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尖石往來橫山內灣的「馬胎古道」 ,是早年原住民、漢人經濟交流的重要路線,山徑保留原始生態。(記者廖雪茹翻攝)

2018-10-16 23:10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尖石往來橫山內灣的「馬胎古道」,是早年原住民、漢人經濟交流的重要路線,山徑保留原始生態,兼具自然與歷史價值;尖石鄉公所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特色加值計畫補助1200萬元,日前發包準備重新整理這條傳統步道,預計明年初完工。

尖石鄉公所說,馬胎古道入口位於義興大橋旁,終點在嘉興國小義興分校附近,全長約2.5公里,是中低難度步道,單程步行約1.5小時;古道前段自然生態豐富,綠樹蒼鬱,鳥語花香,途中涼亭右側叉路可與南坪古道在情人谷附近銜接,經南坪古道可到達內灣老街,後段單索吊橋旁可看到早年灌溉水圳遺跡。

尖石鄉長雲天寶說,馬胎古道是昔日泰雅族馬胎部落對外唯一的連繫道路,馬胎為泰雅族語,是「多霧的部落」的意思,又稱八鄰古道。

早年尖石原住民運出山產,走馬胎古道到內灣與漢人交易;漢人要到山區做生意,也是走這條路入山。這條步道可說是早年原、漢經濟交流要道,直到油羅溪北岸的道路興闢,才慢慢沒落。義興分校和內灣形象商圈發展協會都曾舉辦這條祕境古道的健行活動,以認識在地歷史、發展多元觀光。

尖石鄉公所建設課長劉經邦說,目前古道年久失修,涼亭立柱腐朽嚴重,步道多處崩塌,扶手欄杆傾倒,為了維護遊客的安全,公所爭取補助改善,工程日前已完成發包,工期90工作天,除了修繕老舊設施,並將增設砌石步道、鋼構木平臺、簡易鋼構便橋、解說牌,同時進行邊坡工程及石籠工程。

  • 馬胎古道自然生態豐富,綠樹蒼鬱,後段有一條單索吊橋。(記者廖雪茹翻攝)

    馬胎古道自然生態豐富,綠樹蒼鬱,後段有一條單索吊橋。(記者廖雪茹翻攝)

  • 馬胎古道部分設施已年久失修,尖石鄉公所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特色加值計畫補助1200萬元,日前發包重新整理,預計明年初完工。(記者廖雪茹翻攝)

    馬胎古道部分設施已年久失修,尖石鄉公所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特色加值計畫補助1200萬元,日前發包重新整理,預計明年初完工。(記者廖雪茹翻攝)

  • 馬胎古道扶手欄杆傾倒。(記者廖雪茹翻攝)

    馬胎古道扶手欄杆傾倒。(記者廖雪茹翻攝)

  • 馬胎古道涼亭立柱腐朽嚴重。(記者廖雪茹翻攝)

    馬胎古道涼亭立柱腐朽嚴重。(記者廖雪茹翻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