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一些创业剧中都是光鲜亮丽的天之骄子,被硬性贴上不同行业的标签,然后披着职业的外衣花式上演各种情感纠葛,真正体现“创业”精神与内涵的部分却与现实存在距离。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文/朝明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下,创业的风头也已刮进了影视剧中,创业元素正成为影视剧题材故事的吸睛点。如《青春斗》剧情中就有创业故事,如两次创业失败的向真;走出校园之后成为了独立编剧进军影视圈的于慧;以及走上创业道路的沈严和钱贝贝。 



其中,向真创业的努力有目共睹,她有贵人和朋友的相助也弥补了自己商业运作的不足,摇身一变为创业老板也倒是较为合理,只是剧情中对其职场相关的能力描述不足,也让不少观众为其叹惜,毕竟在人人喊着创业的时代,有几人能做到真正的成功? 



此外,还有《幕后之王》剧情中,淳于乔为了拥有能够专心做内容的创作自由,果断拒绝各大猎头开出的诱惑条件,与许天泽共同创业;《只为遇见你》也有“创业三人组”——于直、高洁和于毅,拼事业如火如荼。可以说,在全民创业的时代,创业题材影视剧也随之兴起。 



接下来,还有一大波“创业剧”正在路上,比如由陈昆晖执导,刘烨、马伊琍领衔主演的都市创业剧《在远方》;由安建执导,黄轩、佟丽娅领衔主演的都市职场剧《完美关系》;胡一天、钟楚曦领衔主演的创业题材青春剧《青春须早为》;由陈凯歌监制,黄景瑜、吴谨言主演的聚焦电商创业的《青春创世纪》等多部创业剧将登上荧屏,这是2019年剧集市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与优势。


创业剧情中,围绕创业者的奋斗历程,行业的竞争生态,成功与失败的风雨兼程等,这些都是创业剧里该重点突出的地方。可遗憾的是,如今的国内创业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创业特色,大都披着行业剧的外衣,落为情感剧、偶像剧。 


“创业剧”热潮下

“低口碑”不在少数

 

尽管创业故事“霸屏”,但此类职场剧口碑不尽如意,比如《青春斗》豆瓣评分只有4.7分;《幕后之王》也不过5.9分;《只为遇见你》仅有4.1分。这些作品尽管题材新颖,围绕各行各业,聚焦时下年轻人的职场故事,但真正地体验和揣摩创业者的生活轨迹,演绎出职场人真实状态的少之又少。 



创业剧或者具有创业元素的职场剧低口碑背后,也折射出国产行业剧创作者在专业性上的短板,不了解行业、对创业过程描述不够真实与深入、悬浮于现实,纯靠想象创作……低评分的口碑也提醒国产创业剧的创作者,被优质海外行业剧提升了品位的国产剧观众,早已拒绝为这样的作品买单。   


陷入情感剧的“旋涡”

成创业剧最大硬伤


创业剧主要讲述创业者一路打拼、职场沉浮的故事,因为“成长”的内核与“商战”的元素,这一类型一直深受观众喜爱。 


相较于都市情感剧、青春剧、悬疑剧,创业剧的最大优势在于处在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的主人公,他们从一无所有,奋斗到创造奇迹,他们的故事有着浓厚的传奇性和真实感。 



如此前的《大宅门》《温州一家人》《鸡毛飞上天》等都是创业剧的代表作品。在笔者看来,创业剧的难点在于,既要具有行业的专业度,也要有真实的创业环境与心路历程。此外,作为影视艺术还需要有戏剧性。为何扎堆的创业题材剧集难出精品? 


一方面,一些剧披着创业的外衣,打着创业的噱头,故事却还是老套路。这些剧描写人物创业心路历程及职场生态的比重较少,“情感+创业”是最常见的混搭模式,“创业”不够,“恋爱”来凑,很多时候,情感的戏份甚至超过创业的元素。


比如一些剧情中尽是光鲜亮丽的天之骄子,被硬性贴上不同行业的标签,然后披着职业的外衣花式上演各种情感纠葛,真正体现“创业”精神与内涵的部分却与现实存在距离。创业剧,在剧情故事的设定上,应把握好情感元素的度,切忌打着创业的旗号却流于表面,无法逃脱偶像剧的“旋涡”。 


另一方面,目前创业题材影视作品触及各行各业,诸如互联网、电商、公关等领域,部分影视剧对行业的专业度、细节、生态等把控不到位,也导致剧情充满了各种硬伤,深受网友吐槽。


创业精神和人性温度缺一不可


创业两个字,在短短几年间,从简单的一件事情延展到一种精神价值。特别是在全民创业时代,创业题材影视作品自然也成为时代“刚需”。但一些带有“偶像”“情感”“流量”气质的创业剧出现,让哪些老套路似乎又延续到其中。


观众期待看到的创业剧,应该是深入现实生活、带有励志与传奇元素,还有真实职场生态以及商业竞争的较量等。创业剧要有创业味儿,远离快餐文化,还应有行业味儿,把行业里不为人知的艰辛描绘出来,让观众更多地走近创业者内心深处,或许更有意义。


此外,还要契合时代脉搏,把职场生态和人性温度不着痕迹地糅合起来,实现这一硬一软、一冷一暖的深度互动,将创业的特点和人生情感的普遍性熔为一炉才更加具有感染力,这也是创业剧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