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9.4米的鯨鯊,7-8米的白鯨,極其罕見的懷孕雙髻鯊塑化標本,海底滑翔機——蝠鱝、大王烏賊以及300餘種五彩斑斕的魚類,還有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套中國海域無脊椎動物標本……4月2日,今晚報記者來到地位堪比故宮博物院的國家海洋博物館,獲悉這裏將於今年年內開館運營,觀衆可免費進場參觀,沿着海洋生態與陸生動物有機結合的故事線,徜徉在聲、光、影夢幻效果中,開啓航海發現之旅。

這個我國唯一的國家級人文與自然爲主題的綜合性海洋博物館座落於天津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項目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場館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國家海洋博物館主體三層,局部四層,展廳面積共計2.3萬平方米。記者看到,其外觀已經建設完成,與之毗鄰的南灣濱水景觀區正加緊施工,未來將與海洋館交映融合,成爲居民體驗海洋文化、享受海洋資源的休閒活動場所。這座“海上故宮”從空中俯瞰猶如一個魚骨造型。館內公共空間寬敞明亮,共設六大展區,15個展廳,包括中華海洋人文展區、海洋自然展區、海洋互動展區、海洋科普教育區、海洋生態展區等。

其中,海洋自然展區包括遠古海洋、今日海洋、大海星辰、龍的時代——海洋爬行動物展、航海發現之旅5個展廳。遠古海洋展廳包括洪荒海洋——前寒武紀海洋、生命海洋——古生代海洋、龍海滄桑——中生代海洋、新生海洋——新生代海洋四個部分內容,是目前國內展品較全、面積最大的古海洋專題展廳;今日海洋展廳包括本底海洋、生命海洋、海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3大部分,陳列着5000餘件、品類多達4600餘種的令人驚歎的精美標本。

參觀完人文與自然幾個展區,市民可以在海洋互動展區、“穿越極地”展、海洋科普教育區、海洋活體展區等其他特色展區中激發興趣和想象。此外,海洋生態展區包括活體珊瑚生態展、活體魚類展、活體水母展三個展廳,將由專業人員飼養。

據瞭解,市民來館可通過身份證識別,會員人臉識別、手機驗證多種方式快捷入館。全館設置電子導視屏,提供3D線路指引服務和信息查詢。參觀的同時還可通過“掌上海博”微信小程序,享受3D空間導覽。觀衆可通過AR交互技術,將虛擬內容與現實展陳空間相結合。館內還爲觀衆提供專業導覽設備自助租賃服務,參觀結束後,系統可自動生成參觀數據報告,豐富的展覽內容也能帶回家。

海河傳媒中心今晚報事業部出品

今晚報記者:嶽珊

攝影:周偉、嶽珊

編輯:塗欣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在看”支持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