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记忆‧原始能量 「吴炫三回顾展」

展出地点:国立台湾美术馆

地址:台中市西区五权西路一段2号

电话:04-23723552

展期:3/17-5/27  9:00-18:00

 

21.JPG

 

还未踏进国美馆,远远的就看到广场前的巨型雕塑,能够在户外空间欣赏这么大型的作品,心情、视野都宽阔起来~巨型雕塑作品中,有人的表情、原始部落图腾、动物造型雕塑....,都在这一片偌大空间里尽情展翅~四周环绕的高楼,虽然不时拉回身处都会的现实,但一转眼又掉落在吴炫三的充满原始生命能量的木雕丛林中,走著、晃著、看著,不是迷宫,却是可以诱惑前来欣赏这批庞然大物的灵魂,驻足长久~

 

30.jpg

20.JPG

 

是不是有一种木柱参天的错觉?!

 

29.jpg

32.jpg

33.jpg

28.jpg

 

仔细看,每一个巨型雕塑作品都很有表情,满溢丰富的生命能量~

 

吴炫三以「旅行」寻找创作灵感,特别对非洲、南太平洋、中南美洲等地原民部落及北极爱斯基摩人的生活非常著迷,台湾原住民部落图腾也是灵感之一,这些原民部落元素经常大量出现在他的各式作品当中。

 

19.JPG

18.JPG

 

这件作品像极雄赳赳的战马,让我想到木马屠城记的木马~~

 

30.jpg

 

作品本尊在室内展览馆~

 

31.jpg

 

这组作品有对称的两件,在广场前形成有趣的门面

 

34.jpg

 

询问过展场工作人员,室内展览馆区的作品是可以拍照的~

 

室内也有巨型雕塑作品,巨型雕塑是吴炫三近20年来最受瞩目的创作系列之一,特别的是他「红黑白时期」的作品,以台湾排湾族与代表部落精神的百步蛇图腾,及达悟族的红、黑、白族群色彩,开启全新的创作风格,加上游历非洲、中南美洲、南太平洋等地,当地原民部落的图腾信仰,让他的大型木雕作品,表现出原民部落的魔幻神采~

 

01.JPG

03.JPG

04.JPG

05.JPG

07.JPG

08.JPG

10.JPG

14.JPG

 

吴炫三的水墨作品《学字的小孩》

 

11.JPG

 

吴炫三的水墨作品《念》

 

12.JPG

 

木板作品

2007-2008年以畸零木为素材的作品,纪录旅行南太平洋期间,原住民儿童的童颜童语

 

13.JPG

 

「把风景画在脸上」系列

「阳光时期」作品,在非洲,发现非洲人皮肤黝黑如镜,在艳阳下,蓝天、沙漠、森林,会在非洲人的皮肤上反射入景,发展出独树一帜「把风景画在脸上」的绘画风格~

 

35.JPG

36.JPG

 

「把风景画在脸上」系列展览室里的小型雕塑,喜欢观察雕塑上人物的脸部表情~

 

16-1.jpg

17.JPG

 

看著这幅作品,想到毕卡索,也是同样色彩鲜艳的人物绘画作品,但吴炫三的平面作品却有著3D的视觉~

 

06.JPG

 

吴炫三的手工书及作品小模型

 

24.jpg

22.jpg

 

除了色彩鲜艳,这系列作品人物有种拼贴的奇妙错觉~

 

23.jpg

25.jpg

 

现场也有手稿,我喜欢看艺术家手稿,总觉得手稿可以窥见创作灵感的初始、贴近创作者当时创作的心境~

 

38.jpg

 

每件作品都会有吴炫三的签名~「阿山」

 

签名.JPG

 

直觉‧记忆‧原始能量~「吴炫三回顾展」5/27就结束展出了,有计划看展的朋友要把握时间喔~

 

以下是整理自展场吴炫三的创作大事记,从几个重要时期可以认识吴炫三的创作脉络~

 

1960-1963年

就读淡江中学

 

1964-1968年

就读师大美术系,1968年在台湾省立博物馆举行首次个展

 

1969

作品连续三次(196919711973)获选代表台湾参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

 

1971-1973年

留学西班牙,就读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开始以「旅行」寻找创作灵感

 

1973-1976年

赴美国纽约发展,开启创作阶段的「纽约时期」,以超写实手法描绘都市生活相关主题,1976年返台定居

 

1976-1978年

改变「纽约时期」超写实手法,重新以直觉及感性为绘画方向

 

1978年

于东京举办首次个展,受日本艺评家影响,决定追求更具个人辨识度画风,1979年前往非洲旅行,寻求新的创作灵感

 

1979-1980年

第一次赴非洲旅行,11个月途经31个国家,在非洲找到创作转捩点

 

1980-1983年

体认「阳光」是万物生长、蕴藏神秘生命力量的泉源,发现非洲人皮肤黝黑如镜,在艳阳下,蓝天、沙漠、森林,会在非洲人的皮肤上反射入景,发展出独树一帜「把风景画在脸上」的绘画风格

 

1983-1984年

第二次赴非洲旅行,历经13个月,深入马雅文化、印加文化、印第安文化、亚马逊文化起源地区

 

1987-1989年

多次进入南太平洋岛屿进行研究,行遍「巨石文化」区域中的马来西亚、苏门答腊、菲律宾、印尼、帝汶、新几内亚、婆罗洲、斐济群岛、复活节岛等地

 

1990-1991年

赴北极阿拉斯加爱斯基摩族生活区域旅行研究

 

1992年

于法国成立巴黎竹庄工作室,与来自世界的13万艺术家同台竞争

 

1992-1995年

再次深入南太平洋群岛旅行,观察南太平洋原住民族文化,发现与台湾排湾、布农、鲁凯、达悟族有许多共通点

 

1995年

远渡南洋到印尼龙目岛萨萨克族部落,用部落古老方法创作「臭火焦陶」系列

 

1996年

开始运用排湾族百步蛇图腾、达悟族的红、白、黑特殊色彩,开展以「阴阳纹」为主体的「红白黑时期」作品

 

1997年

开始创作木板画

 

1998-1999年

首次于法国巴黎举办个展,荣获法国政府授勋「文化骑士勋章」,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

 

2001年

在苏门答腊、爪哇两地成立巨木雕刻的大型工场

 

2008年

于北京奥运期间,受邀举办「吴炫三:我们都是一家人 都会丛林 绿色奥运」个展,作品返台,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广场及士林官邸公园展出

 

2009-2012年

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理石皇宫国家美术馆举办「吴炫三的丛林启示录」个展

 

2013年

以「狂热」、「执著」创作信念带入水墨画,创作《残墨新语》(2013)、《狂墨黄山》(2014)二系列作品

 

2018年

于台中国立台湾美术馆展出「直觉‧记忆‧原始能量~吴炫三回顾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