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瑩

編輯 成靜衛

年均氣溫15度,四季如春,蒼山雪,洱海月。

80年代末,大理的美麗風光,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其中就包括一些嬉皮士們,在藍天白雲間享受着蒼山洱海的美景時,有一個發現讓他們喜出望外。

在大理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在西方視爲禁忌之物的大麻葉子。摘下幾片葉子和花蕾回去曬乾,用紙捲起來點上,美滋滋的抽一口,這裏就是“天堂”。

口口相傳,一到大麻成熟的秋季,大理街頭經常會出現大鬍子、藍眼睛的“癮君子”。在外媒的報道中,大理被冠上“大麻之城”的稱號。

01

大麻替代品

氾濫的大麻葉子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

可是對於當地老百姓來說,大麻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經濟作物,他們對於大麻籽的熱愛,就像北方人熱愛葵花子一樣。大麻在一些少數民族中還有着特殊地位,苗族、瑤族的家庭,嫁人沒有麻衣,就不稱其爲婚禮。

時任雲南省禁毒委主任、省公安廳廳長劉選明因此決定立項:要就平衡二者關係,既能解決大麻危害,又能滿足少數民族民衆的需求進行研究。

這個任務落在了雲南省農科院的頭上。

“這是一項因禁毒而起的研發”。作爲國內首批研發人員,雲南省農科院研究員楊明告訴市界。

一開始,楊明和同事們曾嘗試過用薴麻、亞麻來替代,但發現性能不行。最後課題組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轉到大麻身上。

此時正值1991年前後,荷蘭、法國等國利用大麻培育出了低THC(大麻中致幻、成癮的成分)含量的新品種,被開始合法化種植。受到啓發,楊明的團隊開始篩選低毒含量的本地品種。

到了1997、1998年,他們培育出了新品種,2001年通過認證。自此,我國第一個工業大麻品種——“雲麻1號”就此誕生。

工業大麻和大麻的區別

此後,雲南省農科院還在不斷優化品種,陸續培育出雲麻2號、雲麻3號等品種,到現在,已經培育到雲麻8號。

當年接受研發任務時,楊明沒有想到,這個在危害與需求的角力中誕生的大麻品種,日後竟受到如此狂熱的追捧,在30年後的資本市場上掀起巨浪。

02

掘金CBD

在楊明培育新的大麻品種時,有一個年輕人也正快步走來,最終成爲工業大麻領域的風雲人物。

譚昕出生於湖南湘鄉,父親是駐外大使,由於外交官工作的特殊性,四十幾歲的他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10餘年。和祖輩一起長大的譚昕有着獨立、自由、愛冒險的性格特質。

圖爲漢麻投資集團董事長譚昕

1996年,年輕的譚昕放棄公職赴美國求學, 學習管理學課程。他從最基礎的英語交流開始,進入大學預科班,最終取得南佛羅裏達大學MBA學位。

回國後輾轉任職於雲南昆華工貿總公司時,偶遇了工業大麻。他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株植物將與他的命運結下不解之緣。

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被服所需的工業大麻纖維原料是由昆華公司負責在雲南種植的,全軍2012年完成了列裝,部隊的襪子、內衣、毛巾等都含有30%工業大麻纖維。也就是從那時開始,譚昕開始關注工業大麻。

查閱諸多資料,他發現工業大麻除了纖維利用,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在《本草綱目》穀物篇大麻一章中,就已經記載了麻勃(大麻花葉)可以治療記憶力衰退,現在醫學上稱爲老年癡呆AD。在廣西巴馬地區有種大麻的民俗,其火麻籽(大麻籽)就是廣西巴馬地區的三寶之一,這是他們長壽的祕訣。”譚昕對市界談起當初這些發現時很興奮。

譚昕還聽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名叫夏洛特的美國女孩因患有先天性Dravet綜合徵而頻繁發作癲癇,3歲時,她的癲癇發作次數已經嚴重到每星期300次,相當於每半個小時就會發作一次。求醫無果後,2011年,夏洛特的父母冒着坐牢的風險給她嘗試了大麻提取物CBD,並且效果卓著。一年後,夏洛特的癲癇發作次數已經控制在每個月4次,基本過上了正常女孩的生活。

讓譚昕更興奮的是,他發現國外已經有醫藥公司對工業大麻藥用研究及開發,就是英國的GW公司,更讓他驚喜的是,他們的股東列表中,美國富達投資集團、羅斯柴爾德家族等著名的投資機構赫然在列。

“雖然那時我沒有辦法調研和估算國內及全球的市場,不知道大麻製藥方向能不能成功,但是我看到了國際頂尖的資本在投資大麻製藥產業,就毫不猶豫地參與進來了。”譚昕告訴市界。

這個想法激勵着譚昕,後來,譚昕迎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業夥伴——大連華南集團董事長張可,2015年,兩人一拍即合創辦了漢麻投資集團及旗下系列子公司。

“第一次做大麻產品的時候,我們沒有考慮全產業鏈,當時就想做一個飲料。”介入飲料項目之後,譚昕發現工業大麻限制很多,想要做大規模,就必須得取得國家的認同,從種子品種、種植許可、提取牌照就這麼一步步堅持了下來。

2016年,譚昕最終做成了這款飲料——薩緹瓦,市場零售價格36元,裏面含有的成分是火麻籽(大麻籽)提取物,主打抗疲勞的功能,由於缺乏市場經驗,這款功能飲品並沒有在國內激起多少水花。

從這瓶飲料之後,隨着研究的不斷深入,譚昕發現工業大麻中最具價值的不是籽,也不是纖維,而是提取物中的一種重要成分,名字叫CBD,中文名大麻二酚。

和大麻中含有的另外一種成分THC(致幻、成癮的成分)不同,CBD不僅沒有致幻作用,還能治療THC帶來的致幻症狀,更有鎮靜、抗炎甚至治療腫瘤等巨大的藥用價值。

明確了製藥的方向後,漢麻集團走上了從種子培育,種植,加工提取,產品研發,生物製藥的全產業鏈佈局的道路。

在漢麻投資集團的官方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它擁有《工業大麻品種登記證書》《工業大麻種植許可證》及《工業大麻花葉加工許可證》,是目前中國境內唯一一家合法的以工業大麻全產業鏈佈局爲基礎、以生物製藥爲方向的投資集團。

譚昕現在的身份是漢麻投資集團董事長,他告訴市界,集團旗下三家企業貫穿整個工業大麻產業鏈,素麻生物專注於種子種植;漢素生物做提取加工;漢義生物主要從事基於大麻素的藥物研究、藥品開發和商業化運作。

03

資本開始瘋狂

默默搞了好幾年,漢麻起初並未引起市場的注意。

漢麻投資集團CEO郝贇嘉告訴市界,“漢麻集團成立這幾年來,一直做實事,也希望得到大家關注,以前大家一提到大麻就敏感,沒有人願意主動關注我們。”

這個春天,工業大麻突然成爲明星。

這股“火”來自北美。加拿大聯邦政府宣佈自2018年10月17日起,放開休閒類大麻(即THC)。2018年12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農業法案》上簽字,將含量低於0.3%THC的大麻從“受控物質法”中刪除。由此,北美範圍內工業大麻全面合法化。

今年以來,工業大麻概念受到市場熱捧,相繼催生了順灝股份、龍津藥業、誠志股份等多隻超級牛股,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稱涉足工業大麻業務。大麻概念股一下子火了起來,彷彿只要沾上了“麻”,就都能漲。

在這波飆升的工業大麻概念股中,幾乎有一半的上市公司和漢麻投資集團或其下屬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

圖中虛線爲正在進行的股權整合

順灝股份,一家研發、製造、銷售環保包裝材料的公司,自從其子公司與雲南漢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漢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後,股價翻了幾番。

誠志股份,清華大學在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等領域成果轉化的產業基地,3月11日與漢麻簽約之後,受讓雲南漢素持有的雲南漢盟37.14%的股份,股價從13.7元最高漲到了30.77元,翻了一倍還多。

漢麻投資集團之於A股,現在就像財神爺一般的存在,只要沾上了就漲。其他因此受益的上市公司還有德展健康、ST銀河等。除此之外,在港股,上市公司美瑞健康因爲此前入股漢素生物,最高一天漲了43.94%。

在順灝股份連續三個漲停板後,漢麻一下子忙碌起來,資本源源不斷的找上門。

爲此,譚昕很振奮,“以前,工業大麻產業比較冷,我們很孤獨,這段時間資本熱之後,和我們合作的企業也多了。我相信越來越多的公司將來會和我們來合作。”

市場太熱,3月27日,國家禁毒委辦公室下發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區禁毒部門要嚴把工業大麻許可審批關。總的來說,就是發現違規的停止審批,對過往的重新審批,勢在給工業大麻熱降溫。

針對資本的大熱,雲南省農科院的楊明也憂心忡忡。

很早以前,楊明團隊就發現工業大麻中含有CBD,其在藥理方面對焦慮、抑鬱、癲癇等疾病都具有作用。到2014的時候,雲南已經有企業能大規模批量生產CBD用於出口。

“那時候我也覺得價值更高的地方在後端,而我國在後端應用相對空白。所以在5年前,他們一直在動員企業參與到後端的藥、保健品、化妝品的開發中來。”楊明告訴市界。

不過楊明擔心,目前CBD真正成藥的只有幾種,國內尚未引進。還有一些藥物,雖然試驗顯示的結果是比較正向的,但大多處在動物實驗階段或臨牀研究階段,對人有沒有作用,還不好說。

當前階段,雖然CBD在價格和利潤上也佔據優勢,在2013~2014年,純度99%的CBD價格一度很高。不過現在隨着產量提升,價格也下來了,目前價格在4萬元人民幣一公斤左右。

“隨着產量的上升,以後CBD的價格可能還會下降”,楊明對市界表示。

在國際競爭上,楊明認爲,北美國家可能比我們有優勢,“他們對THC含量的管控沒有我國嚴格,有些品種CBD含量能到4%到5%,遠遠超過我國普遍種植的品種,但同時這種品種的THC含量也超過0.3%。在他們國家能種,但是在我國就不能種。這影響着CBD成本。”

04

是誰在炒作?

在這波工業大麻熱潮中,CBD本身其實還不足以對投資者構成那麼大誘惑,牌照是讓市場腎上腺素飆升的關鍵因素。

中科院大麻研究所副所長李德芳在說到工業大麻產業發展瓶頸問題時表示,“並不是每個省份都可以隨意種植,主要還是怕魚龍混雜,不好管理。如果缺乏立法和監督,盲目發展是很可怕的。”

工業大麻屬於國家管理的原料,在國內從事工業大麻業務需要獲得有關部門的生產許可。取得工業大麻加工資質後,企業才能進行合法加工生產。

關於工業大麻種植許可證,以及加工許可證的辦理,市界在雲南省一些地方公安部門的網站上查到了相應的辦理的辦法以及限制條件,似乎並沒有傳聞中那麼苛刻。

以種植工業大麻來說,要求申請主體是工業大麻種植、加工企業;工業大麻種子由經過許可繁殖種植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種植面積不少於100畝;種植地點距離旅遊景區和高等公路1公里以外;有臺賬管理制度。

申請工業大麻加工的要求稍多一些,需要有不少於2000萬元的註冊資本或者屬於事業單位編制的藥品、食品、化工科研機構;有原料來源、原料使用、產品種植、產品加工的計劃;有專門的檢測設備和儲存、加工等設施和場所;有檢測、儲存、臺賬等管理制度。

申請流程也並非複雜,只需提交以上資料,然後經過公安機關審覈即可。在一份2016年9月發佈工業大麻種植、加工申請指南中,公安部門還承諾,審批工作在5個工作日完成。

市界爲此致電雲南、黑龍江等地的公安部門,但遺憾的是均沒有得到官方的驗證。

譚昕告訴市界,在中國,工業大麻不是隨便誰都能種的,CBD也不是隨便誰都能提取的。究其根源,不是因爲種植有難度,抑或是提取技術有多難,而是因爲植物裏面含有THC成分,這是一種毒品,受到禁毒局的管制,如果管理不當,這個毒品就有可能會流到社會,造成危害。

譚昕還表示,種植牌照和加工牌照之間有天壤之別,沒有加工許可證的種植許可證是沒有意義的。

譚昕曾給禁毒部門提過建議,沒有製備大麻素專利的,不發牌照;沒有生物製藥兩年內及臨牀可能性的企業,不發牌照;投資規模較小的,不發牌照。他更希望有一些大型的生物製藥方面的公司參與到工業大麻的開發中來。工業大麻的開發環節複雜,如果只是想搞普通的日化產品就沒有必要了。

“我不知道禁毒局發了多少證,但我相信肯定不多,以後牌照肯定會越來越難辦。”譚昕表示。

對於這種說法,楊明不太認同。

楊明告訴市界,目前在牌照這塊,雲南省持自由競爭的開放狀況,量多量少由市場來決定。

此前,國家發改委在《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徵求意見稿)》中,在雲南省鼓勵“工業大麻加工開發及副產品綜合利用”。最近國家禁毒委員會來雲南調研,和我們傳達的也是嚴格管理,而不是說捨棄。

楊明說,目前工業大麻種植的門檻比較低,例如,一個村裏面的合作社,只要半個月到20天就能申請下來。但是,因爲每年種植的面積和地點可能都不一樣,種植證有正本和副本,正本有效期兩年,副本需要每年審批。

另外,雖然說法規上沒有要求,但是有些地方的公安機關會以銷定產,如果在種植之前不能確定工業大麻成熟之後有沒有企業來收購,公安機關可能就不發放種植證了,不過他們更多的是從農民是否能得到收益去考慮的。

楊明表示,加工證要求門檻要高一些,但只要提交的材料符合規定,也不存在“卡着不辦”的現象。目前,雲南已經發放花葉加工提取牌照,並實現CBD量產的企業已經有5家。還有一些企業已經申請上了牌照,正在建設之中。公安、禁毒部門更關心的是加工過程、工藝、工廠管理方面是否安全可控。

關於工業大麻的火熱,楊明認爲現在資本市場上過度誇大了CBD的效果以及准入門檻。他特意和市界講了瑪卡的故事,很擔心工業大麻成爲第二個瑪卡。

以前,雲南有一種特產叫瑪卡,是一種純天然食品,營養成份豐富,本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產品,雲南的一些地方也在積極開發相關的產品。但是,後來經過過度炒作,瑪卡的作用被過分誇大,甚至神化。

到炒作最高點的時候,雲南到處都在種瑪卡,但瑪卡的功效很大一部分源於其嚴苛的生存環境。最終,濫種使得絕大部分瑪卡失去了作用,再也沒有人來收瑪卡,加工的產品堆積成山。很多農民因此負債累累,投資熱時興建的工廠也因此倒閉。瑪卡最終被丟棄。

楊明的這種顧慮,市場可能並不關心。

05

工業大麻的未來

現在,越來越多的資本正湧進工業大麻產業中來。

譚昕表示,他們正在和一家上市公司簽約,建設中國溫室工業大麻的第一個基地,“我們叫他Green House,我們要把以前傳統的戶外種植模式放到室內,以前在室外只能種植一季,四個月長成,在Green House裏面,我們就可以隨便種植,不用看天喫飯了,也不會受自然災害的影響,產能可以提高。”

楊明和他團隊也還在繼續研究。他告訴市界,目前我國用的種子,CBD含量普遍在1.0%~1.3%,但是可能兩年之後,能達到2%以上。因爲他們採取了一個更加顛覆性的技術,就是能分辨種子的雌雄。

CBD的提取主要來自於大麻的花葉,需要的全部是雌性的大麻。如果將來撒下去的種子能全部是雌性的,花葉的產量會大幅提高,另外,不授粉的情況下,CBD的成分也會提高。這將是工業大麻行業未來突破的重點。

楊明還表示,工業大麻中其實不只是CBD,裏面還有很多好的、獨有的成分,這也是將來最有核心競爭力的東西。

而關於提取加工和研發,楊明並不擔心,他認爲,中國擁有世界領先的植物提取技術,今後這些都將很容易突破。

目前工業大麻的提取物已經進入到我國的化妝品目錄,明確可以使用,但目前爲止,還沒有進藥品目錄,不過這是遲早得事情。

楊明說,“我們一直主張,先要有研發,因爲從研發到產品出來要有一定的時間,如果等到進目錄才研發,就爲時已晚了。”

至於如何成爲未來工業大麻最好的企業,楊明給出了四個字:踏踏實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