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生命,而對於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生物,人類總是對它們的存在充滿了好奇,但人類在對這些生物進行研究的同時,也無意中破壞了這些生物的生存環境,或者說對這些生物的存在構成了威脅。而爲了研究,人類就曾對各種動物進行了試驗,人們口中經常提到的“小白鼠”這種說法也來源於此。

而在最近,科學家在極地就捕獲到了一隻活了很久的北極圓蛤。科學家根據這隻北極圓蛤外殼上的紋路來判斷,這隻北極圓蛤的年齡已經超過405歲了,這是讓許多科研人員都感到驚奇的,因爲405歲可以說是目前爲止發現的最長壽的生物了。

而爲了進一步研究,科學家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科學家決定撬開這隻北極圓蛤,並對它進行研究,而當科研人員真的這麼做之後,人們卻難過地發現,這隻北極圓蛤其實已經死了,這可是一個不得了的科研事故,畢竟,科學家的初衷,不過是爲了研究一下這隻北極圓蛤罷了。

迫於輿論的壓力,科研人員馬上向外界公佈,這隻北極圓蛤其實在運輸途中就已經死亡了,由於這隻北極圓蛤是在極地發現的,因此人們在運送途中決定將它暫時冷凍起來,而正是這個小小的舉措,導致了這個405歲的生命戛然而止。

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爲,其實這隻北極圓蛤在被人們發現前就已經死亡了,只是人們沒有發現而已,而另一些人則認爲,這只是科研人員的一種推卸責任的說法罷了,畢竟,要是科學家不去打擾這隻北極圓蛤的生活,它也不會因此死亡。

所幸的是,這隻北極圓蛤並不是史上活得最久的生物,在不久之後,人們又發現了另一隻北極圓蛤,而它的壽命已經達到了507歲,人們還給這隻北極圓蛤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明”。

筆者-小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