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緬甸仰光市南部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海港,也是緬甸的國際物流中心、緬甸進出口的主要門戶。早在1995年,中國就協助建設仰光港,也是當時中國在緬甸最大的項目。

仰光港塔吊(來源:雲南網)

3月30日,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港灣」)承建的仰光外海引航站正式竣工,緬甸成為繼泰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海上引航站的國家。這個引航站將給緬甸航運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仰光港屬於海港、河港合一的港口,水文地貌複雜,雖然是緬甸第一港,但淺灘眾多,旱季最淺只有3米多,超過1萬噸的輪船就不能入港。即使漲潮,最多也只能停靠2萬噸船隻。外國大型貨輪進港,都需要仰光港的小船進行引航,才能順利進港。

仰光港作為緬甸最大、最繁忙的港口,近年來國際運輸貨物量連年增加,船舶引航工作其風險也日益加大,特別是引航員乘坐引航船去外海引航,屬於「靠天喫飯」,一旦遇到風浪就必須先找避風港去避風,不但安全風險較大,效率也很低下。

2015年,緬甸交通運輸部規劃建設外海引航站,並且公開招標,中國港灣最終中標,並於2017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2019年2月如期完工。

仰光外海引航站位於距離仰光河口20海里的海域,主要作用為外國船舶經仰光河入港提供引航服務。建設內容包括33.2米*27.9米的引航站平臺、碼頭平臺、13米*13米的油罐平臺和33米長的人行通道,碼頭平臺設置3個泊位,可同時靠泊1條1500噸油船及1條引航船或同時靠泊3條引航船。

引航站投入使用後,能夠日夜不間歇為進出港口的各類船舶提供安全高效的引航服務,大幅提升海上運輸效率,並顯著改善引航員的工作環境,確保外海作業安全。

3月22日,緬甸仰光外海引航站項目業主緬甸港務局向中國港灣頒發了項目交工證書,標誌著該項目正式移交。(來源:中國港灣)

多年從事引航工作的仰光外海引航站乃都船長認為,外海引航站建成之後,可以隨時引導國內外的船舶進出港口,不僅能保證船舶安全航行、維護航行秩序,還能提高港口作業效率,有利於改善和提高緬甸的海上進出口貿易水平,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緬甸交通運輸部部長吳丹辛貌在竣工儀式上說:「這座外海引航站建成之後,對於我們的引航工作有很大幫助。天氣惡劣的時候,也不需要改道其他地方,這裡將會提供一個非常安全的引航服務和行駛條件,可以隨時為所有船舶提供引航服務,可以說,對緬甸整個國家的進出口行業都很有益處。」

當前,中緬兩國正在共建「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加快緬甸基礎設施建設是雙方合作重要內容。「仰光外海引航項目的建成,凝結了中緬兩國人民的智慧與勤勞,為緬甸引航員提供了安全與舒適的工作環境,為緬甸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吳丹辛貌說。

中方願根據緬甸國家發展規劃和需要,繼續發揮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領域的優勢,積極支持緬甸推進鐵路、公路、機場、港口、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緬甸將建成暢通、便捷、高效的基礎設施網路,為緬甸經濟騰飛提供強勁動力。

(資料來源:外交部網站、國際在線、中國港灣、緬甸金鳳凰中文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