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年底了,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過年回家交差,我昨天專門成立了找對象小組,給大家救救急。前期先面向成長會成員內測開放。組長也是我專門邀請來主持工作的,她作為業餘紅娘,已經成功撮合了七對領證,十幾對脫單,都是異性。消息一發出,報名的姑娘非常踴躍,甚至有同學私信要邀請朋友加入。但是到我寫稿為止,還沒有一個男生報名……

我把這個消息發到微博上,有很多路人男同學表示要加成長會。你現在才想到動手,是不是已經有點晚了?

2

我曾經問一個做區塊鏈的朋友,如何才能像他一樣迅速擁有成為千萬資產。他吐了一口煙,悠悠對我說:這很簡單,你只要今年年初,在區塊鏈市場上投1個億就可以了。

後面我在讀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的時候注意到,同樣的故事在三十年前的美國也發生過。當時維珍航空的老闆Richard Brandson被問及「如何成為一名百萬富翁」時,迅速回答,「其實沒什麼秘訣,你開始是一名億萬富翁,然後買一家航空公司。」

3

最近發現「現金貸」和一些傳統業務開始勾搭在一起了。

首先是某街英語誘騙大學生通過現金貸的方式,辦了16萬的英語學習卡。然後又看到某知識付費網站聯合互聯網金融網站搞活動,讓他們貸款來買課,而且還很貼心的給申請了一年免息。

在這個時代,滑坡前所未有的容易。以前我們每個人都是借記卡,最多被人刷爆到0元。但是有了互聯網金融以後,我們可以出賣個人信息,於是人人都變成了一張可多次透支的信用卡。哪怕欠錢了,也能換個地方,繼續從身上榨出錢財,從而變成負資產。

4

學習真的要花那麼多錢么?學習當然要交學費,但是在不同階段,你要交的學費不一樣。

比如學英語,需要花很多錢么?這個完全沒有必要。其實學好英語真的挺省錢的。如果你經濟條件不好,你完全沒有必要報上萬元的輔導課。用好互聯網,加上持續的行動力,配合用腦琢磨,足以甩掉九成學習者了。

但是我們內心往往守不住,想通過花錢買心理安慰,或者緩解焦慮,或者指望依靠外在。這種小心思就會被商家利用。商家的套路比你多,成交一個上萬元的私人定製英語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最後你會努力學么?你不會的,你會不了了之,最後連課都不上了。

好的教育未必貴在學費,而是貴在門檻。比如國內一流大學本科,一年的學費其實也就5000元左右。我在清華讀研究生的時候,不僅學費可以通過三助崗位減免,而且還有國家的生活補貼。門檻的核心其實在於你要考進去。

5

那如果要掏很多錢學習,是在為什麼掏錢呢?

1) 為情緒掏錢。其實你自己也能練聽力啊,但是你自己一個人練,總是放棄,堅持不了,所以你想找幾個人一起練。如果你能自己克服這個問題,你不需要掏這個錢。

2) 為懶惰掏錢。我會花錢買一些課,但發現,經常有老師在課上講的其實就是書上的內容照搬。我就對這個老師的印象打一個深折。如果老師講述的內容書上都有,看書的效率其實比聽課高。但是這樣的課程還是有很廣闊的市場,因為就是有人不願意自己看,喜歡聽人給他講一遍。懶得動腦,所以掏錢。

3) 為環境與氛圍掏錢。國內很多MBA或者EMBA教育,就是有人坐莊,吸引社會各界高級階層,構建圈子,你需要掏錢才能進入。相當於已經有人把不同的人作了分類,而你付費就能直接獲得這個分類的名單。

4) 為供求關係掏錢。很多時候因為供小於求,同時又沒有其他有效的篩選門檻,價格增高。好的教育本身也是,供小於求,但是有考試門檻,所以單純通過錢進不去。

能自己學習,其實是省錢的。當然需要花錢的時候,也不要吝嗇。最難的是,要區分清楚兩種情況。

6

最近幾年有一個不好的社會習氣,就是亂花錢出去學習,當作投資自己,但是其實也沒有認真學到什麼東西。只不過是很享受花錢上課,藉此逃離周末家庭生活,發朋友圈曬結業證書的儀式感而已。那這樣的話還不如把錢省下來,花在更重要的地方,干點別的事情,起碼不要餵飽了月入10萬的知識網紅。

不同類型的學習,都會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區間。超過這個區間,那你買的可能是其他的溢價,比如供需關係,情感信任,商業包裝,情緒煽動,銷售技巧,以及你個人焦慮,唯獨不是好好學習。而且越是貴的課程,往往越需要做出很多儀式感和商業套路,甚至裝神弄鬼的法術,這樣才能讓你掏錢的時候心服口服,順便還可以把你催眠。而到那個時候你幾乎一定會說,這個錢值了,因為你這樣說,才會反向合理化你的行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