工状态,因此目前的车型几乎可以在引擎发动30秒后,含氧感知器即可供给电脑正确的讯号,有些车型甚至可以达到更低的时间

一般氧化锆型含氧感知器有个特性,就是当λ=1时电压反应较为急遽,利用这个特性可作为浓与稀的分界而形成两段式控制(Two-step Control),当引擎电脑接收到此电压时是属于类比讯号,经类比数位转换大致可得到红色虚线的数位讯号,电脑即可判断出混合比的浓与稀,分别以10来表示,当数位讯号为1时作出减量控制,也就是减少喷油量;当讯号为0时作出增量控制。

不过为引擎某个区域或时段的考量,仍然有些情况不在闭回路控制范围之内:
1.
引擎起动时
2.
起动后增量或冷却水温度较低时(有些性能较佳的车型仍然可作Close Loop控制)
3.
加速或减速
4.
稀薄讯号持续一段时间以上
5.
输出增量修正中
6.
燃料切断时
7.
引擎有存在故障或处于跛脚模式(Lame mode

资料来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12615346

 

会使用2个含氧感知器的作法是为了因应负载连续性控制以及侦测触媒的作用效能.

前面的涵养干支气主要是侦测引擎在各种不同的负载状况下所需要的连续性回馈排污控制.主要是校正喷油电脑针对空气流量计与节气门开度开关的喷油量
.

后面的含氧感知器是单纯侦测触媒是否仍有效能?用来回馈行车电脑是否需通知车主更换触媒
.

现在的新车种几乎都有2个含氧感知器,不过较常故障的是前含氧感知器
.
资料来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11212924

 

最近车子上了年纪,有些零件年限到了该换的都换了,虽然含氧感知器还没出现错误码,但是不代表他是正常的,只是还在原厂的容许范围内,觉得我那台X-Trail症状就是轻轻踩起步无力,但是重踩又很正常,比以往耗油不少,排气管尾管出有黑黑的积碳,当然怀疑过含氧感知器不良导致,但是原厂已没有故障码,就认为没有必要更换...都只会插电脑修车,按照逻辑来说,考耳跟火星塞,凸轮轴感知器,曲轴感知器,都因年限差不多,或者已经损坏,全部陆续换新,发电机也是新品,虽然上述症状只是轻微改善,还是有问题,而且怠速AF修正为120-125%左右,很奇怪。这个数据也是跟起步无力的症状开始就有的,每次插电脑都是这样,技师还说很省油喔,放屁,这台车我觉得很耗油,比出场差很多,而且排气管出口还有积碳,以前还是滴水,现在只会冒水蒸气不会滴水了,还有积碳。 这一切的症状,似乎都指向含氧感知器差不多了,待我今天看了这篇专业的文章,终于确定直接跟保养厂预定一个含氧感知器,准备来更换,毕竟这样比较省油也替地球环保尽一份心力啊。

这篇文章列出的这两点,是不是跟我症状很像啊。而且03年的X-trail只有排气歧管那边有含氧感知器,后面就没有了,后来改款后的车型,才有两个含氧感知器。
4.
我的故障灯并没有亮,怎么知道我的感知器已经挂了?

:其实整个车子动力系统的设计都是以燃烧后达到最低污染为目的,而不是以获取最大动力为目的,因此就会牵扯到政府的空污管制法规.台湾的空污控制法规多走欧洲制度,200811日以前都是采取美国1996年以前的标准,就是所谓的OBD I. OBD I对于各种空污相关感知器只做「故障型侦测」,而不作「渐进式故障侦测」,所以除非你的车子断线,否则故障灯都不会亮.可是开美规1996年以后(TOYOTA/LEXUS1994年开始)OBD II的车子的人就完全不同了,当故障灯亮起来,回原厂作侦测时故障码可能告诉你:「前含氧感知器感应电压过低」,这有可能是感知器挂;或是漏真空;或是汽油压力过低.....所以OBD II相较于OBD I,势必程式更复杂,加上要装后含氧感知器,所以还要作前后信号比对判断,因此成本势必增加,816位元电脑也会不堪负荷,国产车想当然尔只用OBD I规格
...

5.
有无简单的方法来看是否应该要更换含氧感知器
?

:欧系车一般说来较注重动力操控,所以电脑中的程式对于含氧的信号似乎较为依赖,感知器一旦信号不佳,怠速就不稳,加油就觉得不顺;日系车则较注重省油性,似乎感知器不良也没有甚么差.所以简单的方法就去看你的排气管,如果排气管有积碳,应该就是要换了,还有就是天冷时排气管应该要喷水气,表示空燃比准确,废气经触媒转化后变成水跟二氧化碳了;最后应该就是油耗了,如果你的平均油耗已经低于出厂标准的15-20%,建议更换.

 

资料来源http://netman-auto.blogspot.com/2009/11/blog-post_30.html

 

 含氧感知器与波形之研究(一)http://car.ssvs.tn.edu.tw/o2sen.htm

4.3.1.含氧感知器(O2 sensor)http://www.thvs.tp.edu.tw/5/engine/4/3/4-3-1.html

http://www.thvs.tp.edu.tw/5/engine/2/4/2-4-9.html

空气流程图http://www.thvs.tp.edu.tw/5/engine/2/3/index.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