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葉俊榮上任後推出「臺灣菁英獎學金計畫」,編列5000萬元提供畢業3年內碩...
教育部長葉俊榮上任後推出「臺灣菁英獎學金計畫」,編列5000萬元提供畢業3年內碩士生申請,符合資格即可至世界前百名大學深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高教人才流失,教育部長葉俊榮上任後整合「公費留學」、「共資共名」等計畫為「臺灣菁英獎學金計畫」(又稱小玉山計畫),明年編列5000萬元,提供國內碩士班畢業3年內的學生申請赴世界前百大名校深造,學成後5年內須回臺擔任大學師資或研究機構人才,首批選送20、30名學生,並鎖定5加2產業領域人才。

現行的公費留學計畫開放45歲以下都可申請,一年約有115名學生參加,不過教育部認為,公費留學逐漸呈現年長化,且獲公費留考的學生畢業後可待15年纔回臺,時間過長,無法滿足臺灣需才孔亟,因此從公費留學逐步移轉名額及經費,另行推出「小玉山計畫」,盼縮短培育人才的時間。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表示,公費留學以往是學生取得獎學金後才申請學校,不易確保學校是否頂尖。此外,姚立德也說,教育部目前與12所世界百大名校合作設置「共資共名計畫」,雙方付各半獎學金,但因對方有出資,評選學生很嚴格,有時我方選送4人,對方卻只要1人,礙難達到成效。

因此,教育部將「公費留學」及「共資共名」整併,增加資源,發展成「臺灣菁英獎學金計畫」,送國內碩士班畢業3年內的學生到國外百大名校就讀,而且以攻讀政府極力發展的5加2產業、半導體、人工智慧及資訊安全等領域為主。

姚立德指出,小玉山計畫明年首度實施,學生每年獲得的獎學金及領獎學金的年限,會比現行「公費留學」好,但詳細內容要規畫完後才公佈。明年小玉山計畫將送2、30位學生出國讀博士,之後逐年增加,往後每年以送出100人為目標。

教育部指出,小玉山計畫一律選送至一流大學,有利於培養菁英人才,同時也鼓勵學生在國內讀碩士班。公費留學以往考筆試及面試,未來小玉山計畫則開放學校推薦,再進一步面試,希望找到真正頂尖的人才。

但姚立德表示,經由此計畫送出去的學生,拿到博士學位後,必須在5年內返國,教育部會建立管道,媒合這些人才成為國內大學的師資,或到研究機構。

姚立德說,公費留學制度仍在,5加2產業、半導體等其他領域外的學生可循公費留學管道,明年仍維持原有名額,但之後名額及資源會逐漸減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