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955.JPG

 

T-REV是个从重机衍生出来的产品,主要功能就是让区轴成为负压状态,减少不要的引擎内部气阻

https://www.teramoto.biz/trev.html

观念上来说也属于我没碰触过的东西,当然市面上也有很多装个小香菇头的东西.... 类似二次进气的东西

因此老实说,这东西我也不是很懂,买的时候只是觉得这玩意看起来似乎不是像二次进气这么单纯而已

而白白心脏老实说也有点年纪了,如果可以降低内部气阻,我是满愿意为白白的心脏降低那么一点负荷

所以一开始,我并没有对这产品有什么的无谓期待,甚至没什么效果都是刚好而已

总之反正.... 就有人整天洗我,结果今天早上就........

DSC_0950.JPG

 

基础原理跟内部设计其实不难,但是日本人在各种不同车种跟CC数上,似乎搭配又有所不同

甚至经过实际测试,他们认为没效果的车种,似乎也没卖 ><

DSC_0951.JPG 

 

打开包装.......... 看这包装........................ 贵贵的就不能包美丽点吗? 不要跟ASM一样学坏

DSC_0952.JPG

 

配件如下,几个扣环根管子还有小香菇头.... 如下

DSC_0953.JPG

 

这是S2000的专用架.... 不久后会被我拆掉==

DSC_0954.JPG

 

安装麻烦... 这是one way,图中这是出口,接去废气回收桶或是进气管的

DSC_0955.JPG

 

下方的那个孔则是接上废气回收管位置

DSC_0956.JPG

 

超快速安装达成...... 失败

因原原厂设定的固定座只能用在电子油门上.... 如果是钢索的,前方障碍可多了,装歪歪更是无法接受

总之,这是先行安装上去看看,我还没真的装完

DSC_0957.JPG

 

1. 排气管路没到最佳化,还太长又有弯曲,竟然要效率,能多短就多短,能多直就多直

2. 这..... 安装起来的角度实在太鸟,二边字都不在平面上

DSC_0958.JPG

 

经过一阵暴力扭扭捏捏.....

T-REV字在平面了,管路我也尽可能的缩短,也尽量不要有任何弯曲

长度大约少一个半大拇指节.....管路则是直上很多

DSC_0959.JPG

 

收工,改天要拆下来重新制作L型固定架,可以直接替代原本的固定架跟上面丑丑的胶带

DSC_0960.JPG  

废话完了,来讲些重点吧

首先在油压上,待速的油压被明显降低! 但是在油压上来速度却非常快速,甚至可以比安装前更高

即使收油后,油压的掉下,也是呈现非常稳定跟安定的下来,这样讲可能很模糊

所以就讲讲实际行驶吧

1. 在高档位低时速状态下测试,状态时速30四档,直接退下三档立刻放离合器

车子原本较大的震动跟引擎煞车的嗡嗡声..... 变成很瞬间而且非常小的震动,而引擎煞车感.... 几乎没有

2. 在高档位低时速,时速40五档爬坡,如果一般给油会有明显的挣扎感,当然这在安装后也不可能有神乎其技的消失

但是,轻轻给油,却可以慢慢顺顺的攀升时速与转速,引擎的震动更是小上不少,这让我满讶异的

3. 低档位拉转,大脚给油的时候,转速十分顺畅且迅速的爬上去,引擎的顺畅度跟震动感也有明显降低

总之,这个无心插柳让我没什么期待的产品,真的让我惊艳了!!! 效果比单向轴承还要更明显

整个引擎负荷降低给人的感觉很明显,如果一般来说,就有点像是轻量化车体的感觉

我想会有这些效果,也证实网站中的原理其来有因,而网站图中的原理很简单易懂

当给油的时候,引擎中的废气是属于排出状态,这点并不会改变

主要功能在你收油的时候,因为废气排出孔当下不再有废气被挤压排出,造成了引擎内部与区轴中的形成气阻

因此当你收油了,引擎内部压力反而阻抗变大,活塞跟区轴运转会有阻碍

再给油时候,为了排出还存在的气阻,当然引擎反应会变得更差

总之,我很少说,但我真的很推这个产品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