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犯生.jpg

 

最近看了什么电影呢?当自己真的没什么时间看电影的时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某些电影票房不如预期了。

Baby_Driver_poster.jpg

像我,明明列出了一堆电影要看,《老师,怪怪怪怪物!》《谢谢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Baby Driver》《模犯生》《敦克尔克》二刷……,最后我只看了Baby Driver跟模犯生,我发现在极端烧脑的一天过去之后,我只想看会让我爽的电影,也就是,可以保证看完会很满足的电影──也就是口碑好的电影,或是保证看完会有生理反应的电影──如能笑能哭而不是看完面无表情去上厕所的电影。

对不起九把刀,虽然《老师,怪怪怪怪物!》影评评价很高,但是我就是提不起劲去看这部电影,倘若是我之前没上班的状态,我应该看完敦克尔克就去刷了,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部电影的票房并没有那么好的原因,因为大家都说看完这部片,觉得九把刀很聪明,觉得故事隐喻现在的世界很棒,但没有人直接写出「干,好好看!」「靠,我要二刷!」「看完真是太开心了!心情好好!」这种直接的评语,所以在电影院一片片海之中,他自然就不是第一首选。

 

同样的,《谢谢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也是,不过这部电影有很强的基本盘,票房似乎很好。哈日族果然不是一般族群。

 

所以,商业片究竟是什么?就是看完会马上让人有反应的,而不是可以让人写分析,或是给你几十分的。大家都以为思想是重要的,是的,思想的确是重要的,但我们要赚他钱的一般大众,平均一天集中思考八小时以上,凭什么我们要求他们要为了一部电影在继续稍两个半小时?人家不能休息一下吗?

 

话说如此,杨德昌的《一一》跟《海滩的一天》票房依然好得吓死我,原来这年头还有这么多人愿意看杨德昌,不过话说回来,所谓的「好」也不过是三四百万的票房,这样的数字也不会是商业片,顶多就是小众艺术电影的中上罢了。

 

前两周真的是忙碌到一个让人崩溃的程度,每天到了下午五点,公司同事们就开始抹精油,按头皮,头昏脑胀甚至头痛欲裂。那时候我正在跟一个作者谈签约,他寄来了一部没有曝光过的作品给我评估。他说,自己不觉得这作品成熟,希望我给他建议,我看了,一开始是觉得这故事设定真是有趣,但我没想到它会成为这两周头痛的救星!当我累到眼睛张不开,只要转去看他的作品,就会心情大好,整个人的精气神归位,让我能够继续去应付恼人的公务。

 

你说那部作品很伟大吗?对我而言,当然是伟大的,但那不是什么名家之作,文笔当然也不可能拿下任何的文学奖,但他却能够引起我的情绪与注意力,让我能够暂时放松,并且感到快乐。

 

简直比毒品还可怕了吧?但那只是一部小说,一个通俗的题材,有趣的设定与情结。

 

我很有幸跟作者签了约,我拜托他再多写两篇,他答应了,真是让人期待。今天,我把这部作品推荐给另一个同事看,她比我更烧脑,她看到一半跟我有一样的反应:「这部小说会红吧!」我也希望会红,毕竟她居然有让疲惫的脑细胞自然修复的效果,根本应该上架医疗产品。

 

伟大,并不是在于艺术上的某一些成就,只要能够稍微修复这世界的疲惫状态,我们就应该颁给他们伟大的奖牌。至于什么艺术成就,文学成就?那只是有钱有闲、或是某些不需要或不在乎生活状态的人,才能够了解的东西。

 

而我一直觉得,就算能理解这些事情,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毕竟这么多艺术家,说穿了,想要的不也是那一些世俗的东西,还不准别人说实话。

 

回头来讲电影。《模犯生》票房好好,好到人家男女主角今天都来台湾谢票了!口碑似乎是爆棚,但真的那么好看吗?

 

我看了,嗯,经过《模犯生》以及之前《目击者》的洗礼,让我充分理解到一件事:一个故事的艮未必要很新奇,情结也未必要出人意料,but万一两方面都没那么强,那音乐一定要强,剪接一定要快,只要把观众的注意力引领到其他地方去,自然就不会去纠结在情结的差错上。看完《模犯生》我只有一个想法:靠,这音乐跟敦克尔克一样大声!但敦克尔克毕竟是战场,模犯生可是高中教室。

 

这样说,也不代表我讨厌模犯生,或是大家不该去看这部电影。只是,或许自己年纪真的太大,许多跟我一样年纪的(或是观影年龄差不多的)友人,都有这种「电影中年危机」──好像什么手法都看过了,什么也都不新奇了,所以电影再怎么精采,也不能让我们赞叹,除非是像「敦克尔克」那种很少见(没见过)的电影叙事手法,再不然就得把故事说得相当流畅,否则,什么电影可以打动我们?很少。

 

Baby Driver(我永远记不起来中文片名是什么)也是一样,当初选择这部电影,就是图一个「爽」,看完出来,说真的有没有被爽到?有啦,但期待过高永远都是一个大问题,让你变得很难被满足。若是要说惊奇,我隔壁坐了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一开始我很怕他会不停问他妈问题,后来发现他居然不吵不闹也罢,看完之后还可以跟他妈分析这部电影用音乐带动影片节奏,看来是个小闻天祥的架势,要不是怕被人家误会诱拐未成年孩童,不然真想签他──签他干嘛呢?写影评吗?岁了,竞争好激烈,虽然12岁是个卖点,但还是不要摧残人家的青少年时期好了。

 

 

于是,我最近真正有被娱乐到/被真正吸引注意力的影视作品是什么呢?其实就两部:敦克尔克跟秘密森林。对,那部Netflix上的韩剧秘密森林,当然主要原因是看到最后觉得男主角很有魅力,情节的话,看第二遍就会发现很多纠葛其实没必要,但还是被吸引在里头,跟检察官一样被线索绕得团团转。其次是《大佛》,不知为何,听著那些台语对白,就有一种放松的感觉,感觉可以一直听他们讲屁话,一直讲一直讲……

秘密森林.jpg

宁可把时间重看真的保证会好看的作品,也不敢把时间拿去有可能难看的作品上冒险。电视剧还可以马上转台,电影院真的是付钱走进去就是两小时跑不掉,到底那个所谓的勾(hook)是什么?恐怕不是什么三幕剧公式里谈的该救英雄还是猫咪,而是现代人的生活与瓶颈,观众们你们为什么疲惫、你们要的是什么、我该给你什么?

【大佛普拉斯】前导海报.jpg

说起来其实没那么难,不就是让观众找回情绪的能力而已,让我们能够哈哈大笑,或是默默哭泣,世界都已经让我们如此无言,请不要再让我进戏院还得继续无言罢了。

 

好简单?不,好难,其实,不然怎么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