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提要:那是一個擴張的時代,雄心壯志的伊凡有能力有手腕,而且其他國家,不是遭受滅亡,便是被打得一蹶不振,他將自己視為金帳汗的自然繼承人,也就不足為奇。感興趣的話,可以接著往下讀。

當年伊凡雷帝的父親瓦西里三世在病重之際,為了保障兒子日後的王位穩定,特意下詔建立了一個由七位大貴族組成的攝政會議,這七位貴族將輔佐年幼的伊凡,直至他到十五歲親政時為止。這七個人都是當時權傾一時的重臣,其中以伊凡的舅舅格林斯基大公為首,其次還有瓦西里三世的弟弟,也就是伊凡的叔叔安德烈;門庭顯赫的瓦西里和伊萬·舒伊斯基兄弟(另有父子的說法),另外三位是扎哈林,圖奇科夫和沃倫佐夫三位大公。按照瓦西里三世的想法,這種安排足以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可以保證年幼的伊凡有足夠的能力對抗反對派雲集的大貴族杜馬。

瓦西里三世去世還不到一年,大公國內部就開始分裂,以攝政會議的王黨為一方,以葉蓮娜為首的後黨為另一方,權力之爭拉開序幕。第一個回合的後黨和王黨之爭以太后葉蓮娜的勝利而告終。

太后葉蓮娜在攝政四年後的1538年4月3日,突然暴病身亡。史學界一致認為,太后格林斯卡婭是被毒害謀殺的,年幼的伊凡成為孤兒。王黨捲土重來,在格林斯卡婭去世後六天,就逮捕了太后的寵臣奧伯連斯基,將其投入監獄處死。以舒伊斯基兄弟為首的王黨重新執掌攝政會議,操縱伊凡處理國政。舒伊斯基兄弟雖累世名門,但是對伊凡四世毫無敬意,欺負伊凡年幼,在宮廷上下為所欲為,甚至公開侮辱伊凡和他弱智的弟弟尤里。在瓦西里·舒伊斯基死後,伊萬·舒伊斯基成為攝政王。可沒有當幾天,就在1540年被大貴族杜馬驅逐,取而代之的是為人正直的別利斯基大公。過了兩年,舒伊斯基再次暗中活動,推翻了別利斯基,再次成為攝政王。舒伊斯基一上台,就對反對他的朝臣們大肆迫害,逮捕殺掉了不少支持伊凡和別利斯基的大臣。

舒伊斯基在權勢炙手的時候,只注意監視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卻忘了盯住早熟的少年大公伊凡四世。1543年12月29日,在大貴族杜馬開會期間,時年十三歲的伊凡四世突然命令手下衛兵逮捕舒伊斯基。儘管當時舒伊斯基在伊凡周圍和朝中安插了不少黨羽,但是事發突然,誰也沒有想到伊凡能有此舉,更不敢公開在朝堂之上反對大公。支持伊凡的大臣們趁機一舉消滅了舒伊斯基在朝中的勢力,同時推舉伊凡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尤里·格林斯基為攝政王。

1546年12月,伊凡四世決定開始親政。次年1月16日,伊凡登上王位,正式自稱沙皇。拜占庭大牧首約瑟夫和其他三十六位拜占庭教區都主教承認了伊凡的沙皇稱號,得到了東正教會的認可,這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君權神授"和"莫斯科是第三個羅馬"的認可,也就是俄羅斯君主的權力來自上帝,而莫斯科是君士坦丁堡的繼承人這個神權和君權交織的雙重法律認可。於是,沙皇俄國誕生了,第一任沙皇也就這樣走上歷史舞台。

雄心勃勃的少年沙皇開始推行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旨在加強中央集權,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1547年莫斯科大火之後,伊凡四世平定了城中居民因謠言煽動而引發的暴亂,此後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智囊團。

經過一系列的政治、軍事改革後,伊凡四世極大地鞏固了中央集權,把政權和軍隊牢牢地抓在手裡。這首先體現在軍隊的作戰能力上:當時的俄軍裝備了十六世紀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火炮,相應地也建立了一個新的軍種--炮兵,一躍成為歐洲最強的軍隊之一。經過數年經營,俄軍擁有了數量龐大的火炮。

在俄軍完成鳥槍換炮的轉變後,雄心萬丈的伊凡四世決定像祖輩和父輩一樣,開疆拓土。第一個目標就選定了喀山汗國,目的已不僅僅是讓喀山俯首稱臣,成為藩屬國,而是徹底征服,把喀山併入俄國領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伊凡三世前後共三次出征喀山汗國。前兩次東征因為天氣原因和兵力不足而失敗。第三次親征喀山汗國,這一次伊凡四世帶了一支15萬人的龐大軍隊,另外配備了150門火炮。喀山抵擋不住俄軍的進攻,很快喀山就陷落了,稱霸百年的喀山汗國滅亡,喀山正式併入俄羅斯版圖。

喀山汗國滅亡後,俄羅斯加緊了在伏爾加河流域的殖民化,俄羅斯各地移民大舉向東遷徙,潮水般地漫延過伏爾加河、烏拉爾山,裘皮和木材變成滾滾財富,通過喀山流入莫斯科,使得俄羅斯在同歐洲的貿易中獲得了巨額利潤。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喀山就成為了多民族混居的繁華重鎮。

隨後繼續順利滅亡阿斯特拉罕汗國,在取得一系列輝煌的軍事、政治勝利之後,伊凡四世開始集中精力對付克里木汗國,並於三年後北伐成功。

在對外擴張頻頻得分之際,國內政局出現動蕩。宮廷內出現的事變使得伊凡四世的性格逐漸發生了變化。

1553年,伊凡四世突然病倒,高燒不退。宮廷御醫束手無策,馬上就有消息說沙皇將不治身亡。沙皇病重的消息傳出宮去,大貴族們馬上就激烈的權力之爭,為日後權力劃分展開激烈爭奪。爭奪之激烈已經達到了公開程度。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伊凡四世竟奇蹟般地復愈。

為了爭奪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沙皇俄國同這一地區的鄰居們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伊凡四世時代,俄羅斯的邊境線是楚德湖北岸和拉多加湖西岸,邊境線與芬蘭灣平行,距俄境到芬蘭灣最近處僅70餘公里。獲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領土擴張,而是具有巨大的戰略和經濟利益。如果俄羅斯能夠在芬蘭灣建立一個港口,就可以貫通整個北方通商路線,自行出海,到英國、丹麥進行自由貿易,而不必途經波蘭立陶宛王國或者瑞典;其次,沒有港口城市,就無法建立起強大的海軍,也就無法保證俄國在這一地區的政治存在。

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軍事行動引發了歐洲的恐慌。接下來波蘭立陶宛王國、瑞典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原本即將以俄軍勝利告終的立窩尼亞戰爭變得長期化,參戰各方停停打打,不斷地和談、開戰,就這樣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583年。最終俄羅斯也沒能獲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持續25年的立窩尼亞戰爭不但沒能達到預期目標,反而以俄羅斯西北領土上的六座城市被瑞典佔領而告終。

1560年,伊凡四世的皇后阿娜斯塔西·格林斯卡婭被毒殺身亡,在喪妻之後,伊凡四世的性格大變,日益變得多疑冷酷。伊凡四世對周圍近臣和貴族們的懷疑逐漸變為猜忌以致憎恨。本來就時時盤算如何鞏固君權、削弱貴族勢力的伊凡四世變得煩躁暴戾,開始對大臣們斧鉞相向。

1562年,伊凡四世宣布"消藩",直接剝奪了所有貴族的領地,宣布所有俄羅斯的土地為沙皇一人所有,也大概就是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時的沙皇俄國是典型的分封建制的君主集權國家,所有受分封的督軍、貴族各自代表沙皇統治自己的領地,也就是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樣一來,失去領地的貴族們變成了依靠國家俸祿生活的"公務人員",不但權力遭到剝奪,在經濟上也陷入受制於沙皇的境地。

伊凡四世首先清洗了自己的近臣,提拔了一些本非貴族出身的大臣。正因為他們的非貴族出身,才獲得了沙皇的信任。而這批近臣也不遺餘力地依靠剷除王公貴族和朝中大臣,來博得伊凡四世的信任與歡心。在這批近臣中,最出名的就是名為格里高利·斯庫拉托夫的御前侍臣,因其身材矮小,人送外號"矮子斯庫拉托夫"。

伊凡四世宣布建立消藩區,並在消藩區屬地挑選精壯青年,嚴加訓練,建立了沙皇禁軍。所謂消藩區,就是沙皇直轄區,在行政上直接受沙皇管轄。消藩區覆蓋了莫斯科周圍的幾個城市,還有莫斯科城內的幾條街道。在消藩區內,執行沙皇意志的只有禁軍,禁軍集司法、審判和執法於一身,而且只向沙皇一人負責。這就使得伊凡四世可以隨時按照個人意願,逮捕任何一個人,不經任何司法程序隨意定罪,加以處置。

伊凡四世在基本清除了他認為的貳臣之後,回到了莫斯科。這時候伊凡四世的獨裁權力達到了頂峰,全俄羅斯上下噤若寒蟬,無人敢於發表任何與沙皇相左的言論。在貴族們集體失聲之際,只有代表神權的教會,敢於公開反對沙皇。

對貴族們大肆殺戮之後,伊凡四世並未罷手,清洗和鎮壓浪潮被沙皇禁軍進一步放大。根據密報,伊凡四世認為諾夫哥羅德暗中和波蘭立陶宛王國勾結,圖謀叛變,於是派禁軍前往該城,大肆進行逮捕和處決,諾夫哥羅德被禁軍血洗一空。

伊凡四世因消藩過程中展現出的恐怖手段,獲得了"伊凡雷帝"的稱號。

國內政局的動蕩不可避免地招致外敵的大舉入侵。南方一直尋隙覬覦俄羅斯的克里木汗國集結兵力,開始進攻俄羅斯。

此前克里木汗國一直沒有停止對沙皇俄國南部地區的侵襲,但都不是很順利。

1571年,波蘭立陶宛國王西格蒙德-奧古斯特勸說克里木汗德夫列特一世進攻俄羅斯。德夫列特一世一直以韃靼人諸汗國之首自居,加之此前曾發誓要恢復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故而作了充分準備,進軍北伐。

很快,克里木汗國的聯軍就抵達俄羅斯腹地,佔據了莫斯科以南的大片土地。起初德夫列特一世並沒有計划進攻兵精糧足的莫斯科,但在北伐途中,遇到少量背叛伊凡四世、前來投奔克里木汗的俄軍。據叛軍透露的情報,俄羅斯不但因消藩引發政局動蕩,而且這一年又發生大面積饑荒,加之爆發瘟疫,因飢餓和瘟疫致死的人多達數十萬,莫斯科城內空虛,已經無力對抗克里木軍隊。德夫列特聞言,立即決定全力進攻莫斯科。

德夫列特一世是一個出色的軍事統帥。在力量對比懸殊之際仍未敢輕敵大意。此後德夫列特的軍隊沒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直抵莫斯科城下。無力抵抗克里木大軍的俄羅斯軍隊只好撤出莫斯科,伊凡四世在亂軍之中也倉皇出逃,差點被韃靼人俘虜,最後在極少數禁軍的保護下,逃到了莫斯科以北的羅斯托夫城。

克里木汗國重創俄羅斯,守衛莫斯科以及莫斯科南部地區的軍隊基本全軍覆沒,受命領兵抵抗的大將別利斯基陣亡,莫斯科遭到了沉重打擊。德夫列特一世因擊敗強大的俄羅斯,毀滅莫斯科這個輝煌戰果被稱作"塔赫特·阿里甘",意為"摘下皇冠的人",自此成為克里木汗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德夫列特自己也覺得其歷史成就簡直可以和歐洲人當年稱之為"毀滅王子"的撒馬爾罕汗國的鐵木爾大汗相比。

德夫列特給逃走的伊凡四世發去一封書信,要求伊凡四世免去沙皇稱號,允許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兩個汗國復國。伊凡四世答應了德夫列特一世的要求,該稱自己是莫斯科大公,同時答應阿斯特拉罕汗國復國,但同時拒絕了喀山復國的要求。

德夫列特一世的大臣們建議接受伊凡四世的回復。但這時德夫列特一世並不滿足於到手的成果,恢復兩個韃靼汗國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他的胃口。他覺得應該就此機會,徹底征服俄羅斯,建立以克里木汗國為首的龐大帝國,重現當年金帳汗國的輝煌。

在拒絕了伊凡四世的求和請求之後,在1572年,德夫列特一世集合起一支比上次北伐還要龐大得多的軍隊,發兵攻打俄羅斯。由於德夫列特一世在攻打俄羅斯戰爭中取得的輝煌戰果,越來越多的人自願加入克里木汗國的軍隊,指望在二次北伐莫斯科的戰爭中分得一杯羹。

伊凡四世很快就聽說了克里木汗國組織起來的巨大軍事力量,因此他也在積極備戰。俄羅斯國內雖然因政局動蕩,饑荒和瘟疫導致國力空虛,但上次戰爭的慘痛結果使得各派放棄前嫌,竟然臨陣達成了空前的團結。

本以為勝券在握的德夫列特沒想到一鼓可下的莫斯科能夠在短期內組織起這樣頑強的抵抗,為開戰後的失利大為惱怒。這時他犯下了一個輕敵的錯誤:由於誤判敵情,他沒有命令主力部隊全力壓上俄軍防線,一舉擊垮守軍,而是把精銳部隊逐次投入戰場。最後,在混戰中率領克里木聯軍前鋒部隊的汗國王子陣亡,德夫列特一世在為數不多的親兵保護下,殺出重圍,逃回克里木汗國。俄軍全線反擊,將剩餘的克里木聯軍殘部打回南方。在此後的百餘年裡,克里木汗國仍然在每年春夏季節出動騎兵,侵擾俄羅斯南部邊境地區,但在莫洛季戰役以後,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喪失了深入俄羅斯腹地進犯莫斯科的實力。

也就是在這一年,劫後餘生的伊凡四世下令取消了消藩。

晚年的伊凡逐漸陷入昏亂,終日不理政務,常常做出不可理喻的行為,以接見外賓,向客人炫耀所藏珍寶為樂。1584年3月18日午後,克里姆林宮裡的喪鐘敲響,宣告伊凡雷帝病逝,時年54歲。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是大貴族鮑里斯·戈東諾夫和別利斯基大公兩人聯手,通過沙皇的近臣給他服下了含有毒藥的食物,除掉了伊凡雷帝。

回頭說,伊凡四世親政之始,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包括沒有能力實際統治,但是建立了居民點的偏遠地區,一共280萬平方公里左右。在伊凡四世統治末期,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幾乎增長了一倍,達到了540萬平方公里。這已經比其他所有歐洲國家的總面積加起來還要大。和祖輩伊凡三世、父輩瓦西里三世相比,征服喀山汗國的意義遠遠超出了當年的征服諾夫哥羅德和斯摩棱斯克,此外阿斯特拉罕汗國被征服,整個伏爾加河流域併入俄國版圖,南方的大小諾蓋汗國、東方的西伯利亞汗國在被擊敗後稱臣,南方草原上的哥薩克人也成為沙皇俄國的忠實保衛者。在伊凡四世統治時期,俄國的人口也快速增長,沙皇直接統治下的總人口達到1200萬人,無論領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都是歐洲的最大國家。此外,伊凡四世還著手進行了一系列政治、軍事的重大改革,極大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俄羅斯國家的整體實力,對日後俄國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儘管伊凡雷帝在消藩時期的大舉殺戮造成國內政局動蕩,招致強敵入侵,造成慘重損失,但最終俄羅斯還是保持了獨立和完整,並很快地恢復了過來,在劣勢中頑強抗爭,憑藉微弱的兵力一舉擊敗強大的克里木聯軍,使得克里木汗國一蹶不振。

斯大林和彼得大帝都把伊凡雷帝當作榜樣,並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就是,如何在陰謀和冷酷中成長,如何同貴族們作鬥爭,如何加強中央集權,最後達到權力頂峰。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要先來從金帳汗國說起。金帳汗國(1242-1502),又名欽察汗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位於今天鹹海和裏海北部的俄羅斯和東歐和中歐地區。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第二子拔都1242年在伏爾加河下游地區,建立金帳汗國,即欽察汗國。彼時俄羅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國還只是金帳汗國統治下一個小小公國,後來莫斯科公國獲得了幫蒙古人徵收金帳汗國內各大公國的稅務差事才慢慢發展起來。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四世的老爸,這裡更正一下伊凡四世是俄羅斯 第一任沙皇,伊萬雷帝是他的專稱)擊敗欽察汗國分裂後的大帳汗國,使得俄羅斯從大帳汗國獨立出來。伊凡·瓦西里耶維奇(1530-1584)1547年加冕稱沙皇自此俄羅斯帝國時代開啟。在先後從金賬汗國殘留勢力手中吞併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大量領土,是以伊凡雷帝將自己視為金賬汗國繼承人。

還有個原因在金賬汗國統治的兩百多年很多俄羅斯 貴族有蒙古血統。伊凡雷帝的母親就有蒙古血統。所以 現在有些歷史學家也認為伊凡雷帝是成吉思汗的子孫。


俄羅斯被金帳汗國統治三百年,在目前俄羅斯境內的浩瀚的大地上,幾乎所有的俄羅斯、靼靼兒人、巴什基爾人都多少混有蒙古人的血,這也是被大家所僅僅熱道的「戰鬥民族」的血液。俄國從一個歐洲國家變成一個和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大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金帳汗國血液,也是當初對當時酷治的一次歷史的報復。合古語「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蒙古帝國三百年的帳,被從伊凡雷帝開始的沙皇到十九世紀為止徹底的討回來了……古今中外開戰者必須出師有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