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充滿了虛偽和客套,雖然這句話有些偏頗,但是大體上還是有道理的。比如街上遇見熟人打招呼,客套一番之後一定會說一句“有空來我家玩啊”。但其實大家都知道,有空也是肯定不會去的。

這樣的客套話說好不好,說壞也不壞,畢竟還是幫成年人們建立起了微薄的感情。但是在有一件事上客套,可就不是那麼好了,那就是在對方誇獎你家孩子的時候。

小時候大家應該都經歷過,每當父母的熟人開始誇獎你的時候,家長們一定會打斷他們的話,然後說一句“哎呀比不上你家孩子”,或者“沒有沒有,他一點都不聽話”。

現在回想起來,是不是肯定會覺得不過就是客套話,沒必要放在心裡,但是對孩童時期的你來說,應該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成年人之間所謂的「客套」,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很多家長不知道 新聞 第1張“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

小周的女兒今年十歲,成績優異又性格乖巧,一直是親朋好友誇贊的對象。這天小周接女兒放學,路上遇到了很久不見的老同學,兩人寒暄了幾句。

老同學看到小周的女兒乖乖巧巧的站在一邊,不由得誇了幾句,又說她可愛又說她聽話的。小周聽着同學的話,心裡美滋滋的,但是嘴上還是客氣着:“沒有沒有,哪有你說的那麼好。她有時候也挺不聽話的,而且學習成績根本比不上你兒子,我都愁壞了。”

這話剛一說完,老熟人也開啟了客套模式:“這多聽話啊,我有這麼個女兒得高興瘋了。”老熟人的話聽得小周連連捂嘴偷笑,一邊還說着:“哪有哪有”。兩人一時之間感覺又拉近了距離,但是站在一邊的小周女兒,聽着兩人的對話卻開始悶悶不樂。

成年人之間所謂的「客套」,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很多家長不知道 新聞 第2張

好不容易小周和熟人聊完了,帶着女兒回家,到小區樓下又遇到鄰居。鄰居的小孩和女兒又是同學,小周瞬間又開啟了成年人客套模式,聽着鄰居不斷的誇贊女兒成績優異讓人省心,小周也趕緊客氣到:“哪裡哪裡,比不上你家孩子”。

於是又是一番互相吹捧,小周總算心滿意足地帶着女兒回家了。晚上吃飯時,小周發現女兒不太對勁,一直埋頭吃飯,話也不說一句,吃完飯後直接回了自己房間。

小周有點疑惑,把事情告訴了丈夫,丈夫轉頭就去問女兒發生了什麼,哪知道女兒開口第一句話就讓丈夫驚呆了,女兒說:“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

丈夫趕忙問女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女兒說:“媽媽每次在外面都覺得我不夠好,比不上別人。”丈夫一下就明白了,將女兒的話轉達給小周,小周這才知道,原來她以為的客套話,對女兒有這樣大的傷害。

家長們總是喜歡虛偽的客套,在別人誇獎自家孩子時,一定不會大大方方地接受誇獎,非要講幾句孩子的不好,來表示自己的“謙虛”。也許這些話在成年人看來,就是毫無意義的客套,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不一樣的。

成年人之間所謂的「客套」,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很多家長不知道 新聞 第3張“假客套”背後的“真想法”

其實,家長在客套的時候,基本都是口不對心的。那麼,這樣的家長,心裡想的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假謙虛

我國自古以來,都教育人要謙虛,似乎大家對於坦坦蕩盪接受別人的誇獎,都有些不好意思。似乎接受了,就會顯得自己很自大自滿。所以很多家長在聽到別人誇獎自己孩子時,第一反應都是趕緊反駁,當然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第二,假客氣,但其實還想多聽幾句

一般來說家長在反駁完第一句之後,內心都是期待對方接着誇下去的,這也算是很普通的一種心理。但是孩子可不這麼認為,她們會覺得,你總是在外人面前貶低自己,當外人否定貶低繼續誇獎時,父母反而貶低上“癮”了。

第三,確實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這樣的家長也不在少數,在他們看來,孩子能做出被人誇獎的事是很正常的,雖然在別人看來孩子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是在他們看來,孩子還沒有達到他們的要求。

成年人之間所謂的「客套」,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很多家長不知道 新聞 第4張“假客套”帶來的“真傷害”

家長的客套行為是很常見的,或者說對於成年人來說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孩子來說卻不一樣,他們不能理解成年人的虛偽,家長在外人面前說的這些話,只會給他們帶來更深的傷害。

第一,讓孩子尷尬,感到丟臉

在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家長說出的這些客套話,會給孩子帶來尷尬。特別是大部分的家長在說完這些客套話之後,還會同時把目光轉向孩子,在這種時候,家長們的目光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加丟臉。

第二,孩子開始自我否定

小孩子不能理解家長們的客套話中,其實是不帶有太多真心的成分的。他們只會認為自己確實是不夠好,開始否定自己以前的成績,甚至自我懷疑。

第三,破壞親子關系

就像小周母女一樣,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和別人說這樣的客套話,孩子自己會感受不到被愛的感覺。開始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以致於最後疏遠父母,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最終嚴重地影響了親子關系。

第四,認為大人都是虛偽的,不再相信父母

有些孩子不會妄自菲薄,知道自己足夠好,也正是因為這個,他們覺得大人很虛偽。這也是最可怕的一點,小孩從此對成年人的印象,都停留在“虛偽”這個詞上,對父母說的話也開始半信半疑。

成年人之間所謂的「客套」,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很多家長不知道 新聞 第5張拋棄“假客套”,開啟“真心話”模式

那麼,當其他人在誇獎你的孩子時,你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和對方都滿意呢?

第一,大方接受誇獎,感謝別人對孩子的肯定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她確實是優秀的,大大方方地代替孩子接受誇獎,然後教導孩子感謝對方的誇獎。這樣的做法,也可以讓孩子學會感恩和增加自信。別人不會覺得你自大,反而會覺得你十分大氣。

第二,在不貶低自己孩子的情況下,誇獎對方的孩子

這就是成年人之間最好的寒暄方式了,互相誇獎,大家都開心。比如,家長可以說:“我們家孩子的成績確實不錯,但是你家孩子也不賴,上次聽說得了數學競賽三等獎,這也是你教導有方。”

第三,找一個共同點,引起共鳴

把對孩子的誇獎上升一步,接受對方對孩子誇獎的同時轉移話題,在這個話題上找到一個共鳴,增進感情。比如,家長可以說:“是,這次孩子考得不錯,你家孩子考得也好,還不是張老師教導有方嗎?咱們可真夠幸運的。”

成年人之間所謂的「客套」,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很多家長不知道 新聞 第6張被誇獎的完美“後續”

在孩子接受誇獎之後,家庭教育也非常的重要。如果孩子在外被人誇獎了,回家之後家長應該怎麼對待呢?

第一種,順着誇弊端多多

有些家長可能會選擇順着外人的話,繼續誇獎孩子。確實,這樣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同樣的,也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自滿。

第二種,逆着貶傷人傷己

有些家長可能就想着不能讓孩子驕傲,那麼回到家關起門來就開始壓制孩子。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這會讓孩子覺得家長變化太大,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孩子成長。

第三種,多角度分析加鼓勵

最好的方式還是告訴孩子,別人的誇獎是對孩子的鼓勵,同時教育孩子懂得感謝,也懂得謙虛,和為此更加努力。

成年人之間所謂的「客套」,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很多家長不知道 新聞 第7張“別拿豆包不當乾糧”

關於成人的假客套,應該是我國很多的家長的通病。也許家長們心中是瞭解大家不過是在說客套話罷了,但是孩子是需要肯定的,外人的誇贊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這樣的肯定。

再小的孩子也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在收到誇獎之後,他們不會去想對方是不是只是在客套,而是單純的高興而已。但是我國家長們信奉的謙虛教育,卻將孩子的高興打得稀爛,讓孩子們陷入困境。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的家長都以“我也沒想到”或者“大家都是這樣的”來做藉口,其實這就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表現。

因為只需要一點點的換位思考,家長就可以理解孩子的心情,但是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的心情並不重要,因為“他們長大就懂我的想法了”。

最後錦鯉媽咪想說一句,“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孩子就算再小,也能聽懂大人的話,看懂大人的語氣。所以教育孩子的一步,就是學會尊重!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