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森林火情頻發,當中又以3月30日四川涼山州木裏縣境內發生的森林火災尤爲令人關注,由於在撲火行動中遭遇風力風向突變,包括27名森林消防人員和3名地方幹部羣衆在內的30位撲火人員犧牲。應急管理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氣象局三部門聯合發佈三年來首個森林火險紅色預警,預計4月2日至8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川等地森林火險等級將維持在極度危險級別。

紅色預警爲何時隔三年再次啓動?愈演愈烈的山火到底該如何防治?4月3日晚,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森林消防學科帶頭人白夜和財經評論員郭麗巖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新聞鏈接】近期森林火情頻發

3月26日,雲南玉龍縣,參與救援1200多人

3月29日,山西沁源縣,參與救援15000多人

3月30日,北京密雲區,參與救援900人

3月30日,四川涼山州木裏縣,參與救援人數689人,30人犧牲

4月1日,陝西商洛,參與救援240人

紅色預警爲何再啓?

白夜:風乾物燥要嚴控野外火源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森林消防學科帶頭人白夜:紅色預警是最高等級,預示着森林火災離我們不遠了。在乾旱季節,風乾物燥不下雨,可燃物非常乾燥的情況下並且還有風,森林火災隨時發生,所以相關部門發出紅色預警這一最高級別進行風險警示。與城市相比,森林火災不管在預防和撲救方面難度都要大得多,也特別值得警惕。

郭麗巖:點多面廣危害大監測預防難點多

財經評論員郭麗巖:全球近幾年極端天氣頻發,也是森林火災一個重要成因。近年來一個客觀現實是森林覆蓋度在上升,可燃物也隨之上升,從概率上說發生森林火災的可能也是加大的。近期發生的這幾起,包括上週末北京密雲山火,離城市也更近了。真的是點多面廣,直接間接危害都很大,而且防不勝防。

森林火患如何馴服?

白夜:加強撲火投入提高應對能力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森林消防學科帶頭人白夜:這些年我們國家在撲救森林火災的力量上明顯增強了,特別在空中這個方面,機降滅火、化學滅火、吊水滅火等等手段,在撲救山火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些省份還自己買飛機,像山東省就購入米-26飛機,去年在當地數起火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精準有效的投入,是提高火情應對能力的重要方面,而空中撲救尤其值得重視。

郭麗巖:增加科技支撐強化快速響應

財經評論員郭麗巖:我的感受,滅火的硬件裝備逐年上等級,那與硬件裝備相配套的軟環境一定要跟上,比如說培訓,不管是一線指揮員,還是更立體的指揮體系,是不是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另外,就是通過向一些處理森林火情更有經驗的國家學習,掌握更多經驗和方法,把山火損失控制到最小。

白夜:要進一步提升指揮員的專業水平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森林消防學科帶頭人白夜:森林大火中出現的傷亡事件,原因很多,但從未來可以加強的方面來看,指揮員的專家化是重要方面。我提倡的專家化,不是教授,不是高級工程師,而是有實戰經驗的專家,需要對地形、環境、氣候條件都比較熟悉,指揮起來才能非常自如。撲滅森林火災本來就是專業性很強的事情,很優秀的隊伍都不見得能應對所有的突發狀況,要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缺少專業設備,危險就更大了。所以說到培訓,下一步尤其要加大對基層的培訓力度。

郭麗巖:可以考慮構建火險數據庫服務救火實踐

財經評論員郭麗巖:我們國家在減災抗災防災方面有巨大的體系優勢和制度優勢,這種能力也可以運用到技術積累方面。每年我們都會面臨許多火情,在這麼幅員遼闊的地區撲滅山火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經驗或者說數據,比如氣象數據、環境數據、火況數據,那有沒有可能形成一個系統的森林火險數據庫,爲未來更好地判斷火險火情,並進一步應用到火災撲滅當中。

白夜:森林防火重於泰山監測排查、撲救保障一個都不能少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森林消防學科帶頭人白夜:發佈紅色預警之後,大家要密切關注氣侯變化。尤其是清明節要到了,這期間必須要做好認真排查,林區有關的撲火單位要把機器檢修好,做到汽車一踩就走,滅火設備一拉就着,真正做到100%的完好率,同時在火源控制上加大力度宣傳教育,包括巡護也要跟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