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現在說到血栓相信現在已經有許多人都有所瞭解,它是引起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血液粘稠,沉積在血管壁上阻塞血管而無法分解。

  預防血栓無非就是從降低血液粘稠度避免血液的沉積以及加快血栓的分解兩方面下手,那麼我們平時的生活習慣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能夠避免血栓的發生呢?

  首先是要多喝水。

  血栓之所以會形成,主要是因爲血流過於黏稠而導致血流不暢,如果平時日常生活中能夠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血液被稀釋流通順暢了,血栓自然就不會形成。我們每天都應該保證喝至少1200毫升左右的飲水量,另外多喫富含水分的蔬菜和水果。

  喝水也有時間的講究,通常在這四個時間點喝,降低血栓發生概率的作用越大。

  (1)起牀之後。每天早晨醒來,經過一晚上的睡眠,血液流通減慢,此時的血液濃稠度最高,起牀之後先喝上一杯水,不僅能幫助人們變得清醒,激活胃腸道,還能夠稀釋血液,降低血小板活性;

  (2)晨練前後。晨練過程中因爲運動會排除不少汗液,若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容易造成血液濃稠度再一步上升,增加血栓形成風險;

  (3)飯後半小時。飯後直接喝水能稀釋胃酸,影響消化,時間長容易出現小花爲題,飯後半小時,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進入血液,血液粘稠度增加,這個時候喝水能夠緩解這個血液變濃稠的情況;

  (4)睡覺前。人體在睡覺的時候,會流失大量的水分,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含量減少,黏稠度增加,睡前補充足夠的水分,能夠緩解這一問題。

  其次是要多運動。運動能夠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避免了血液流通過慢而使得血液中的血液成分沉積造成血栓。每人每天都應該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年輕者可以嘗試快走,慢跑等運動,年老者可以保持每天晨練,散步,擡手擡腿等簡單活動,活動完要注意補充水分。

  久坐也是導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切勿久坐。上班族,經常做長期飛機或者火車等出行工具出行的人,都應該注意平時需要長時間保持坐姿時要多起身走動,以免血流不順暢發生深靜脈血栓,若長途旅途中不方便起身活動,也需要做座位上常做腳掌運動,翹腳尖擡腳跟,能促進血液迴流。

  最後,飲食要多素少葷。

  飲食上需要多喫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的食物。高密度脂蛋白對人體是一個好的膽固醇,他不會堆積在我們的血管上,還能夠幫助我們血管排除壞的,容易引起血管堵塞的膽固醇。這種高密度脂蛋白富含與洋蔥,大蒜,蘋果,黃瓜等蔬菜水果中。這些食物中同樣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能夠幫助擴張血管,降低血液濃稠度。

  我們還可以在睡前泡腳。睡前泡腳同樣也是促進血液迴流心臟的一個方法,而且局部熱敷能夠刺激血管擴張,促進深靜脈血液迴流,有效降低血液在睡眠中發生的概率。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好預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做到以上這些,血栓的問題基本就能解決了,大家趕緊試試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