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歡樂頌》中,蔣欣飾演的樊勝美一角深入人心,之所以會這樣,是很多中國女孩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又或者說,現實生活中的樊勝美,一抓一大把。

自幼,我們是父母最不待見的孩子,可是長大成人後,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必須由自己來承擔。甚至有時候還必須把手足當兒子養,哥哥不學無術,好喫懶做。

他的家庭,也必須由你供養,父母老了,沒了經濟來源,自然這份擔子會落在你的肩上。你可能會無數次在心底裏,追問,爲什麼,憑什麼?

現實只會告訴你,沒有爲什麼,你必須這麼做,因爲你的哥哥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一切都必須你來搞定。

再來看看《都挺好》裏的蘇明玉,從18歲開始,就沒有花過家裏一分錢,是父母最不疼愛的孩子,長大後,蘇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出面搞定的。

若不是遇到貴人,在事業上如魚得水,她拿什麼來供養蘇家?成年人的世界裏,錢,就是底氣,就是最大的安全感

p1

從樊勝美到蘇明玉,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毀了多少中國女孩的一生?

小姚和樊勝美,蘇明玉一樣,父母一直重男輕女,在她的記憶裏,從小到大,家裏所有的好東西,爸爸媽媽都會留給哥哥,哪怕是自己苦苦哀求,他們也不理會。

總是要哥哥喫飽了,喫夠了,喫撐了,才允許她上前。如果飯桌上只有一個雞腿,毫無疑問,是哥哥的,哪怕自己再想喫,母親也不讓。

更讓她無法接受的是,哥哥都參加工作了,爸爸媽媽還是會給錢,他像蘇明成一樣,啃老啃得理直氣壯,絲毫沒有羞恥之心。而她呢,從大學畢業開始,一分錢都沒問家裏要過。

跟哥哥比起來,她花家裏的錢,不及他的一半。日子最艱難的時候,天天白水煮麪,一包鹽都捨不得買,攢錢還助學貸款,而她爸爸呢,每次打電話過來,都是要錢。

從來不問她過得好不好?工作怎麼樣?注意照顧好身體之類?別人爸爸有多疼惜女兒,他就有多“作”,就像蘇大強一樣。

p2

後來,好不容易遇到了對的人,結婚的時候,老公家給的彩禮錢,他爸爸一分錢都不願意給她,也不陪嫁任何東西,理由是哥哥要結婚,這些錢,要拿來給哥哥娶媳婦。

這一幕,相信在很多家庭都上演過,拿賣女兒的錢,給兒子娶媳婦,不但如此,還覺得理所應當,爲此,小姚一直覺得自己在婆家擡不起頭,就因爲背後有個吸血鬼父母和哥哥。

好在老公足夠懂她,愛她,不予計較。

小姚有了孩子後,一邊上班一邊帶孩子,家裏的經濟並不寬裕,她爸爸還是像以前一樣,每次遇到事就打電話問她要求,如果不給的話,就撒潑打滾,斷絕關係,一哭二鬧三上吊之類。

這次的理由是,她哥哥要帶女朋友去國外旅遊,那一刻,她真的是欲哭無淚。還記得都挺好裏,蘇明玉質問蘇大強的那一幕嗎?你根本不配做個父親。

我真懷疑,我不是你們親生的。小姚那一刻的心境,一定和蘇明玉一樣。

p3

栗子的經歷和蘇明玉一模一樣。

20多年前,栗子的母親重男輕女到了極點,只給兒子讀書,認爲兒子纔是將來給自己養老送終的,女兒是給別人家養的,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他們不指望女兒養老,所以不給讀書,所有的錢,都給了兒子,花在了兒子身上。18歲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念書,考學,她卻不得已踏上打工的路。

不但如此,賺的錢,還全部沒收,全部投資在兒子身上。現在老了,無依無靠了,卻跳出來說,男女平等,養老要兒女平攤。

事實的狀況是,栗子的父母一直上班賺錢,貼補兒子家,買房,買車,買車位,哪一樣少的了父母的血汗錢?連她老公都看不下去了,覺得這樣的父母不要也罷。

更可氣的是,但凡他們有個頭疼腦熱,又或者是住院之類的,都是找栗子要錢,她說,自己已經心寒了,雖然會孝敬,但絲毫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

她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女兒,寵溺的不得了,因爲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忍受這樣的不公待遇。不管兒子還是女兒都是心頭肉,都要捧在手心裏。

p4

羅素說,母愛是美麗的,因爲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中,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父母之愛被利祿之心污染,早已變質

在我們經手的大量案例中,所有原生家庭裏,重男輕女的父母,最終害的都是兒子。因爲這種家庭成長起來的男性,把啃老視爲理所應當,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愛,也不懂什麼是平等。

更不知道生而爲人,要努力,要有責任和擔當,而不是佔着一個性別優勢,以爲男性就是天然的將軍,指揮女人去衝鋒陷陣,自己坐享其成。

蘇明成的所有遭遇,都是咎由自取,但他的洗白,也給中國父母警醒,太過溺愛,對孩子而言,不是幸事,而是災難。有些苦,早晚都是要喫的,躲不過的。

你可以照顧他一時,但沒有辦法照顧他一世。最好的愛,是手放開,讓他自己去翱翔,馳騁。中國女孩之所以敏感,多疑,毫無安全感,就是因爲從小不被重視。

喫了太多苦,所以長大後,才愈加的拼命賺錢,自己給自己依靠,自己給自己溫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