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下,為什麼對於同一個知識概念有個人一聽就明白了,另一個人聽了以後自己回想了好久才明白,但最後做事的效率是第二個人更高,知識理解的層面卻是第一個人更深?


範圍內共有認識分佈是一個圓,越往圓週上靠近就越薄弱。理解能力在執行時,與理解深度,理解廣度沒有絲毫關係,它是由這二量依靠法則比量出來的一個比值。應用能力同理。而你問題中,後兩句話,是個人主觀看法,並不正確。

我記得,以前中小學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佈置的許多問題,讓學生們去解,而很多學生解不出。

看到問題,想解決,解不了,焦頭爛額。這種情況,我經歷過。

但有一種情況,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解決的。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比如,我問你,1+5*6-8*77-3+18+6*1+5*2=?,你可能無法一下子解出來,但給你時間,你肯定能解,因為這時候,那些加減乘的符號,有一種引導你頭腦思考的作用,你慢慢算,就解答出來了。

這種情況,頭腦是在真正的思考。而有另一種看似是思考,其實是一種「苦腦」。

比如,當我問「為什麼恐龍會滅絕時」,有很多不具備歷史知識的孩子,永遠只在腦海里迴響一個聲音「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呢?」、「為什麼呢?」,他們以為腦海里會有個聲音告訴他們「因為………」,如果有,就真的有鬼了。

因為「苦惱」,於是一直難以得出答案。

同樣的,對於知識的理解,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理解得比較快?就是因為,在老師講述一個陌生的知識時,他也在「思考」。

而「應用」,怎麼說?「把所理解的東西講得讓別人能理解」,算不算「會應用」? 其實算。當我們真正理解了一樣東西,就能夠講給別人懂,我們就會「應用」了。

「應用」與「理解」,其實不衝突。


一個喜歡動手,一個喜歡用腦。動手的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腦子得不磨練所以反應慢,但一旦想透了,他卻做得快,因為他動手能力強。動腦的習慣用腦子去思考,久了思維能力提高,所以對事物的理解和反應相對要快些,但這類人,喜歡讓別人去執行,因為他只喜歡思考,不喜歡動手;所以動手能力沒能得到鍛煉,所以幹起事來效率不高。人都是各有所長的。

《教育學》

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性

學生髮展具有不平衡性

個體能力發展具有差異性

根據基因和已有經驗、經歷導致差異性。


知識的理解是因人而異的,但是應用只要你用的多了那就會比較手熟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複雜了,真羨慕其他答者的知識水平

這麼大的一個概念,這豈是我等鼠輩所能歸納的。

望而生畏


如果把知識比喻成城市裡一棟棟建築物,一個人所掌握的所有的知識之間的聯繫比喻成公路。那麼A平常愛看課外書的人相比B不怎麼愛看課外書的人掌握知識的能力更好。因為A的知識世界裡有更多可能與新建築有聯繫的建築,而他通往新建築的路線也比另一個人更快。所以就外在表現為A掌握知識的能力很好。

但是如果B因為家庭原因需要承包家務的話,當學到化學裡某些除污垢的小知識時,B更可能有比A更好的應用能力。因為B也許上課聽了,放學回家打掃衛生的時候就用上這個知識了;而A平時都不需要做家務的,也不會用到這個小知識,當A真正需要用到的時候也會很難喚醒知識(這就有點像書獃子了)。這之中的原因其實是實踐對學習的加強。

一般情況下,B對知識的積極實踐會令他在最後擁有比A更好的理解。除非這個B真的是懶得用腦子,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也許是B的命吧?


題主的前半段和後半段應該分開看。

就像標題寫到的,前半段是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後半段是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就我個人經驗來說,我會把知識的理解能力分為幾個部分,一是「語義理解」,二是「表層邏輯理解」,三是「深層邏輯理解」。

首先,以平時和朋友聊較為晦澀的話題,或者做數學應用題,或者做思維訓練題為例,我在語義理解方面做得就不算好,經常因為題目中助詞、副詞使用得不夠精確,或話語中有錯別字,導致無法理解別人的意思,或理解出現偏差。據我觀察,這方面很多朋友做得比我好。

然後,還是上述例子,在明白了別人想說什麼,題目想表達什麼之後,就需要理解背後的邏輯。度過這一步,就會讓人覺得「你懂了」。如果有人經常很快地達到這一步,就會成為題主說的「有些概念一聽就明白了」的人。但具體是不是懂了,理解有多深因人而異。

最後,經過長時間的琢磨,終於把某個概念搞清楚了,這類似於頓悟。經過了這個過程,才能把概念想得比較通透,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形象地說,經過了上一步,你可能只是會做「某一道題」,但經過這一步,你可能就會做「某一類題」了。

而且,在你琢磨、推敲、分析、推演的時候,通常會把某個概念挖掘得很深,也可能會發散得很廣(這也因人而異)。總之,經歷了這個過程,獲得的信息量比「一下就聽懂了」獲得的信息量要大很多。所以,某種程度上會造成題主說的「應用能力」的差異。

這裡我要限定幾個條件:

一、有些人一聽就懂了,是似懂非懂;但有些人一聽就懂了,是真的懂了(比如傳說中的北大數學系的學生,比如奧賽金獎的學生),這是天賦碾壓,有時候不服不行。

二、經過深入推演,應用能力強於「一聽就懂」的人並不奇怪,因為前者是「深思熟慮」,而後者是「不以為意」。但是,如果兩者都做了認真的準備,都很重視這個概念,那應用能力孰強孰弱尚未可知(恐怕後者強的概率更大)。

最後說點個人心得:

我自詡邏輯能力還可以,但有個朋友在這方面碾壓我,具體表現為:某些思維題,我有提示之後可以推演得很深入,但沒有提示的時候做不出來;而他在沒有提示的時候,可以獨立做出來,而且通常並不需要特別久(大家都會做的題目他做得也比我快)。我一直在思考此間差異在哪裡,後來發現:思維能力或許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演算法」層面,二是「硬體」層面。「演算法」層面指的是思維特性、思維習慣等,就是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空間想像力等的組合,它決定的是你能否把一件事情想得通透;「硬體」層面指的是思維運算時需要的資源,類似於「CPU主頻」「內存」這些,它決定的是思維速度及大腦工作空間的大小。

有時候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分支比較多,這時候「CPU高、內存大」的人優勢將會非常明顯,或者說,這樣的人心算明顯比一般人厲害。

這有點類似於籃球運動員(我是NBA粉),有些人技術或意識(演算法)特別好,身體素質(硬體)一般;有些人技術一般,身體素質特別好。很多人在挑選新秀的時候,更傾向於身體素質好的人,因為他們認為技術或意識更有可能練出來。但實際上也未必,很多硬體好的人,最終成為了題主口中的「最後做事的時候不咋地」的人;很多智商很高的人,最後也未必就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只能說硬體好的人上限更高,但你能打到上限的百分之多少,就不好說了。


蟹邀~

看到這個問題示例 我第一個感覺我就是那個第一種人 大部分問題我一拿到手就差不多明白什麼意思 所以經常覺得那些不懂的人很笨 當然也不是所有後者做的都比我好 佔百分之五十的後者做的比我更好

因為我看出來的是最表面的東西 當然不排除我沒有認真看 但後者看的時候會越看越深 大概就是笨鳥先飛的真實案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