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華米OV等智能手機廠商為了獲得更高的行業利潤,幾乎都在發力中高端手機市場。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聯想、諾基亞等智能手機廠商,為了實現銷量上的增長,則選擇發力中低端和入門手機市場。有人形容,聯想選擇了以自下而上實現「諾曼底登陸」的路線。

今年是聯想再出發的一年,「良心優品,國民手機」是它突圍的路線。在10月18日的發布會上同時發布了三款手機:聯想S5 Pro和聯想K5 Pro以及聯想K5s,便是這一路線的重要擔當,而K5s作為其中一員,也可以稱之為良心中的良心。

將「流光溢彩「握在手中

紅白相間的簡潔風包裝,清爽的同時將欲凸顯的元素都用色彩對比放在醒目的位置。

聯想K5s採用了5.7英寸解析度為1440×720的IPS顯示屏,其採用了18:9的傳統全面屏設計。聯想K5s雙面玻璃的機身外觀在百元機當中十分亮眼,並提供希臘藍、哥特黑兩種配色款型可選。此次小琉拿到的是哥特黑版本,顏色深邃大氣。

上部為前置攝像頭和聽筒,其他元件一律隱藏,減少開孔。

下巴沒有設置按鍵,三顆虛擬按鍵集成在了屏幕中。整體來看,保證了正面的視覺完整性,視覺體驗較好。

值得一提的是,聯想K5s居然配備了USB Type-C介面,在百元機中同樣不多見。機身同時也盡顯纖薄與品質。弧形流線,還有圓潤的邊角。不咯手但又同時又富有設計感。

在後殼方面,8層工藝打磨幻彩炫光玻璃機身,不僅堅固耐磨,更是讓整部手機看上去美輪美奐,尤其是在60度角光照射下,炫彩效果尤其驚艷,側視也能清晰可見。

另外,聯想K5s最外層採用疏油層防指紋膜,能令機身通透如初,並始終保持光鮮亮麗的鏡面效果。

後置指紋解鎖,提供0.09s的解鎖體驗,在百元機當中可以說是卓爾不羣。

表現不凡的拍照功能

對於聯想來說,此次推出K5s,並將低價與AI+四攝作為一個重點,大有像行業發起挑戰的意思。眾所周知,在現有的手機中,AI+四攝大多存在於旗艦機中,價格也是分外動人,並不能滿足國民的需求。而K5s改變了這個痛點。

聯想K5s後置1300萬(AF)+ 500萬像素(FF)雙攝像頭,支持PDAF(自動對焦),配備雙色溫閃光燈,支持背景虛化、HDR、全景拍照、美顏。

前置相機為1300萬(AF)+ 500萬像素(FF)雙攝像頭,支持1080p視頻拍攝和人像模式、美顏。

多說無益,曬一波樣張:

得益於HDR模式,很多樣張中的色彩都顯得更為誘人。光照良好的情況下,畫面通透感很強,細節很完整,暗部也所有提亮。

人像模式下,背景虛化的較為自然,摳圖也算細緻。配上雙色溫閃光燈及多幀降噪功能,硬體級背景虛化及智能亮度調節,使畫面更通透。

前置自拍來一張。

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一張出彩的照片,往往只發生在一瞬間。尤其是想要記錄與家人美好生活的用戶,快速定焦可以說是非常有必要了。聯想K5s在這方面,也進行了挑戰。配備PDAF快速對焦,能夠精準快速定格,讓用戶不會錯過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系統+配置篇:實用主義至上

配置方面,聯想K5s採用在處理器上搭載聯發科Helio P22處理器,搭配4GB運行內存讓系統運行流暢,多任務處理無壓力。根據互聯網上的公開資料顯示,聯發科Helio P22就是之前聯發科P20的小幅升級版,其採用最新的臺積電12nm FinFET工藝製程,配備4個2.GHz A53+4個1.5GHz A53處理器的架構。此前,小米推出的紅米6就搭載了Helio P22處理器。

運行王者榮耀、喫雞遊戲也ok的。

ZUI一直是諸多粉絲的心頭好,而此次聯想S5 Pro再接再厲,通過預置的ZUI系統實現了軟硬結合,最終使得該機好看也好用。對於全面屏來說,以往常見的安卓三大金剛鍵無疑變相的侵佔了可視面積,而聯想K5s系統中的U-Touch無疑是種非常優秀的解決方案。其可通過上滑、上滑懸停及左右下方橫拉,實現返回鍵、Home鍵與多任務管理鍵的效果。

聯想K5s還引入全新的U健康,可以隨時完成運動檢測,有效記錄步數、運動狀態等信息,並根據用戶的個人信息私人訂製運動計劃,同時支持心率檢測,讓用戶可以實時掌握自己的心率狀態。

另外,問診服務還對接了春雨醫生,有疑難雜症的用戶可以實現在線問診。這樣的打通就很有移動醫療的感覺了。

手機負一屏也沒有浪費,設置了新聞資訊內容。

總結

3090mAh大容量電池能夠滿足長時間續航的需要,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玩遊戲電量不夠。

針對用戶關心的價格問題,按照聯想手機的介紹,聯想K5s定價為798元,10月23日上午首銷。

從價格上來看,聯想K5s希望和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的入門手機一較高下。正如其代言人朱一龍一樣,聯想K5s集實力和顏值於一身,令人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

王小琉(個人微信wangxiaoliu203406),微信公號「王小琉」。科技專欄作者,前中央媒體人。

智能硬體體驗者;IT&科技領域觀察者、記錄者、評論者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