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挺胸

對於患有

強直性脊柱炎的人來說

不是一件容易事

周杰倫、張嘉譯、蔡少芬都被強直性脊柱炎折磨著。

但是相比之下,他們是幸運的。因為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富貴病」。患者在承受著病痛折磨的同時還要負擔巨大的經濟壓力。

該病的傳統療法採用非甾體抗炎葯免疫抑製劑生物製劑治療。

AS需長期用藥,常規治療對肝、腎、眼部的損傷較大。

其療效不顯著並且複發率高、安全性差,對病情的緩解作用不明顯。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強直性脊柱炎於20世紀末,由美國風濕病協會將該病正式更名,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並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與HLA-B27呈強關聯。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桿菌)與易感者自身組織具有共同抗原,可引發異常免疫應答,屬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儘管屬於關節炎的一種,病人血液中檢測不到類風濕因子抗體,因此也被稱為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

研究表明,超過90%的病人攜帶特定人白細胞抗原基因亞型(HLA-B27),而攜帶HLA-B27基因的人羣中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率為1-2%,比全體人羣高出10倍。因此,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跟遺傳和環境因素都有關係。

強直性脊柱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通常在10-40歲發病,10%-20%的患者在16歲以前發病,發病高峯期在15-35歲,平均發病年齡在25歲,而在50歲以後和8歲以下兒童很少見。AS患者中男性佔約65%-80%,男女比例為2:1-4:1。

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原因複雜,但主要跟遺傳、免疫、感染有關。

遺傳因素

據流行病學調查,AS患者HLA-B27陽性率遠高於普通人羣HLA-B27陽性率,且HLA-B27陽性者AS發病率較高,AS患者一級親屬患AS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出20~40倍

免疫因素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的免疫機理如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2水平同時降低可能提示THl細胞活性降低↓,Th2細胞產生的白細胞介素10的增多可能抑制Thl細胞因子的分泌,這些都提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體內存在著Thl/Th2平衡的偏離,Thl激活程度低下,Th2激活程度增強。細胞因子水平的改變尤以Thl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的改變特別明顯。

感染因素

研究發現多數 AS 患者有腸道細菌感染的病史或現症,如肺炎克雷伯菌、沙門菌和耶爾森菌相關成分的IgA、IgG與 AS 有明顯的相關性,患者關節液內、粘附在滑膜血管內皮上的單核細胞增多,並富含菌體抗原。

幹細胞療法帶來新希望

近年來,相關研究根據生物療法研究出細胞靶向療法,即通過使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結合適當康復性訓練,效果明顯。而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可以用來治療自體免疫疾病。

該研究選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入院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1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齡(28.80±6.88)歲,平均病程4.45年,HLA-B27均為陽性,詳細資料見表1.所有患者符合1984年修訂的AS紐約標準。所有患者病程中未接受過生物製劑抗TNF-α(抗腫瘤壞死因子)藥物治療,且腫瘤系列標誌物檢查均陰性。

將經過檢測合格的細胞收集成間充質幹細胞懸液30ml(內含間充質幹細胞數2×107~3×107)給患者外周靜脈輸注。每間隔4周治療一次,總療程4次。所有患者輸注過程無任何不良反應。

觀察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後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BASDAI、夜間疼痛評分(VAS)和BASFI的變化,以及治療前後血沉、CRP、免疫球蛋白G的變化。

接受幹細胞治療後患者停用所有非甾體抗炎葯及免疫抑製劑治療。

結果如下:幹細胞移植治療後3個月、6個月、12個月患者的BASDAI、夜間疼痛評分(VAS)和BASFI均明顯好於治療前;治療後12個月患者的夜間疼痛評分(VAS)較治療後6個月又增加,見表1圖1

↓ ↓ ↓

幹細胞移植治療後3個月、6個月、12個月患者的血沉較移植前有明顯下降↓,免疫球蛋白G在幹細胞移植治療後3個月、6個月較移植前有明顯下降↓。患者在移植前後C反應蛋白變化不明顯見表2圖2

↓ ↓ ↓

總結:

現在隨著環境污染等因素,強制性脊柱炎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以往的治療以免疫抑制、非甾體類抗炎葯等對症治療為主,經常無法阻止疾病的免疫反應及進展。

最新的研究表明AS患者體內存在著自身免疫調節異常,患者的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存在明顯的免疫調節異常,所以AS本身就是幹細胞病。研究發現AS患者體內存在著T淋巴細胞亞羣的失衡,即Thl7細胞明顯升高↑而Treg細胞明顯降低↓。AS患者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明顯下降的免疫調節功能極可能是AS病理髮生的起始因子。

越來越多實驗數據表明,間充質幹細胞是人類自身免疫性疾病細胞治療的理想細胞選擇。間充質幹細胞發揮免疫調節功能主要是通過上調Treg細胞功能從而抑制T細胞增殖抑制B細胞增殖分化、調節NK細胞活性阻止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 DCs)成熟實現的。另外,間充質幹細胞可抑制B細胞向漿細胞分化,減少免疫球蛋白的生成,理論上間充質幹細胞的這種免疫調節作用可以很好的應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本研究也發現患者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後IgG有明顯下降↓。最新研究也證實間充質幹細胞對移植物抗宿主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等免疫相關性疾病具有免疫調節治療作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給包括AS在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細胞治療帶來的曙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