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

如何評價柳傳志發表的關於聯想榮譽保衛戰的文章?

如果我是柳傳志,我不會發表《聯想榮譽保衛戰》,因為一切是非功過留給後人說!

原因如下:

聯想發展至今,可以說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雖然有過波折,但是整體是好的,基本上沒有出現過是非問題!柳傳志在聯想的發展中一直處於核心地位,他帶領聯想走到現在,這裡面的不容易我想我們如果處於公正角度,是不能磨滅的!所以,第一個原因:

我是創始人,我的企業由我創造!

聯想到現在的發展不可否認存在很多問題,沒有讓人能夠放心的核心技術,但是沒有人可以確保如果當時使用倪光南的技術為主,而不執行貿工技,聯想的發展能有今天的程度?所以,第二個原因:

我是創始人,企業走向有我定!

聯想想開闢國際市場,而美國市場中國一直想打進,聯想一直在這方面做工作,那麼這種打價格戰的行為到底算不算是一種錯誤,其實我個人認為不算,因為聯想一直以一種他認為最為有效的方式來攻堅!所以,第三個原因:

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

最後,5G門,並不能確定聯想的發展,雖然有一定影響,柳傳志更不應該在此時發布公告,因為你發了,說明你重視了,那麼不論你做沒做,你都是在辯駁!你不發,一心搞企業,可能效果更好!

這兩天看了很多這方面的相關文章和報道,在這裡我們不去探討那些既定的事實,那些早在兩年前已經塵埃落定的事實,我們現在再去討論的意義已經不大了!我今天只想簡單的針對這個「關於聯想榮譽保衛戰」來說說話!

柳傳志作為老一輩的企業家,從某種程度上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欽佩的,同樣的在創業的圈子裡,柳傳志的大名也是如雷貫耳,但是這個「關於聯想榮譽保衛戰」的文章的實在不敢苟同!

我們先拋開愛國這個層面的東西吧!從最直觀,最直接的角度去切入吧!不針對柳傳志,不針對聯想,單說這篇文章!

既然是保衛戰,那麼請問您的敵人是誰?既然是關於聯想的榮譽,那麼請問誰是毀滅聯想榮譽的人?

我先來回答第二個問題吧!我本人之前是聯想忠實的用戶和消費者,聯想小新,拯救者,ThinkPad都是我用過的聯想牌品。作為一個消費者,我來說一下聯想的榮譽是誰毀滅的吧!

是聯想那高高在上的售後服務,是聯想那不可一世的銷售方式,更是聯想的核心技術,是聯想自己毀掉了自己的榮譽,不是任何,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去毀掉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榮譽,任何一個人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去毀掉一個名族企業的榮譽!柳總如果有時間站出來去寫這1700多字的「關於聯想榮譽保衛戰」您不如花點時間,好好的實際的去看一下聯想現在的售後到底爛成了什麼樣子!這樣的服務,您讓消費者如何去維護聯想,如何去支持聯想!

作為一個以技術為導向型的企業,您捫心自問,聯想的技術跟上來了嗎?一味的追求市場,結果呢?沒有了技術作為支撐,您的市場又能怎麼樣呢?現在的消費者不傻!

再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吧!您的敵人是誰呢?您把誰看成了您的敵人?或者說,您把誰想像成了您的假想敵呢?

你是把萬千的愛國同胞當成了您的敵人嗎?您是把千萬聯想的消費者當成了您的敵人嗎?還是說您把所有反對聯想投票高通的人當成了假想敵呢?

對於聯想,我想更多的人還是願意支持的,還是願意購買的,大家只是想知道發生在兩年前事情的真相,僅此而已!您左顧而言其他,甚至還出來了這樣的一個類似於戰鬥的檄文了,我想聯想此舉,是更大的毀滅聯想的榮譽!

國人可以沒有聯想,聯想如果沒有消費者,再偉大的企業都無法生存下去!


古人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企業為了自己的利益作出選擇,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在涉及國家利益等大是大非問題上,就不能只顧一己之私,而讓國際科技巨頭扼住我們的咽喉,因為晶元技術技不如人,中興受到美國的制裁,手機業務停擺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可否認,3gpp會議確實是科學領域的討論,但柳總的話只說對了一半,雖然技術無國界,但是企業有國籍,科學家有國籍,而且5G的標準背後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問題,否則世界上就沒有專利一說,高通也就不會收取巨額的專利費了!

所以,情懷可以談一談,但是也不要否認利益,否則就是把所有社會大眾當作傻瓜一樣看待了!

曾幾何時,筆者也為聯想而自豪,只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的聯想已不再是過去的聯想了!雖然有論點認為聯想的投票無足輕重,改變不了大局,但是態度很重要,如果你聯想投票支持華為,華為還是失敗了,那跟你沒有關係,但是你不投票或者棄權,那說明什麼,自己心裡有數!

說實話,口號只能感動自己,已經感動不了社會大眾了,有時候誠懇地認錯,也許是挽回自己的最好方法,只可惜,聯想沒有作出這樣的選擇!


想要了解更多創業、科技、自媒體運營的知識和經驗,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眾創思維創客圈。

-----------------------------------

謝邀,這幾天關於聯想2016年5G信道編碼標準方案投票一事引發爭議。一些文章直指聯想、用詞相當毒,把「賣國」的帽子戴在聯想身上。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號召動員全體員工打響這一場事關聯想榮譽的保衛戰!目前,在聯想官網以及聯想控股所在地融科大廈旁的大屏上可以看到聯想對於此次榮譽保衛戰贏的決心。不過,想想也可以理解,做到聯想這個高度,榮譽之戰也可以看成生死存亡之戰,贏則聯想生,輸則聯想死。為什麼這樣說呢?你想想聯想作為上市公司,一旦榮譽受損,股票必將直線下滑,這個浮動起來可不是一點點了事。如果「賣國」帽子扣實,肯定會有很多人跟聯想劃清界限,藉此機會證明其是愛國主義者。這個時候就不是什麼聯想不聯想了,而是愛國與賣國之間做選擇了!公司越大,聲譽的重要性越明顯。聯想這麼大公司,員工最少也過萬吧!如果同時全國市場出現業績下滑,哪裡有錢去養這麼多人,也許可以支撐養那麼一段時間,這也不過是苦苦掙扎而已!所以,這場聯想的榮譽戰,對於聯想來說,是其生死存亡之戰也不為過。您怎麼看?說說您的看法:

眾創思維創客圈,專註分享關於創業、科技、營銷、自媒體運營的知識和經驗。

本號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繫版主進行刪除


聯想的一封對員工的公開信,鬧成了一個典型的公關事件,而且還是一個可以寫進教科書式的失敗公關事件。

以下是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發布聯名公開信: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

從公關的角度來說,一定是澄清事實,而不是為了將事情擴大化。

因此,我認為,聯想只需要講清楚,投票是怎麼進行的,不要嚴詞不清,也不要顧左右而言它。

其實就是回答清楚三次投票的問題。

1、長碼投票,聯想兩票給高通。結果高通勝,這兩票不影響最終結果。

2、短碼投票,聯想兩票棄權,導致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 3、控制碼投票,聯想兩票投華為,最終華為取勝,但是聯想的票不影響結果。 聯想所謂的投華為,其實是控制碼,但是已經大局已定,不需要他來錦上添花了。而短碼需要他的時候,他卻投了棄權票,導致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 主要原因是聯想只說了結果,並沒有說出當年事件的全部經過,這也是網民死咬不放的原因,即使華為親自為其正名也無濟於事。

以上是大家都在質疑的,是不是他們說的那樣,事情真相是什麼?聯想只需要如實回答,而不是上升到污衊,國家高度。

人民網發文談聯想「保衛戰」。

有些說法固然有失偏頗,但從聯想的角度,卻有自我反思的必要。投票這事情確實與愛國無關,但聯想近年來業績不如人意,產品缺乏新意,技術研發乏善可陳,這些都是不能不正視的問題。為什麼在PC時代,聯想沒有借市場優勢加大研發投入,也沒有像模像樣的產品創新?這可能才是網上質疑背後的根本問題所在,而這個問題需要聯想自己去面對和回答。聯想在和網友打嘴仗的同時,不能只看到這是有人想抹黑自己,還要有自我反思的能力,進而調整公司發展戰略,從源頭上重視技術研發,而不能走「技工貿」的老路。只有用實力證明自己,才是對質疑最有力的反擊。

另外,聯想之所以不得人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聯想一直是一家是-美-帝良心企業,很多產品,在國內都比在美國高,而且高很多。

聯想解釋是地域銷售策略。聯想首席執行官楊元慶不止一次喊冤「為什麼聯想國內賣的比美國貴,那是因為國內增值稅稅率高達17%,但即使加上17%稅率,國內的價格依然比國外高很多。

我的評論:

1、為什麼大家反響這麼強烈,是因為不從自己自身找問題,也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了,你的敵人是誰?是你顧客和消費者嗎?除了你的朋友圈那些賣你面子的企業家,或者礙於面子的企業家?100個,對了,賈躍亭不是也出來支持了嗎,可惜那份支持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但你的產品是賣給他們的?

2、很奇怪,還把這個對員工的公開信掛在辦公大樓外面,這公關也是醉了。不要學習紅毛藥酒的公關啊,那是經典的一次搞死自己的公關活動。

3、任何品牌危機的發生,第一時間做的不應該是封口、威脅,而是找到問題的癥結,解決問題,化解引起公眾疑慮的各種因素,把事件和輿論消滅於萌芽。不但沒有做好危機公關,反而讓這個事件無限擴大,引起大眾和輿論的狂潮。

4、很多事件都說明,一味的壓制,隱藏問題,對抗輿論和媒體,基本沒有出路。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自媒體的病毒式傳播你根本難以招架。

5、做好危機管理更加重要,而不是出了問題,一通威脅和恐嚇,還把自己往死里整,我也是服了。

重溫一下聯想的願景、使命、價值觀

願景:高科技的聯想、服務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

使命:為客戶利益而努力創新

價值觀:成就客戶、創業創新、精準求實、誠信正直

觀點:深知精準營銷 創始人 CEO 蔣軍

2018,深知精準營銷將推出客戶戰略合作、深度服務計劃,我們將在全國甄選5家優質客戶(符合基本要求的企業),用一年時間實現1個億的銷售,2年時間對接資本,3年左右實現准IPO,深知負責全程整體策劃、互聯網商業模式設計,營銷運營和資源導入,快速落地和達成業績目標。

現推出企業預定方案,參與企業獲得深知精準營銷免費營銷沙龍名額,分享從0到5億資產的商業發展全案。


聯想投票的這個事情現在越鬧越大,柳傳志也出來發表了關於聯想榮譽保衛戰的文章,但是該文章打同情牌居多,闡述聯想的發展至今日付出了很多努力,實際而言,聯想還是對其昔日投票也是公眾最關注的一點閃爍其詞,說白了就是默認了昔日投票的中不支持華為的問題。

其實,從昔日的背景來看,聯想投高通更多是考慮「技術上的因素」,也就是其表述的「更高的原則就是要注重大局。。。大局就是國家和行業發展的整體利益「,當然在聯想的判斷力行業發展的整體利益佔了更大的成分。

還有就是聯想自身的利益的因素。聯想收購了美國IBM的PC業務(全球台式電腦和筆記本業務),也順帶接手了IBM在美國PC的市場,一躍成為全球PC業務的巨頭,甚至是PC界第一的企業,但也付出了IBM的PC業務稅收和一些業務主體繼續留在美國本土的代價,這裡面也讓聯想和美國企業關係更緊密。

之前因為技術和資本的全球流通,投票事件自然受到的關注不大,但是在如今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喜愛,關於核心技術的問題被直接擺上桌子,PC業務在國內被眾多國企、事業單位乃至部門的採購扶持多年的聯想昔日的舉動自然備受關注。其實,在這點問題上,聯想倒是不妨大方承認,並坦言是技術性選擇原因,這樣閃爍其詞反而更受質疑和猜忌其用心。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柳傳志作為聯想集團的創始人,眼見聯想面臨巨大的公關危機,難以坐視,出手化解可以理解。

雖然我也非常痛恨聯想一直以來的商業策略,因為我以前買過聯想的第一代安卓智能機聯想ONE,原以為兩千多塊錢的手機(當時國產中的唯一安卓機和最貴機),即便比不上蘋果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是到手後先不要說多媒體功能,連電話都不能接。電話響起時你可以看到電話號碼聽到鈴聲,就是無法接聽,因為屏幕死機了,而且燙的像烙鐵。

作為營銷中心總經理助理,天天在約束、處理營銷人員的客服態度問題,結果自己被客戶大量投訴拒接電話,弄得我無從辯解,壓力山大。結果這兩千多塊錢買回來的智能機用了一天多,就成了磚頭,從此躺在抽屜了,從未啟用過。

自此以後,以前讓我崇拜不已的柳傳志和神往不已的聯想,與我成了終生過客。甚至看到別人用或者打算買聯想產品我都會認真講一講我的悲劇。聯想集團誕生於倒爺時代,也就打上了強烈的倒爺印記。其實他叫科技公司原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他如果叫做商貿公司或許偶爾我會關注一下,聯想又淘進什麼新貨上市沒?

這次關於5G國際投票是一個已經過去式的問題,詳情如何我沒有參加,自然也無從了解,就姑且借用一下網路盛傳的情形:「/@少莊主Z:我查閱了當年的會議紀要,翻譯了一下,大概弄明白怎麼回事:1、長碼投票,聯想兩票給高通。結果高通勝,這兩票不影響最終結果。 2、短碼投票,聯想兩票棄權,導致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 3、控制碼投票,聯想兩票投華為,最終華為取勝,但是聯想的票不影響結果。 所以聯想所謂的投華為,其實是控制碼,但是已經大局已定,不需要他來錦上添花了。而短碼需要他的時候,他卻投了棄權票,導致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

如果真的是上述的投票情形,聯想作為一個世界上有一定影響力的科技企業,技術歸於技術,按照自己的技術判斷做出自己的選擇無可厚非,不應該因此遭到指責。但是聯想集團的處理方式不應該是口號式的呼喊、威脅,發動聯想職工民粹化抵抗,而是從技術角度說明聯想當時投這兩票的技術考量。

柳傳志作為一個七十多歲,久經沙場的老人,不應該情緒化的宣洩。時隔兩年,舊事重提,背後或許確實有刻意操作和動機,但是如果網傳講的是事實,你的公關模式不是通過威脅堵住輿論,而是講事實擺道理化解輿論。

另外,也應該檢討,聯想的商業模式是不是有問題,如何壯士斷腕予以改進。網民們的指責,其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愛之愈深恨之越切的爆發而已。聯想如日中天的時候,華為弱小的讓你們不屑一顧,如今華為不上市硬邦邦的年經營額5000多億,而且能夠在任何商業、技術風浪中傲立,這才是民族企業應有的風骨和自立!


我是文科出身,所以想離開技術層面,站在自己專業:設計師,策劃,企業形象,營銷的角度來談談這件事。

聯想今天的困境,實際上是在企業形象經營上長期落後於時代積累出的惡果。與其類似的企業還有:百度。本老師把話放在這,百度這顆雷如果炸了,肯定比聯想響。

25年前,中國的企業開始蓬勃發展,我們廣告界也順風成長。當時有個新名詞:CI/VI。說簡單點就是系統完整的為一個企業建立起形象識別系統。比方說可口可樂,往超市裡一進,不用細看,紅彤彤的一片,就知道那是可口。在生活中,有些企業,你不用細看文字,遠遠的搭一眼就知道是它,這就是企業形象。這個咱就別談的過於深奧了哈。而當年靠忽悠企業建立CI,VI系統,不少廣告人賺了大桶金。

CI系統過於複雜,15年前基本上也就徹底銷聲匿跡了。但VI系統在目前,依舊是廣告公司忽悠人的重點項目。VI就是視覺識別,它的內容包括:企業標誌,標準字,標準色,名片,工裝,門牌......這些。實際上VI就是把企業的視覺形象內容統一起來,讓企業有自己的特色,讓大家一眼就能認出自己。

一般的大型企業都有自己的策劃部,也負責上面我說的VI內容,他們還會主管一些網站,宣傳單,海報,活動......之類的內容。而聯想,中興,百度是肯定都有自己的策劃部的,工作範圍也肯定就是這些。

但我上面所說的,悄悄的,在10年前就已經落後於時代了,聯想這些企業是毫無知覺,對於企業形象的認識依舊停留在1995年。

很多人認為美國的老大是總統。不對。真正掌握美國的是幕後的財團。美國就是一家公司,財團是公司董事會,而總統是董事會雇的經理,甚至可以說就是個演員。當美國總統你可以不懂經濟,你也可以不懂軍事,你甚至可以不懂政治,但有一項技能你是必須會的:演講。他們的競選可不是人民當家做主,是董事會在衡量哪個演員更受觀眾歡迎。為什麼要選一個能說會道,受大家喜歡的演員?因為美國總統就是美國這家公司的形象,品牌代言人。所以,能力其次,你長相得先說得過去,別看川普現在這樣,年輕時也還算有點顏值,演講的時候那也是自帶音響的選手。不管真實情況如何,這些總統候選人參加活動的時候也都會拖家帶口的出來,秀恩愛,曬幸福。為啥?企業形象。

蘋果公司CEO之前是喬布斯,現在是庫克。這些人能當掌門,人氣和顏值占第一位,能力第二位。因為CEO這個人就是直接代表企業形象的。通過各種宣傳途徑,把這些人塑造成精英,領袖,獲得大家的認可和喜愛。然後,大家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去認可和喜愛這個企業乃至產品。

國內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和雷軍。

小米的產品走的是親民路線,而我們看發布會,雷軍也是很討喜,很和善。今年談到零件進價太貴,還來了句:我靠。這都不是偶然的,這都是人家精心熟慮的運作。覺得雷軍人不錯,進而對小米感情加深的人有沒有?肯定很多,其中就包括我。

不過在國內還有個典型例子:羅永浩和他的鎚子,喜感哈。老羅長那樣,然後搞出了個鎚子,很明顯人家走的是奇葩路線。不過經過這幾年的堅持,老羅貌似也真籠絡出來一些奇葩粉絲。

在大家對企業形象認識到這個水平的時候,聯想的思維還停留在:海報咋設計,傳單怎樣排版,用什麼廣告語......

而且隨著大家越來越富裕,消費的觀念也在悄悄變化。以前講究的是價格,質量。但現在很多時候是:我喜歡,我樂意,我認可。

我這做設計培訓10多年,在這點上深有感觸。我最開始PS培訓的價格是600塊錢,後來是設計全家桶8000,不零售。曾經有一個學生先前在網上跟我聯繫,說他打工呢,把學費掙夠了就過來學習。過了倆月他在網上跟我說:老師啊,你那咋又漲價了呢,照你這麼漲,我啥時候能攢夠學費呀。當時我也覺得很好笑,告訴他,今天就算你報名了,以後漲價不影響你。

那時候我就認識到,只要我認真的教,保證學生都成才,出去就能找到工作,每天再發一些文章,樹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如果獲得大家的認可,學費就是一個數字,不是問題。後期的很多學生是壓根都不知道我這教的什麼內容,他們來了也不多說,就是問:老師啊,你這全學是多少錢。然後我報個數,他回去準備錢。非常簡單。學生,家長認可我,我自己的形象立起來,我就掌握定價權,學費我隨時改,大家根本不在意這事兒。作為家長,如果你認定你孩子跟我學倆月,肯定出去就能上班,直接就成手,而且我還贈送歸攏學生很多在家的壞毛病,我要3000學費和要5000學費有區別嗎?

所以這些年我做的就是好好教學生,維護好形象,然後漲價。

玩頭條,為什麼非得起這個名字,其實也是在經營自己的這個品牌。

現在很多小企業都能認識到,我們賣的不是產品,我們賣的是服務。高級一點的企業會懂得,我們賣的是品牌,賣的是形象。蘋果手機可以賣7000,不是因為它配置高,不是因為它操作流暢,而是因為:它叫蘋果。這個牌子的東西就值這麼多錢,這就是品牌的價值。

而聯想賣的仍然是產品,停留在最原始的階段。沒有品牌價值,沒有服務體系。我說的服務不是簡單的售後服務,是全面,整體,系統的向群眾微笑。就像我家門口有兩個超市,我買東西肯定去稍微遠的那家,不是因為他家便宜,是因為我一進屋,老闆就會熱情的說:來了,大哥,買點啥。有時候還能聊兩句,這叫服務。當然,換成聯想那樣的大企業,內容要更豐富。

這又得回到我做培訓上,有很多時候學生會遇到生活,感情上的苦惱,或者壓根就是扯淡嘮嗑,我就得跟她們聊,很多時候把我也說得口乾舌燥,精疲力盡,但我知道這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這就是服務,這就是在經營自己的形象。而且這部分的工作比教軟體技術還重要。我這形象維護的確實比較成功,開始是開導學生,後來是開導學生家長。家長兩口子出問題,找我打官司,唉,操不完的心。

當我們談服務,談經營的時候,聯想的思維還是停留在:我5000塊錢進的零件,組裝成電腦,1萬塊錢賣給你。大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各不相欠。你拿電腦走人,我收完錢等下一個買主。

現在網路越來越融入我們的生活,所有的企業甚至像我這樣的自媒體作者都在賣力的圈粉。蘋果有果粉,小米有米粉,華為有花粉,老羅有錘粉,不知道為啥,一提羅永浩和鎚子我就想樂。美國不還有美粉呢嘛。粉絲是什麼?粉絲就是人氣,人氣就是錢。局面這麼明顯,大家都在努力的討好粉絲,除了聯想,哦,還有百度。

聯想是思維還停留在1996年,電腦城裝機器的水平,壓根就沒有粉絲的意識,而百度人家是沒興趣搭理咱們。

聯想這麼多年,沒有品牌意識,沒有服務意識,歸根結底是他沒有群眾意識。你購買IBM,購買MOTO這些品牌沒有用,什麼是品牌?品牌是大家的口碑和大家的認同,大多數人承認你,你叫品牌,沒人捧你,你那不就是名嘛。聯想對品牌的理解就是名牌,但他不知道離開群眾基礎,品牌一文不值。

聯想,長期無視群眾的態度,長期忽視群眾的存在,不去經營他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導致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越來越糟糕。所以,當你一出事,立馬:牆倒眾人推。大家一窩蜂的罵你。沒有人聽你解釋,就像你當初無視大家一樣。有人說你是漢奸,我會非常樂意相信你就是漢奸,因為我本來就討厭你。

而像問題中所說的,柳傳志要組織什麼聯想榮譽保衛戰,和前兩天的要跟邪惡勢力抗爭到底,我只能是表示遺憾了。執迷不悟啊。你聯想現在應該做的是放下姿態,好好的反思一下,為什麼有人說你是漢奸企業,這麼多人可以欣然接受。

這個企業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太次了!

同樣配置的電腦,在美國賣比在中國賣還便宜,你這是什麼態度?這麼多人罵你冤嗎?


對於這次聯想風波我們先不說聯想是不是真的缺乏愛國情懷,是不是真的做錯了,在技術標準上是不是應該加上愛國情懷~有一點是肯定的,聯想的公關水平真的是有點差勁,包括柳傳志這位創始人的文章,因為他的保衛戰敵人是誰?對!是千萬網友,上億的中國老百姓,哪怕沒有做錯,但是從頭到尾有做出解釋嗎?為什麼要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打響榮譽保衛戰無非是在聯想5G標準投票上澆一把油,讓聯想事件持續升溫~

對於聯想事件,確實聯想左右不了這次投票,他沒有這個實力,但是聯想確實在86次會議上唯一一次投了三星(高通),你只需要澄清聯想當時只考慮到了技術方面的因素不就完了,非要發律師函,說別人造謠,請問哪裡造謠了?真的不如請我去給他當公關人員,不說道歉一個解釋有那麼難嗎?既然會議記錄流出為什麼不能嚴肅面對,小編等著看聯想的榮譽保衛戰怎麼打?要打誰?

不要忘了點贊關注哦~


聯想這次被扣上了「賣國」的帽子,柳傳志不得不挺身而出。

柳傳志《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的公開信,從內容上看確實有明顯的避重就輕特點。

整封信以柳傳志的口吻來寫,一方面闡述了自己對這次投票事件的看法,並且引用了自己與華為任正非的通話:他也認為聯想的投票沒有問題。

但是對於當時5G投票事件的具體情況,柳傳志在信中只用了兩句話來表述:第一輪(RAN1#86bis)投票的時候,聯想基於自身前期技術和專利儲備選擇了LDPC技術方案。第二輪(RAN1#87)投票時,我們綜合考慮國家整體產業合作、創新與發展,堅決選擇了聯想之前沒有太多技術積累的Polar碼方案。

1700多字的《保衛戰》中,用來解釋聯想此次投票事件的選擇只有300餘字,而闡述聯想發展不易的內容則佔到公開信篇幅的4成。因而這次的公開信,不僅沒能讓聯想的「保衛戰」打贏,反而因對5G投票事件解釋的不清不楚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輿論衝擊。

也許正如柳傳志所談到的,自己沒有參與這次投票,不了解這件事的始末,所以這封對聯想人的「保衛」號召信依然在打感情牌。

聯想人有沒有奮起保衛尚不清楚,公眾不買賬是實實在在體現在評論中的。

這次的公開信對於聯想而言實在算不得及時滅火,楊元慶說的沒錯,這件事本就是一個技術問題,但恰恰是技術問題,公眾對於技術的了解能力有限, 對於投票事件更關注事實,柳傳志的《保衛戰》沒有給到公眾想要的事實。

事實不清,含糊其辭,才是引發更多猜疑和攻擊的催化劑。

借用網友「史振宇律師lawyer」的留言:我就想知道聯想給誰投票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