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3日訊(記者 李月媛 通訊員 劉紅蕾)今日,記者從武漢市文明辦獲悉,在“革命傳統教育周”活動期間,武漢市各中小學積極組織青少年走進烈士陵園、紅色紀念場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悼念革命英烈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銘記革命歷史、崇尚革命英雄、繼承革命事業。

  “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豪氣萬古存。”4月2日,在莊嚴的向警予烈士陵園,雄壯的國歌聲傳遍龜山,來自漢陽七裏小學、弘橋小學、三十二初中、二十三初中、鍾家村中學的300餘名青少年學生代表低頭默哀。詩人黃虹和弘橋小學學生編排的詩朗誦《祭掃烈士墓》以及區七裏小學師生自編自導的詩朗誦《誦警予》,寄託了莘莘學子對革命先烈的無比敬仰和深切哀思。

  3月28日下午,挽月中學團員、少先隊員前往石門峯烈士陵園,爲武漢保衛戰烈士掃墓,並參觀了時代記憶博物館、中國空軍烈士墓園、辛亥革命紀念園、董必武廣場等。3月29日,武漢市第二十八中學部分黨員教師和少先隊員代表來到九峯革命烈士陵園進行祭掃,學生代表向烈士敬獻花藍和鮮花,全體默哀,表達對革命烈士的追憶和緬懷。隨後,同學們參觀了九峯山烈士紀念館烈士展廳和中共武漢黨史展廳。

  除了走進烈士陵園、紅色紀念場館,不少學校通過加深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瞭解,緬懷先輩、弘揚傳統。

  3日上午,在鑫橋社區青少年空間活動室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 吟誦古詩詞”——清明節國學經典詩詞誦讀活動。學生通過羣體朗誦、分角色誦讀、個人背誦等方式,用詩文和音樂的唯美組合,飽滿深情的表達出了作爲後輩傳承文明的情懷,也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懷念。

  4月1日上午,在江漢區惠康裏小學邀請湖北省博物館金牌講解員胡昇老師,在胡昇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解中,一個個革命故事,深深打動了少先隊員們的心,一顆顆革命的火種,逐漸播撒到少先隊員們的心間。在水洪小學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教育系列活動,召開“網上祭英烈”活動動員大會、組織學生登錄中國文明網,在“網上祭英烈”欄目裏撰寫感言體會、並通過演講、徵文等形式,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濃厚愛國情感。

  武漢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傳承是時代賦予每一代人的使命,革命傳統教育周就是思想政治課的生動實踐,通過瞻仰革命遺蹟、重溫革命鬥爭史讓廣大青少年走進愛過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在享受當今幸福生活的同時不忘先烈的遺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爲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