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協議,是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任內經多方努力,與2015年7月簽訂的相關協議。該協議的核心是伊朗停止核項目換來經濟制裁鬆綁。

然而2018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這種完全否定前任政績的行為,在美國歷史上實屬罕見。

美國給出的官方理由是:有情報人員監測到伊朗仍然在偷偷發展核項目,然而證據並不能讓世界其他國家信服。

美國撕毀協議的同時,歐盟,中國,俄羅斯,還有伊朗都表示會繼續維持伊核協議。就此,圍繞伊核協議的問題陷入僵局中。

前段時間特朗普表示願意與伊朗總統魯哈尼在任意時間不設條件進行會談,被伊朗拒絕。

就在昨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包括禁止伊朗購買美元,黃金及其他貴金屬;禁止其他國家進口伊朗原材料;禁止伊朗購買來自美國的軟體等一系列嚴厲措施。

在美元霸權的全球化經濟氛圍下,這樣的制裁,對本來就體量小結構弱的伊朗經濟,可謂沉重一擊。

在制裁前夕,伊朗貨幣大跌,恐慌中的伊朗人紛紛囤積黃金。據CNN報道,面對經濟制裁,伊朗總統魯哈尼在記者採訪中表示:」美國應該在談判前放下刀子」。

這句話一方面譴責了美國重啟經濟制裁,另一方面透露出在解綁經濟制裁的情況下願意談判的信息。

作為小國的伊朗,面對世界霸主美國咄咄逼人的攻勢。倘若有談判的餘地,自然還是希望談判的,畢竟薩達姆卡扎菲式的路子誰也不想走。

然而,美國是否會給伊朗這樣的機會呢?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別說伊朗還沒有與川普進行會談,就是在新加坡進行了會談的,經濟制裁依然沒有解除。

特式談判,僅僅是嘴上的糖衣炮彈。至於背後的制裁,在達到目的前,那是一點都不會鬆動的。

那麼特朗普針對伊朗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表面上美國的經濟制裁,目的是將伊朗拉回談判中,重新制定新的協議。然而背後的目的,卻讓人意外。

中東自薩達姆政權倒台以後,就形成了以色列,伊朗,沙特三國鼎立的局面。近幾年伊朗發展強勁,在中東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假如不受美國的控制的伊朗政權稱霸中東,對美國則是巨大威脅。特朗普提前嗅到了這一點,所以打算把萌芽掐死在搖籃里。

而今,有美國媒體已毫無掩飾地表明:特朗普真實的目的是更迭伊朗政權。說白了就是希望出現一個親美的伊朗政權。

在這之前,特朗普先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會談。會談結果雖然沒有公布,但是從俄羅斯的現狀以及美國重啟制裁的舉動來看,俄羅斯很可能已經放棄伊朗。

歐盟雖然在美國重啟制裁後,立馬頒布了反制裁措施,但那只是為了保護歐盟自己在伊朗的投資項目而已。

對美國重度依賴的歐盟,斷然不會因為伊朗與美國決裂。特朗普今天在推特中說:誰跟伊朗做生意,就別和美國做生意。

內外交困中的伊朗,已經出現了經濟下滑,通貨膨脹,失業率上升等嚴峻問題,伊朗的年輕人也開始走上街頭,發泄不滿。

這種形勢下,伊朗還能扛多久?伊朗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是否會孤注一擲?假如爆發戰爭,美國會不會痛下殺手?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但從現狀來看,伊朗前景是不樂觀的。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瓊眼看世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