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大國夢想的起源

扁都口,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很陌生。

這裏海拔三千五百多米,地勢險要。

227國道從扁都口峽谷穿過,在險隘峭壁裏千迴百折。

扁都口史稱大斗拔谷▼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227國道扁都口段

它本來是一條穿越羣山峻嶺的無名峽谷。

但在2000多年前,一位漢家使者手執象徵朝廷命令的符節,從這裏翻過了祁連山脈。

扁都口峽谷外的衝擊平原▼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張掖民樂縣境內

張騫從這裏走到了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

他身後的這片土地,後來被人們叫做河西走廊

此後的歲月裏,霍去病掃平匈奴,法顯、玄奘西去天竺,中原文化避難西遷,隋煬帝巡視焉支山召開世博會,左宗棠彭擡棺出征誓死收復新疆……歷史的濃墨重筆一次次地在這片狹長的土地上重疊。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河西走廊因在黃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是一段沿祁連山山腳分佈,長約1000多公里,寬十到百公里不等的堆積平原。

對比甘肅省的行政區劃圖,可以發現,河西走廊正是甘肅細長的腰部

這個狹長的地理通道,位於中國大陸腹地,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

河西走廊的東部起點烏鞘嶺,恰好在中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上。

溫暖溼潤的海洋季風到此便停住了腳步,所以河西走廊的周邊是一個乾旱少雨、荒丘和沙漠密佈的區域。

張掖冰溝丹霞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中國乾旱地區最爲典型的丹霞地貌

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祁連山脈,以其高大的山體攔截並貯存來自太平洋暖溼氣流中的水汽,並用冰雪融水滋養着山下的土地。

身處一片荒原的包圍之中的河西走廊,不僅因此得以避免被幹旱吞噬,還發育出大片富饒的綠洲和草原,農牧皆宜的生態環境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這裏成爲歷史上各民族勢力爭奪的焦點。

俯瞰祁連山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祁連山域內共有冰川3066條,儲水1320億立方米,這是一個超過三個三峽水庫的水資源寶庫

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商品糧和經濟作物產區。

在今天,沿着祁連山脈,依次分佈着六座城市。

其中有四座是由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所親自設立命名。

這便是著名的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設武威、酒泉兩郡;公元前111年,分置張掖郡、敦煌郡;現嘉峪關市爲1965年設立,原屬酒泉郡;現金昌市爲1982年設立,原屬武威郡;現敦煌市爲縣級市,屬地級市酒泉市的一部分。

再沒有哪一個城市,像這幾座城市一樣,有着如此令人熱血沸騰的開始。

武威

武威,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平原,羌、犬戎、烏孫、月氏(rou zhi)等中國最古老的遊牧部落雄踞此地。

公元前209年,匈奴單于冒頓(mo du)統一大漠,佔據了河西走廊。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這就差不多是給中原王朝的脖子上架了一把刀。

憑藉河西走廊的地形優勢,匈奴向西可控制西域諸國,向南可籠絡羌族各部,向東則對漢帝國的西北疆土虎視眈眈。

他們隨時可能騎着馬兒哼着曲兒來劫掠長安。

公元前156年,漢武帝劉徹登基。這位皇帝不肯繼續忍氣吞聲,對匈奴的戰略,從妥協到抵禦,從反抗到出擊,一步步拉開序幕。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公元前129年,龍城之戰

首次出征的衛青,一路凱旋,直搗龍城,解除了匈奴對都城長安的威脅。

公元前126年,一去十三年的使者張騫奇蹟般出現在長安城下。

他帶回的關於河西走廊和廣袤西域的詳實信息,使漢武帝下定決心向西拓展。

公元前123年,衛青出征匈奴,他的外甥,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率八百騎兵孤軍深入,展露出少年英雄的本色。

公元前121至119年,漢武帝先後發動河西戰役漠北戰役

不滿20歲的霍去病以史上第一位驃騎將軍的頭銜率軍出征,他用輕騎兵閃擊戰術,掃蕩匈奴各部,飲馬瀚海,封狼居胥。

從此,“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霍去病墓前的馬踏匈奴像

霍去病,這位去世時只有23歲的男孩子,在他的青春年華里策馬揚鞭,換回了國家安寧與河西走廊的全線貫通。

匈奴人唱着悲傷的歌謠離開了這片肥美之地。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武功軍威,震懾四方。

這,就是武威。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烏鞘嶺下的漢長城,武帝時期所築。位於武威天祝縣中部的烏鞘嶺是隴中高原與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線

武威,曾經作爲中國第三大城市,還有一個更廣爲人知的名字——涼州

很長時間以來,它是西北地區的軍政、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衆多文人騷客嚮往的“國際化大都市”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出土於武威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東漢),象徵着中原王朝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

張掖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

從武威往西北方向約240公里,猶如漢帝國的一隻手緩緩向遠處伸去,觸摸到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張掖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張掖位於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中上游,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在張掖東南方向120公里處的草原上,有世界上最大、歷史最久的馬場——山丹軍馬場。

馬場的創始人正是霍去病。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 山丹軍馬場位於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焉支山下,山勢平緩,水草豐美,以出產良馬聞名

在這裏馴養的良種駿馬,伴隨着漢家將士馳騁在黃河以西的廣闊土地上,保家衛國,開疆拓土。

公元前60年,漢帝國在今輪臺縣設立西域都護府,以河西走廊爲橋樑,將今天新疆和中亞一帶廣大地區納入主權範圍。

至此,直達地中海的商路全線貫通,絲綢之路上的經濟文化交流開始繁榮興盛。

張國之臂掖,以通西域。

這,就是張掖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張掖鎮遠樓,位於張掖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於此,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鼓樓

▲張掖古稱“甘州”,甘肅省“甘”字的出處,它是河西走廊上最爲富庶的城市,人稱“金張掖,銀武威,玉酒泉”。

酒泉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一生都愛酒如命的李白來爲酒泉代言,怕是再合適不過了。

從張掖出發,沿黑河順流而下,穿過一片荒蕪之地,河西走廊上的第三塊綠洲赫然顯現。

酒泉盆地毗鄰祁連山冰川資源最豐富的西部山區

大小十餘條河流穿城而過

圖爲金塔縣以西的萬畝人工胡楊林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自金塔鼎新鎮到額濟納旗湖西村的黑河河段

便是人們口中的弱水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酒泉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此大敗匈奴,漢武帝賜御酒到前線表彰戰功。

而軍士甚衆,酒則只有一罈,年輕的將軍不願意獨飲,遂將御酒倒入泉水中,全軍將士使用頭盔盛水引用,此泉遂得名爲“酒泉”

此地亦被武帝命名爲酒泉郡。

城下有泉,其水若酒。

這,就是酒泉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酒泉,古稱“肅州”,甘肅省“肅”字的出處,酒泉鼓樓,始建於東晉永和年間。四門額題:北通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嶽、西達伊吾,與長城西端的嘉峪關遙相呼應。

敦煌

萬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送君走馬去,遙似踏花行。

別過酒泉,繼續往西,便來到河西走廊上最後一座節點城市——敦煌

舉目四望,這裏已然看不到巍峨的祁連山。

走馬出關,只見黃沙蔽目,日月蒼涼,疾風勁草,恍若隔世。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鳴沙山,位於敦煌城南5公里處,它是世界上距離城市最近的移動沙丘

爲據守河西走廊,漢武帝在敦煌以西的兩條要道上分設陽關玉門關

走出這兩座關卡便走進了廣闊的西域。

此後,或沿崑崙山北麓山腳,或取道天山南北兩側,一路西行,可直抵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陽關▼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千百年來,這兩座雄關相對而立,如一雙眼睛見證着東西方文明的交融,也似一對利齒,守衛着絲路商旅的安危。

敦實牢固,盛大輝煌。

這,就是敦煌

什麼是河西走廊——對中國發展壯大居功至偉的一條戰略通道

▲敦煌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也是東西方文化在河西走廊交匯融通的歷史見證。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跨過黃河,跨過黃土高原,

曾經遙遠的西域如今已不再遙遠。

祁連山下的那一排城市,也早已超越了往昔的輝煌。

從武威,到敦煌。

這是一段尋尋覓覓的跋涉。

這是漢帝國最虔誠的希望。

歷史的痕跡會如同風沙消散,

河西走廊裏這幾座城市的名字,卻始終提醒着我們,這個國家一直想要變得更好。

……

關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錯過!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各平臺賬號,搜索“地球旅客”

⬇ 更多好文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