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以來,氣溫逐漸升高,腸病毒蠢蠢欲動。有可能會在4月底、5月初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提醒家長應該注意自己與幼兒的手部衛生,多多正確洗手。

  腸病毒傳染途徑多元化,主要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但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傳染力相當高。

  感染腸病毒之後,潛伏期較長,在發病前幾天症狀輕微,但喉嚨與糞便就已有腸病毒,此時具有傳染力,傳染力則在發病後1周內最高,患兒應該在家靜養,暫時不要上學,以免傳給其他小朋友。

  好發人羣:5歲以下幼兒。

  傳染管道: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

  潛伏期:約3-10天會開始出現症狀,大多數病患可以在一週左右痊癒。

  值得一提的是,腸病毒患兒在痊癒後,仍具有一定傳染力,體內的腸病毒仍會隨着糞便排出體外,時間長達8~12周之久。管大人小孩,痊癒後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溼、搓、衝、捧、擦等洗手步驟,以避免傳染病毒。

  腸病毒型別以克沙奇A型爲多,至於腸病毒71型、腸病毒D68型,患者以輕症及散發居多。5歲以下嬰幼兒因免疫力發展尚未健全,感染腸病毒後,容易併發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和肢體麻痹等重症。

  但你知道嗎,腸病毒有好多類型,手口足病、咽峽性皰疹都是其中一種。此疾病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但多數孩子會在一週後自行痊癒。

  手口足病並沒有疫苗或特效藥,主要是支持療法,比如:退燒、止咳、症狀治療等等,退燒和口腔潰瘍引起的疼痛。在家隔離期間,應注意飲水量跟飲食,也要有充足休息。

  預防方法

  1、外出回家務必先更衣,別急着抱小孩,應該在摟抱或喂嬰幼兒前,以肥皂正確洗手。

  2、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同時,也要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3、儘量不與疑似病人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嬰幼兒。

  4、新生兒可多餵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5、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6、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