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電影院】二十年代初,英國商人將原來的食品工廠改造成中西大影戲園;其地址在青島中山路61號,與老青島百貨公司臨近,後又經數次改造擴建。當時,此地以放映電影爲主,戲劇演出比較少,有時亦舉辦晚場舞會。圖中顯示,此時正在放映好萊塢電影。

【街景】二十年代後期,戲院更名爲Folozu Theatre,中文名爲“ 福祿壽大戲院”(簡稱“ 福祿壽”),主要放映電影。四十年代後期,“福祿壽”與美國片商合作,上映最新的好萊塢電影,如:《魂斷藍橋》、《亂世佳人》、《出水芙蓉》等等。五十年代後期,改名爲紅星電影院。2004年3月,紅星電影院在城建改造時被拆除。

【中山路】德國佔領時期,今保定路以南段修築於1898-1899年,定名爲弗里德里希街;以北段修築於1901年,定名爲山東街。弗里德里希街在德國佔領時期並沒有發展起來,而山東街則成爲青島中國人商業的搖籃,並逐漸發展興旺。日軍佔領青島後,原南段由於日僑的大量湧入,華人商業與日資商業在這裏逐漸發展起來。

【中山路】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次年,將原弗里德里希街與山東街所包括的路段(自棧橋至濟南路)改名爲山東路。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青島後,爲紀念孫中山先生,又將山東路改名爲中山路。1938年,青島再次被日軍佔領,中山路被改爲山東路。光復後,山東路又複名中山路。中山路路名一直沿用至今。

【聖彌厄爾教堂】青島天主教堂(聖彌厄爾教堂),是三十年代初期由德國人設計建造的。1898年,德國逼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德國就此擁有了青島九十九年的統治權。當年,德國企圖將中國青島變成在遠東的重要根據地;短時間內就將青島建成了德國風格的現代化港口城市。

【德式建築】一戰時日本就對德宣戰,後通過《二十一條》將青島佔爲己有。由於先期的青島基礎建設,德國建的堅固可靠;所以,日本人並沒有推倒重來。因此,青島的德國風格得以延續。現在的青島沿海市南區規劃,就是那個時期德國劃定的。

【八大關】人們來到八大關,就像來到“萬國建築博覽會”。二十世紀初,德國將此地界定爲德國人居住區。該地區部分建築是在德國佔領時期建造的;大多數是三十年代建設的。這些建築分別由來自德、英法美、俄、丹麥等十多個國家的建築師設計建造。

【街拍】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八大關地區被政府規定爲特別建築用地加以管理。該地區成爲高檔別墅居住區。二戰期間,大多數歐洲人和美國人選擇回家。中國的上層階級也離開了青島,所以這裏的大部分建築都被日本人佔領了。

【第二海水浴場】第二海浴,位於太平灣,在惠泉灣東側。德國佔領青島之初,德國總督經常騎馬來這裏打獵和游泳。中國政府收復青島後,因其位於太平灣,又稱太平海角浴場,後被命名爲第二海水浴場。

【中山公園】上個世紀初,德國人在今中山公園建立了植物試驗場,從日本引進了兩萬朵櫻花,是我國唯一大面積栽培的純東方櫻花。1914年日本佔青島後,日本人在此擴大了櫻花種植面積。【青島風景,1938年-1939年。資料:京都大學】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