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裏大路(民俗專家林衡道先生稱其為魚路古道),是早年金山地區居民挑魚貨及物產送至士林、大稻埕的路徑。

本次六年級的移地學習以西班牙人曾經統治的北部地區為主要探究目的地。在行程安排的討論歷程中,我們為孩子刻意安排了這一條先民篳路藍縷,貫穿七星山的陟直山徑。因為它不僅是一條饒富趣味的歷史古道,同時路徑上的自然生態豐富,正足以呈現臺灣中低海拔山脈的植被林相演替脈絡。

經過上回的移地學習之後,孩子們對於行程的規劃已有充分的概念,能夠快速回應問題,面對衝突逕行討論。分工合作之下學習領導與被領導,學習接受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夥伴聲音。

一早,快速盤旋而上的山路讓睡眠不足的老師暈車,孩子們在擎天崗耐心等候老師的復甦。適時,兩座山中間彷彿發現新天地般的揭露著被雲海包裹著的臺北盆地,讓孩子似乎可以感受、聯想臺北盆地的這一座大湖的前世今生。小傑說:「臺北看起來真的好像放在海裡喔……。」所以我們趁機來辨識方位,認識地景,尋找地質學上的軌跡。

啟程後的第一站是大草原旁的土地公廟,現在看到的土地公廟是後來改建的,我們刻意繞到後面看原始的由石頭堆砌而成的小土地公廟。同時讓孩子做角色扮演:擔任挑夫。想像自己從金包裏挑著魚貨,越過山丘,前往士林。在這兒歇歇腿,上個香祈求平安。回程,再次路過此地,肩上的擔子從魚貨換成給妻兒的胭脂水粉、花布、洋娃娃和玩具。想著倚門等候的妻兒、嘴角不禁上揚,哼著歌兒下山崗。

接著通過擎天崗大草原,陽明山公園管理處因為前一陣子發生公牛鬥毆將老太太撞死的意外事件,所以封閉大草原。因此我們只能在遠處觀看那一大羣水牛。

帶著孩子由「日人路」前行,遠眺金包裏,只聽到女孩兒們讚嘆著發出驚呼:「哇!好漂亮的山和海,山連著海、海連著天,峯峯相連到天邊。」
孩子們的心一下子就柔軟了起來,回到大自然,接通的天地線,自在的手舞足蹈哼起了歌。像極了那些哼著小調的挑夫,快樂的回家人。

真喜歡孩子在天地間的教室上課,無論是嘰嘰喳喳還是跑跑跳跳,這片寂靜山林都能給予最大的包容,讓孩子自在的舒展開身心靈。

由780公尺的山頂草原陵線,陟降到六百多公尺的原始密林。不僅是植被的演替,也是人文環境的變遷。在這片林子裡有先民開墾的遺趾,可以看到當初設立水梯田的駁坎,也可以看到用石頭堆砌的房子。順勢來說一下抗日份子簡大獅的故事,也聊聊鬱永河這位師爺到臺灣採硫礦的豐功偉業。

穿越密林,路旁小溪潺潺,一路到許丙厝稍事歇息,同時讓孩子利用當地的導覽空間進行文本的紀錄。行萬里路也要讀萬卷書。透過牆面上的圖文介紹讓孩子比對這一路下來的文史資料與導覽對話。

續行到下磺溪橋,結束這一段魚路古道的懷古走讀。待搭車前往金山啖鴨肉,喫一頓粗飽。

(to be continu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