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1年東北第一家鳳城劉家河農信社算起,遼寧農信“支農老字號”品牌已走過68年風雨歷程。作爲遼瀋大地上唯一的省級地方性金融機構,遼寧農信服務“三農”、振興鄉村的初心始終未改,這項政治責任始終珍視,這一歷史使命始終牢記。長期以來,遼寧農信人始終如一地堅守着國家金融領域大政方針政策在農村縣域執行者、踐行者的角色,始終如一地描繪着新時代小康社會建設、遼寧全方位振興的宏偉畫卷。

全國兩會勝利閉幕,新的起點,如何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做好“三農”金融服務工作,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就深化農村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加強普惠金融服務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等相關問題,獨家專訪了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王中印。

《農村金融時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遼寧農信是如何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的?

王中印:多年來,遼寧農信始終牢記服務“三農”宗旨,堅持市場定位,加快金融服務創新,針對遼寧省內“三農”特點,順應遼寧振興發展大勢,全面提升金融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在遼寧全面振興中強筋健骨,在鄉村振興中有效發揮着金融主力軍作用。

首先,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持續發力。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我們準確把握金融運行規律、全面增強抵禦風險能力,更要求我們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不斷加大農村信貸結構調整,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爲此,我們創新思維,推出了適應新時代“三農”發展的金融新產品,把林權、宅基地和承包地經營權、海域使用權納入其中,全力支持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發展,做大做強優質特色農業產業。通過深耕“三農”市場,2018年,全系統涉農貸款創下2130億元的歷史新高。

其次,把金融服務向扶貧攻堅縱深領域拓展。遼寧省聯社積極拓寬與政府扶貧部門合作渠道,推進“融資+融智”扶貧模式,變“輸血”爲“造血”。通過產業就業、救助扶貧等方式聚合金融資源,助力脫貧攻堅。2018年,累計募集扶貧救助基金450萬元,對義縣113名應屆大學生和北鎮100名特困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資金救助。同時,通過對貧困戶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考覈,遼寧農信進一步加大了扶貧貸款投放。截至2月末,全系統扶貧貸款餘額達26.76億元,累計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5.2萬戶。並且通過拓展深度貧困地區直接融資渠道,確保金融精準扶貧、基礎金融服務在全省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

三是全面優化農村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在農村金融服務中,遼寧農信以產業發展爲引領,通過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全面優化農村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形成一大批可複製、易推廣的農村金融特色品牌。圍繞“幸福和諧鄉村”建設,我們大力支持職業農民、各類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圍繞“富裕鄉村”建設,我們全力支持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圍繞“興旺鄉村”建設,我們大力支持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我們支持了智慧農業發展和農業科技運用;在改善農村金融支付環境同時,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爲農民合作平臺、供銷成員提供信貸支持,進一步拓展了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農村金融時報》:農信事業因“農”而生,與“農”同興,多年來,遼寧農信如何做到服務“三農”主業不偏離?

王中印:服務好鄉村振興,提高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能力是新時代遼寧鄉村振興發展對遼寧農信提出的客觀要求,支農支小、不偏離“三農”主業是遼寧農信改革發展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的。爲此,我們從遼寧經濟發展內在規律入手,立足自身實際,強化金融服務功能,不讓資金空轉或脫實向虛,爲推進“銀稅互動”,將企業納稅信用與融資信用相結合,推進供應鏈融資,紮實推進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

給予企業無還本續貸支持,簡化續貸流程,支持融資週轉“無縫銜接”;充分運用票據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爲客戶提供優質多元金融服務方案;加強與省擔保集團、省農業擔保集團對接,審慎開展與無違約記錄的優質融資性擔保公司合作,全力支持實體經濟持續穩健快速發展。

近年來,遼寧農信根據鄉村振興和“三農”發展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和金融產品,持續提高農村金融服務質量效益,大力支持和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尤其在金融產品的研發方面狠下功夫,我們通過梳理現有產品、自主研發新型產品、借鑑引進同業成熟產品等方式,結合客戶行業特點和資金需求差異,綜合考慮地方民營企業經營特點、資金運營習慣等因素,陸續推出了一批具有遼寧特色的信貸產品。同時,通過不斷豐富和完善涉農金融產品,因地制宜地研發創新適合鄉村融合發展所需的融資、結算、理財、代理等各類產品,推動各項金融業務向鄉村地區拓展、向移動互聯網轉移。用線上交易滿足不同客戶羣體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打造農村新金融服務場景,爲農民提供金融消費新體驗,努力豐富和完善農村金融支付環境建設。

《農村金融時報》:作爲三大攻堅戰之一,如何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受到廣泛關注。努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遼寧農信在這方面有哪些舉措?

王中印:在省委、省政府積極領導推動和監管部門有效指導幫助下,遼寧農信全面推進農信社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通過改制,遼寧農信既化解了風險、排除了暗礁,又提高了服務水平、提升了農信形象。尤其是極大地改變了廣大員工精神面貌,激發了工作熱情,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同時,通過加強風險識別、監測與管控,以制度建設爲基石,打好“組合拳”。省聯社先後制定了防控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案件風險等意見辦法,逐步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制建設,有力推動了全面風險管理理念深入人心。2018年,我們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各個層級的風險管理培訓7000餘人次,不斷加強合規文化建設,從根源上牢牢守住風險底線,確保全省農村合作金融安全穩定,有效提升了風控能力和發展質量,爲遼寧振興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在築牢風險防控堤壩的同時,遼寧農信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通過公司化改造,逐步建立科學嚴密的內控機制、審慎靈活的管理機制、以客戶爲中心和以市場爲導向的業務經營機制、充分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全面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通過不斷改善和優化金融供給,整合業務渠道,全面提升金融供給的配置效率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延伸服務廣度和深度,主動順應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變化,真正提升服務“三農”整體水平和成效。

實踐證明,通過公司化治理,遼寧農信系統管理水平得到不斷躍升。以遼陽、葫蘆島、東港、遼東爲代表的農商行逐步成爲業界典範,爲改革提供了經驗樣本,爲發展凝聚了共識力量。


來源|農村金融時報 作者|祖笠荃

本期執行主編|馬仁海 編輯|田耿文 製作|史翰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