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西昌突然下起了小雨。位于城郊的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营区内,雨水顺着树叶下落,滴答有声,训练场上显得格外宁静。

  时间回到4天前,3月31日凌晨1点,大队长张军接到命令,带领救火队员从这里出发,紧急前往木里县执行火场救火任务。当时的张军没有想到,这场无情的大火,将夺去30条鲜活的生命,其中26人,是他朝夕相处的兄弟。

  大队长张军接受记者采访。王波 摄

  回到营区的救火队员接受记者采访。王波 摄

  张军告诉记者,当天,他们从营区出发,6小时左右后,队伍抵达森林火灾发生地——木里县立尔村。“起火地点海拔过高,温差大,无人机镜头起雾,无法观测火场情况。我们徒步靠近火场,8个小时后,到达火场上方一平台位置等待命令。”

  下午4时许,队伍分成了三个小组开始往回机动。第一组为西昌大队六中队,在教导员赵万昆的带领下,迂回到火场下方实施灭火,在扑灭一段火线后,发现在山崖上仍存在两三个烟点,但山崖高达十几米,队员无法靠近。第二组由四中队指导员胡显禄和三中队排长刘代旭带领,从火场侧方迂回到一烟点位置实施处理,这时火场情况基本得到控制,仅存山崖上的两三个烟点。第三组是由木里县林草局局长杨达瓦等人带领,迂回向火场机动,计划对火场实施合围。

  当张军所在的队伍距离火场仅剩五六百米时,现场突发明火爆燃。他突然听到一声爆响,“蘑菇云冲天而起,烟柱达到五六十米高”。浓烟迅速覆盖了整个火场,大火呈扇面式燃烧扩散。

  爆燃当时,四中队二班副班长赵茂亦所在的小分队正好跑到山脊,一棵大树横倒在面前,拦住去路。赵茂亦用尽最后的力气爬了过去,之后,他滚下山坡。

  “感觉大火就在自己的后背燃烧,耳中全是呼啸声。”赵茂亦和另外3名冲出了火场的队友大声呼喊,却已听不到后面队友的任何回应。

  来不及撤退的队员,被大火吞噬,30名救火队员失联。

  次日,凌晨4点,30名失联队员的遗体被找到。此后,在木里县600名当地群众的帮助下,遗体被送下山。

  4月3日凌晨,前方救火队回到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时,仅剩的10余名留守队员在门口迎接,他们抱头痛哭……30名牺牲队员中,26名来自这个大队。

  一名从前方返回营区的队员在休息室内沉默着。王波 摄

  大队营区1-203房间里,床头一本《政治教育笔记》赫然醒目,上面记录了孟兆星近年来的党课学习心得。这里,是牺牲队员孟兆星、李灵宏等的寝室。洁白的床单、整齐叠放的被子和衣物,还有工整摆放的桌椅,再也等不回它们的主人了。

  图为李灵宏生前的单人床。王波 摄

  图为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三中队寝室。王波 摄

  “被子是他们出发时叠好的,我们没有去动它。”三中队三班班长李其龙至今都不敢相信,曾经朝夕相处的兄弟们,如今已与他天人永隔。

  “班长,我们又去打火了。”“行,注意安全。”这是3月31日队员出发时与正休假的李其龙互发的信息。

  4月1日,正在筹办婚礼的李其龙接到消息:有兄弟牺牲。“我当时根本不相信,宁愿把它看成愚人节的玩笑。”随后,消息得到证实,李其龙感觉“天塌下来一样”,马上买了机票返回营区。“当中的一些小兄弟,我还曾手把手教过他们,甚至洗衣服、打扫卫生都是我教的。我不能接受。”

  “没有和兄弟们一起作战,是我最大的遗憾。”李其龙说,虽然难过,但是他们不能因此倒下,因为,他们还要继续完成兄弟们的事业。

  来源:人民网

  编辑:彭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