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真的沒人教我們怎麼當父母,我們便用自己的經歷和想像,再參考一些坊間的親子書籍,客製化屬於自己的教養方案,但總是忐忑不安,我們真的做對了嗎?

先知紀伯倫的詩,提醒所有為人父母者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自己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卻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提供他們身體的住屋,卻不能替他們的靈魂找房子。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處,那是你即使在夢中也無法到達的地方。

你可以努力像他們一樣,但是千萬不要使他們像你一樣。

因為生命是無法逆轉的,更不能被昨日的你所耽擱。」

所以我常想,帶著舊靈魂、舊時代的我們對於無法預知的未來,都已是如此懵懂時,我們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靈魂走向未知的未來?倘若我們可以認知自己的不足,而體認我們對未來生命應該表達敬畏與謙虛的態度時,便會明白堪稱為「父母」者,是多麼不容易的事,而這張父母證照,我們都沒考過。

記得我的孩子四歲時,我和孩子兩人一起坐在飯桌前共用早餐,我不斷反覆提醒孩子小心桌邊的水杯,不要打翻了,然而孩子依然漫不經心做自己的事,終於那杯水在我的眼前蔓延成災難,至少以我當時歇斯底里的情緒,足以把一杯水的事件放大到像幾個小時未關水龍頭而水淹屋內的災難,我就像壓力鍋被打開蓋子般的噴出所有情緒,讓全身的力氣吶喊指控我四歲的孩子犯了罪無可逭的犯行,孩子嚇了一大跳,急忙到後陽台找可以擦拭地板的抹布,邊哭邊跪在地上擦拭水漬,來回擦拭幾次後,還不忘把抹布搭在後陽台晾乾,隨後衝到房間內大哭,坦白說,我的憤怒沒因此停下來,就像永遠不會停止聲音的鸚鵡,至少我現在回憶起來,是如此厭惡當時的我,我沒有放棄地帶著母親的權威和糾正小孩的特權到了房間,我問孩子:「難道你不認為你錯了嗎?還是我錯了嗎?」他哭著說:「你們大人常說小孩哭有甚麼用,那你們罵有甚麼用?我不是自己去擦地板了嗎?」

孩子一席話,頓時讓我的傲慢當場被支解,只剩羞愧的殘骸,後來我向孩子認錯,也試著解釋我的行為,我「請教」他,「對於你漫不經心這件事,我還是很生氣,怎麼辦?」他哽咽地說:「那我去門口罰站好了…」於是我和他達成協議,他小小身子就自動自發地跑到門口罰站,而我則站在他旁邊跟著面壁思過,他沒罰我,但我罰了自己。這已是多年前的事了,但那天孩子教會我的事,讓我至今未敢遺忘。

 

相关文章